阿維塔百億入股華為引望,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初露崢嶸
8月20日,長安汽車旗下的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宣布投資華為成立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完成協議簽約,阿維塔科技正式成為華為引望第二大股東。
根據昨晚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關于<投資合作備忘錄>進展暨聯營企業對外投資的公告》,阿維塔科技將斥資115億元購買華為引望10%的股權。
這標志著,這場歷時9個月的雙向奔赴終于塵埃落定,華為車BU正式獨立。華為引望也有望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
時隔9個月,靴子終于落地。
早在2023年11月,長安汽車與華為就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為擬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作為領投入股新公司,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計劃持有的股權比例不超過40%。按計劃,華為車BU將注入該公司。根據當時的說法,雙方將會在6個月內,也就是今年5月底,敲定最終的交易方案。
彼時,在簽約儀式上,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興奮地表示:“長安汽車與華為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并與戰略伙伴車企攜手,深度協同和戰略合作,將加速智能化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推動中國汽車品牌邁向世界一流。”
就當人們以為華為和長安將攜手走入那個溫柔的良夜時,變故突然發生。在今年1月16日的“2024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朱華榮對華為激情開麥:“為什么不和華為一起搞一個智選模式,為什么要搞Hi模式?第一,長安的戰略,是做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不能是別人的品牌,如果是做別人的品牌,那就不對了。第二,長安做事情,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因為其他模式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一時間,輿論嘩然。甚至有網友將朱華榮說成是第二個陳虹,認為長安與華為的合作趨于破裂。
同日,華為宣布完成目標公司注冊——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經營業務范圍主要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臺、智能車云、AR-HUD與智能車燈等。
華為內部人士透露,作為集團全資子公司,引望的組建和引入股東事宜由任正非親自決策和督辦。
此后,關于引望的消息并不多。直到5月6日,長安汽車披露投資進展公告稱,項目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公司已基本完成相關盡職調查。當前,雙方正在就交易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協商。公司預計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簽訂最終交易文件。
正當人們猜測二者的合作關系是否再生變故時,7月29日,在問界40萬輛新車下線儀式上,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對著幾百家媒體表示,賽力斯擬投資引望,具體投資額、交易方式、交易價格需以雙方簽訂的最終交易文件為準。
有趣的是,僅僅20天后,阿維塔便宣布斥資115億元購買華為引望10%的股權,正式成為華為引望第二大股東。
協議簽約完成也標志著華為車BU正式獨立。
此前,輿論一度盛傳華為引望的市場估值達到2500億元。
不過根據此次交易金額測算,引望正式估值為1150億,約為此前網傳的一半。巧合的是,截至8月19日收盤,長安汽車最新市值為1290億元,引望估值已經和長安汽車集團市值十分接近。
其實從今年6月份的車企市值來看,引望估值已經高于吉利的823億、廣汽集團的811億、蔚來的647億、小鵬汽車的522億,與理想、賽力斯的市值相當。
對于外界關注的115億元資金來源,長安汽車公告顯示,這筆115億元的現金出資全部來自阿維塔的自有資金,并將分3期支付,相應分別設置付款先決條件。華為在收到第一筆轉讓價款后,將開始把車BU相關聯的技術、資產和人員轉移至引望。阿維塔在投資后,還將占據引望公司7個董事會席位中的一個董事名額。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特別強調,阿維塔科技本次交易不會導致長安汽車合并報表范圍發生變更,短期內不會對長安汽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不存在損害長安汽車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這意味著是阿維塔自己掏腰包入股的引望。
值得一提的是,115億元現金對于阿維塔并不是一個小數字。阿維塔尚且不具備“自我造血”的能力,創建至今已累計虧損超80億元。僅在2023年就虧損了36.93億元。朱華榮甚至公開表示,阿維塔是所有長安汽車品牌中“失血”最嚴重的板塊。
不過,身為阿維塔董事長的朱華榮也說過,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汽車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但在“價格戰”的陰霾下,長安汽車自身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就在上個月,長安汽車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25億元至32億元,同比下降58.19%-67.33%。
當然,在雙方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的2023年,華為車BU的日子也不好過,余承東稱其為華為旗下最賠錢的業務板塊。直到今年上半年,隨著問界M9等高端車型的熱銷,車BU才扭虧為盈。截至目前,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的研發人員已經高達7000人,累計研發投入300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華為發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新的品牌——華為乾崑。2023年,華為乾崑涵蓋的業務范圍,產品年度出貨量則是超過300萬套。業內認為,300億級投資,年出貨300萬套,1150億的估值并不算高。
公開信息顯示,阿維塔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三方牽頭成立。其中,長安汽車和寧德時代為第一、第二大股東,股權比例分別為40.99%和14.1%。華為并未直接參與對阿維塔的投資。
業內人士判斷,阿維塔要拿出115億元持股引望,寧德時代可能在新一輪融資中領投,從而成為本次協議的幕后金主。
隨著協議的簽署,阿維塔成為了深圳引望的第一批股東,而隨著阿維塔的入股,這個合資公司的組建正式開始落地。
根據之前的公告來看,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擬出資獲取目標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40%,這也就說明,這次的10%不一定是結束,長安也有可能以長安的名義入股。
除了長安系之外,賽力斯也明確表示將會入股引望。而在去年《投資合作備忘錄》簽署后不久,余承東也公開表示,華為已向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一汽等更有實力的車企加入合作。今年3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崢曾經表示,正聯合一汽集團積極推進參股華為車BU事宜。
顯然,華為希望將引望打造成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成為國內智能車零部件頭號玩家。而隨著阿維塔科技的加入,引望也開啟了快速擴張之路,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已初露崢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