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藍俞會根:全固態電池2027年量產,2030年售價低于5毛錢
8月30日,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俞會根在生態專場上發表了題為“固態電池產業化探索及未來展望”的演講。他表示,衛藍計劃在2027年之前,實現全固態電池的規模化量產。到2030年,有望把全固態電池的銷售價格控制在5毛錢(0.5元/Wh)以下。
俞會根說,做固態電池一定要做一個安全的、成本可控高能量密度電池。如果不安全,固態電池就沒有意義,如果成本不可控,固態電池也沒有人用得起。
對于網上很多人關注的全固態電池價格問題,俞會根從成本上做了分析。他認為一系列因素都顯示,全固態電池將來的價格會下降。
首先,在實現全固態電池后,由于只有鋰離子從正極跑到負極、再從負極跑到正極,所以原則上對于正極材料而言,只需其具備耐氧化性能即可。以往對于正極材料,則是希望其既耐氧化又耐還原,而現在對于正極材料,特別是碳酸鋰材料,依靠高電壓就能夠滿足需求,純度不再要求必須達到 99.99%,有可能 95% 便已足夠。若如此,基于材料方面就能夠實現降本。
其次,從工藝降本角度來看,如果取消干法電極、干法預鋰化和老化等工序,一方面通用成本會降低,另一方面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會大幅度降低電費。因為在正極表面已經形成了 CEI,在負極表面已經形成了 SEI,原則上化成的過程可以取消。
再者,性能的提升能夠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度電成本。
最后,系統減重和系統簡化也能帶來降本。例如,現在整個電池系統一般在夏天需要配備空調,冬天需要 “穿棉襖”,而在固態電池應用后,只需給它 “穿上羽絨服” 即可,無論冬夏都能讓其自成一個體系。整個電池的設計也能夠實現降本。基于整個能量幅度的提升以及對整車的減重,對于汽車制造行業來說,輕量化是永恒的主題。因此,如果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那么對于電池的減重必然會有幫助。
基于此,俞會根表示,衛藍計劃在2027年之前,實現全固態電池的規模化量產。到2030年,有望把全固態電池的銷售價格控制在5毛錢以下。一個參考數據是,目前中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報價已降至0.5元/Wh以下。
事實上,全固態電池降本已是行業共識。日前,欣旺達 也對媒體表示,通過技術創新,欣旺達預計可以在2026年將聚合物體系的全固態電池成本降至2元/Wh,這與半固態電池成本接近。
從行業趨勢來看,全固態電池量產上車預計是幾年之內的事情,屆時必將給新能源汽車帶來一場新的革命。誰能平衡好性能和成本,就有望贏得先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