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徐和誼董事長的講話,洋溢著社會責任感。下面請國務院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同志講話。
謝伏瞻:現在正在召開兩會,在這次兩會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討論十一五規劃綱要。十一五是在我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次經濟日報在這里召開關于發展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座談會,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必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
我談兩點,第一點談一點體會,我認為發展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是一件魚與熊掌能夠兼得的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國際社會,包括在我們國內對于發展小轎車是存在爭議的。國際社會很多人認為,中國的能源短缺,石油進口依存度越來越高,這么多人,13億人,如果你要像美國,像西歐,像那些發達國家那樣去買小轎車,那么誰來為你提供石油。事實上在國際社會,凡是大國大部分經濟幾乎沒有不發展汽車的。怎么樣協調既要發展汽車,又要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的矛盾,我想發展經濟型的節能的環保的小的排量的汽車,就是魚與熊掌兼得。中國去年人均GDP大概超過1700美元。在這個階段是轎車進入家庭,是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按照各國發展規律,轎車是不可避免的。老百姓收入增加,他要去改善他的生活條件,生活質量,他買車作為消費者的選擇來講,一個必然的。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適應經濟發展規律,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果你不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強制性的來壓制小轎車的發展,最終可能對國家不利,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也不利。但是我們也確實面臨資源能源的約束。從2002年以來,我們進入到這一輪經濟增長的上升的周期。
這個十五期間我們的GDP年均增速達到9.5%,最近幾年接近10%,有的年份甚至超過10%,這種高速增長,也帶來了一些我們過去所史料不及的矛盾和問題。這就是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你比如說石油進口依存度,原來計劃到2010年在40%,事實上去年我們就已經超過了40%,已經達到43%。鐵礦石的進口,土地的消耗等等,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峻的程度。所以在去年,國務院連續發幾個文件,兩個文件,一個關于建設節約型社會,一個是發展循環經濟,都是為了試圖解決資源約束的問題。所以我想我們既要發展小轎車,又要緩解資源約束的矛盾,只有節能環保的小排量汽車的發展之路。這樣既能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又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這種,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過程當中,所呈現出來的這種消費的需求,又能夠緩解我們所面臨的資源環境的壓力。無論是經濟日報,還是現代企業汽車,能夠倡導社會,能夠身先士卒,推進環保型的經濟型的小轎車,小排量轎車的發展,確實是利益國利民。
第二我想談一點,現在對于我們來講,發展經濟型的環保小排量汽車,確實面臨了不少約束。包括體制性的障礙、政策性的障礙,觀念性的障礙,我們要消除這些障礙,為這些節能環保的小排量汽車的發展創造一個好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
最最重要的我想就是從財政、稅收、價格這些方面,政府要加快體制改革。你首先比如說,關于燃油稅的問題。一方面我們現在的油價,現在的成品油價格低于了原油的進口價格,你在這種情況下,你怎么能夠促進生產者去生產節能型的轎車,怎么樣約束這些消費者去做出小排量轎車的選擇呢?我想價格一定要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
另外財政上,稅收上,比如燃油稅,盡管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我們還是要加快燃油稅的改革,通過這些政策信號,來引進生產者的行為,消費者的行為,來促進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的發展。再有一個從國家產業政策角度講,我們還是要加大力度,向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的研發,加大研發的支持力度。減少企業分頭做這種研發多頭投入的問題。通過我們一些共性的開發,為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技術和平臺。當然發展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還需要更新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改變我們長期形成的貪大等那些不健康的消費模式。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中國自身的國情出發,要改變我們過去的一些傳統觀念,真的是為我們國家的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的發展,做出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形成一種好的輿論氛圍,來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方式,促進節能環保型小汽車的加快發展,我就講這幾點,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謝謝!
主持人:謝謝謝伏瞻從產業政策方面,介紹了發展節能環保型汽車,是魚與熊掌能夠兼得得好處。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