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級挑戰 賽道體驗日系寶馬睿翼VS寶馬3系
試車地點 北京武警學院 試車時間 2009-8 天氣 陰有陣雨 路面工況 賽道
車型 | 市場報價 | 車輛提供 |
睿翼2.5L至尊版 | 22.98萬元 | 一汽馬自達 |
寶馬320i豪華型 | 37.50萬元 | 一汽馬自達 |
前言:在汽車界提及運動性、操控性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寶馬,而其中寶馬3系自誕生已來更是成為了無數車迷頂禮膜拜的偶像,即使是同級德系品牌的奧迪、奔馳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面對寶馬的運動性能也會自嘆不如。但是今天敢于在賽道正面對視寶馬的既不是德系三強之一,也不是日系進口的高端品牌,而是在中高級轎車有著“日系寶馬”之稱的一汽馬自達睿翼。睿翼VS寶馬3?也許網友會發出這樣的質疑,的確,這不是一場公平的較量。無論是在品牌影響力還是價位上面,甚至定位上一個是中高級轎車運動轎車,一個是高端運動轎車,從各方面來看似乎兩者都沒有太多的可比性,但是如果您真的對兩款車深入了解后,它們身上的相似之處,也能擦出激情的火花。
這次的試駕被安排在北京武警學院的賽道,在開始今天的試駕旅程前,首先要想網友說明這次并不是以往的對比試駕,睿翼與寶馬3在各個層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尋求的答案在于一汽馬自達睿翼是否有能夠像寶馬3一樣給人帶來激情的駕駛樂趣。至于外觀、配置、內飾不是我們此行試駕的目的,所以也不多做筆墨功夫,還是叫我們直接殺入主題看看兩款車在賽道中的表演吧。
繞樁項目體驗
為了充分體驗睿翼與寶馬320i的操控性,第一個試駕的項目是蝴蝶樁測試,在反復的繞樁過程中筆者對兩款車的操控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寶馬320i在整個繞樁過程中,透過方向盤傳達出清晰的路感和明確的轉向反應,底盤扎實讓人不會有絲毫的不安,入樁循跡性叫人很輕松的“化解”每個樁桶。由于這個測試項目不像穿樁一樣考驗速度而是考驗車輛精準的轉向控制,將寶馬320i放置在手檔模式下,將檔位設置在2檔或是3檔,轉速表始終保持在3000轉以上,讓引擎鎖定在最佳的工作轉速區域,保持動力輸出的持續與平順很容易就完成了繞樁的過程。
睿翼在整個繞樁的過程中,EPA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讓方向盤與前代馬自達6相比變得更加輕盈,由于睿翼采用了前輪驅動方式出現了轉向不足的情況,這在入彎時需要更大的切入角,所以車身的動作幅度也要比寶馬320i來的明顯。同樣將睿翼的檔位放至2-3檔,動力輸出也很平順,油門的反應也很靈敏。在過彎時寶馬320i和睿翼都出現了響胎的情況,但是兩款車都表現出了很好的穩定性,雖然窗外傳出輪胎的尖叫聲,可駕駛的極限還遠遠沒有達到。
賽道體驗
對于一款運動轎車發動機的動力至關重要,睿翼采用直列四缸、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多點噴射全鋁合金汽油發動機/S-VT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最大功率124/6000 KW/rpm ,最大扭矩226/4000 N·m/rpm,加速時間9.5 秒(0-100km/h)。寶馬320i的直列4缸汽油發動機,采用四氣門技術/Double-VANOS雙凸輪軸可變氣門正時系統/Valvetronic電子氣門,最大功率115/6400 KW/rpm,最大扭矩200/3600 N·m/rpm,加速時間9.8 秒(0-100km/h)。 從數據來看似乎睿翼的表現略勝一籌,但是在調校方面兩者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寶馬320i在起步階段動力表現很平順,即使你有想提高車速的沖動油門到底,提速的反應還是明顯跟不上來,在遲疑了3秒后才做出反應,當然強烈的推背感也沒有如約而至。雖然在爆發力上寶馬320i表現的差強人意,但是當D檔力不從心時,你可以依靠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的S檔,讓動力輸出產生化學反應。很明顯“運動化”后的寶馬320i引擎轉速的拉升速度比起D檔更快,讓轉速表可以全力沖刺在3000-6000轉之間,尤其是后段的加速表現非常出色。
與寶馬320i相比睿翼在0-100km/h的加速過程中發動機在你觸動的瞬間就表現的很積極,響應的速度要略強于寶馬320i也能尋求到一定的推背力道。2.5L發動機和老款馬自達6的輸出特點十分相似,2000轉-3000轉與4500-6000轉時動力節奏更加運動,應該說睿翼的5檔手自一體變速箱與發動機的配合相當默契,雖然沒有像寶馬320i一樣采用S檔的設定,但是加速的性能依舊很出色,尤其是在起步階段絕不遜色于寶馬320i。
在對兩款車的動力有了認識后真正的較量也正是拉開了帷幕,首先是寶馬320i進入U型彎道,后輪驅動的設定讓寶馬320i在彎中表現的游刃有余。在看準路線轉動方向出彎時,要注意強大的推動力和離心力讓車輛向外滑去,這時要及時的修正方向以免沖出跑道,對于駕駛技巧需要一定的水準。
寶馬320i的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在高速過彎時,可以及時將車身恢復穩定狀態,不過給人留下了很多發揮的空間,因為不到危險時刻DSC不會馬上殺到幫助你的。在追求50:50的平衡車身配重下,寶馬320i前中置引擎與縱向放置設計,以及輕量化的鋁合金前軸與前懸雙接頭彈簧柱等細節設計,確實在彎道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盡管輪胎已經發出了吱吱作響的聲音,但寶馬320i還是被牢牢地吸在了地面上,忠實的死守著你選擇的路線。
睿翼在賽道表現出和寶馬320i截然不同的運動理念,撥片換擋在入彎時可以利用降檔以發動機制動迅速降低車速,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比寶馬320i介入要早很多,對于駕駛者的“指導性”很強。方向盤隨著車速的增加逐漸變沉,對于路感的回饋沒有寶馬320i來的清晰,在彎道中的滑動非常漸進,沒有很強烈的轉向不足情況。在高速入彎時,睿翼的預知性很強,不像320i對駕駛的技巧有著一定要求,只要輕松油門,稍微修正一下方向在動態穩定系統的幫助下很容易就宣告危險解除。
作為一款前驅運動型轎車,能擁有如此精準的過彎特性和媲美后驅運動型轎車的犀利轉向睿翼實屬不易,這來之不易的操控感和底盤與高剛性車身的設定息息相關。前:雙橫臂式獨立前懸架帶橫向穩定桿,后:E型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帶橫向穩定桿,以及在車架的幾個關鍵部位提升,讓整個高剛性車架的抗扭性得到了全面的改進,也讓側傾現象與寶馬320i進一步縮小了差距。
一款運動型轎車除了在動力和操控要有搶眼的表現外,制動的靈敏性也是考核的關鍵所在,睿翼與寶馬320i的剎車響應都很迅速,制動效果都叫人滿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睿翼在前保險杠下方有個馬蹄形的鍍鉻裝飾,它不僅起到裝飾的作用,在連續剎車時良好的通風效果也能對熱衰退現象有所緩解。
總結:在短短一天的試駕體驗中“日系寶馬”睿翼和寶馬320i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兩者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寶馬320i更像是激發駕駛者腎上腺素的“純粹駕駛機器”,對于駕駛者的技巧有著一定的要求,不然很難激發出它的運動潛質,相反睿翼表現出了更容易叫上手的運動理念沒有設置過高的門檻,單以操控與舒適的平衡上來說睿翼已經相當接近寶馬的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