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開花 江淮瑞風締造民族工業國際化品牌原創
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不僅在金融業,工業、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全球經濟出現倒退,汽車市場如履薄冰,薩博申請破產保護,通用汽車已破產重組,向來銷量不錯的日本豐田也不得不面臨處理積壓車的問題。眾多汽車行業巨頭紛紛焦頭爛額,拋售旗下品牌之時,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卻在08年出口銷量達到近30000臺,其中瑞風占出口銷量的較大比例,什么優勢讓國際MPV市場選擇瑞風,讓國際汽車市場選擇中國汽車?
國際版瑞風,按“需”造車
江淮瑞風2002年上市,上市之初,別克GL8已經憑借“路上公務艙”的概念牢牢占據國內公務MPV市場,本田奧德賽在品牌、技術、渠道的優勢也在國內MPV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并在高檔MPV市場具備良好的口碑。上海途安、東南菱紳、華晨金杯格瑞斯等諸多廠家也在虎視眈眈盯著這塊肥沃的市場。
上市后的兩年時間中,江淮瑞風殺出重圍,獲得國內MPV市場探花的好成績,上市三年,便奪得MPV市場銷量冠軍,到目前為止上市7年的瑞風總銷量達到21萬臺之多。瑞風國內開花的同時,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始布局國際市場,03年江淮推出了國際版瑞風,正式進軍MPV國際市場。
國際版瑞風車型分為汽車、柴油等多種車型。據筆者了解,瑞風國際版車型與國內瑞風車型大不相同,國際版車型在設計方面主要根據出口國的地理環境與生活習慣特別設計,在各國建立銷售服務網點,不僅根據區域不同搭載不同的配置,在服務方面也考慮到消費者的具體需求,人性化服務。瑞風國際版多款車型主要針對不同消費人群,覆蓋國際MPV商務車不同市場,完整的產品譜系,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江淮通過消費者口碑和國際優質化服務,建立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綜合型汽車生產商形象。
國際化品牌,大江淮戰略
目前海外市場已經成為江淮汽車銷售的新增長點,江淮并不停留在原有的海外市場份額中,仍然在繼續開擴出口市場,目前已覆蓋包括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東歐、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告訴記者:“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創新發展自主品牌,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用5-10年時間成為世界一流汽車廠商。”江淮已經向這個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如左延安所說,江淮要做世界一流的汽車廠商。江淮不僅在做市場,同時還做到精確的產品把控。每個出口的產品,在國內都必須通過9道質量檢驗,不合格的產品直接淘汰,江淮這種品質主導的營銷策略在海外市場中贏得了主動權。
當前國內商用車出口市場中,江淮載貨車一直處于領跑態勢,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國內載貨車出口榜首,每年出口總量呈上升趨勢,產品出口東南亞、非洲、南美、中東,并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市場,并且江淮已經成功的打入歐洲市場。在敘利亞等西南亞市場上,江淮輕型卡車占有率已經逼近40%,力壓日韓品牌,成為當地卡車市場第一品牌。
除了商用車以及瑞風在國際市場中大放異彩外,江淮的瑞鷹SUV、同悅也分別在國際市場取得良好銷售。瑞鷹SUV上市不久就獲得了“2007中國出口創新品牌”,成功在海外樹立起口碑,為江淮同悅的成功引進墊下堅實的基礎。
自從江淮實施國際化戰略,建立海外營銷公司以來,江淮汽車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出口戰略。一方面在其穩定的東南亞、非洲、南美市場加強營銷網絡建設,保持在該區域的穩定性;另一方面積極開拓中東、歐洲等新市場。在此過程中,江淮汽車將銷售渠道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時也在其成熟區域建立健全其維修服務體系。
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在走向海外的時候還比較盲目,缺乏整體的規劃,像江淮這樣對于海外營銷作為一種戰略來操控必將成為未來國內汽車企業海外營銷的發展趨勢。江淮的國際化戰略布局是江淮走向國際市場重要規劃,面對國球市場,江淮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運用全球資源培養自主開發能力,融入全球化競爭格局,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途徑提升企業國際化運作能力,江淮積極主動的資本運作已經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江淮汽車海外營運公司相關人士稱,出口戰略是江淮汽車打造中國汽車本土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出口戰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江淮汽車堅持全向市場戰略,同時也在做大、做強自己的品牌,促進自己的出口戰略,相信江淮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