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戴-克“對話”仍在進行
在復興計劃中,三菱汽車預測公司2004財年(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全球銷量133.7萬輛,比2003財政年度減少19萬輛;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0350億日元,同比減少4844億日元;營業損失1320億日元,比2003財年增加351億日元;凈損失4720億日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566億日元。與三菱汽車2004年11月發布的財年凈損失2400億日元相比,這項最新預計表明公司的財務狀況正在進一步惡化。三菱汽車表示,造成虧損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公司重新修訂了美國和澳大利亞市場的銷量預期數字。
而令三菱汽車經營雪上加霜的是其昔日戰略合作伙伴戴-克公司的“落井下石”。根據美國《福布斯》1月21日報道,繼去年夏天宣布停止對三菱汽車的資金注入后,戴-克公司正與三菱汽車展開非官方對話,要求三菱對隱瞞其卡車產品的缺陷進行賠償。2004年1月三菱汽車曾將Fuso(扶桑)卡車以及公共汽車公司中22%的股份出售給戴-克公司,總價值為520億日元。三菱汽車發言人承認關于賠償的對話正在進行,但否認了《日本經濟新聞》關于賠償金額高達500億-800億日元的報道。
公司進一步拓展多層次業務合作
復興計劃中三菱汽車根據目前的市場表現制定了更為現實和穩健的中期銷售規劃。在2005、2006和2007財年中,公司分別計劃在全球銷售新車143.7萬輛、147.6萬輛、152.4萬輛,該計劃與2004年5月三菱汽車公布的拯救計劃相比出現大幅下調。根據三菱汽車規劃,2005財年公司仍將虧損640億日元;2006財年公司凈利潤80億日元,初步實現扭虧;2007年時公司凈利潤達到410億日元,銷量超過2003年的水平。
三菱汽車同時宣布將進一步拓展與其他跨國公司的業務合作。日前,三菱汽車宣布和日產汽車公司在明年春天設立合資公司,聯合生產微型汽車,該合資公司每年計劃生產微型車3.6萬輛;同時三菱汽車與法國雪鐵龍-標致(PSA)集團的關于合作生產乘用車的談判也已進入最后階段,預計相關協議將在2月初簽署;此外,三菱汽車還表示將繼續積極尋找其他戰略伙伴展開全方位合作。
為了提升生產效率,三菱汽車將加強車型平臺整合,在集中管理經營資源,更多推出在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的同時,減少為適應各區域市場而推出的總銷量較小的本土化車型。與2004年5月的第一期拯救計劃相比,三菱汽車在2004-2007四個財年中投放的新車型總數由26個減少到24個,其中已投放或即將投放中國市場的新車型總數由11個減至8個。在2005、2006和2007財年中,三菱汽車每年將向中國市場投放一款全球性車型,在2006年還將投放一款本土化車型。
計劃2006年年底在華建立銷售公司
盡管2004財年三菱在中國市場銷量發生一定下滑,但在三菱汽車最新公布的區域戰略中,中國市場與日本本土市場、北美市場、歐洲市場并列成為三菱汽車在全球的四大核心市場。2005財年中國內地所在北亞板塊預計銷售25萬輛,同比增長25%,北亞也是三菱全球市場中預計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地區。
三菱汽車認為,在中國境內,三菱品牌的影響力依然強大而健康。在繼續強力推廣三菱品牌的同時,公司將繼續拓展其在華的制造基地,繼續擴大三菱汽車的市場份額;并在與此同時全力拓展三菱銷售網絡,計劃在2006年底建立銷售公司。2004年12月28日,三菱汽車曾對外宣布,公司已與臺灣中華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三菱汽車正在尋求購買東南汽車股份。目前,三菱汽車擁有中華汽車13.97%的股權,而中華汽車又擁有東南汽車50%的股份。在1月28日發布的發展規劃中,三菱汽車明確表示將直接對東南汽車注入資金,并以此鞏固和中國臺灣中華汽車的戰略合作。
三菱汽車還表示,繼懸掛三菱車標的帕杰羅投放中國市場之后,三菱也正在考慮將長豐塑造為三菱在華的SUV生產基地。此外公司將充分利用在華建立的兩家發動機合資工廠(沈陽航天三菱、哈爾濱東安動力),使其成為三菱在亞洲地區的發動機制造中心;并通過研發機構的建立,滿足產品本土化改造的需要。
[上一頁]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