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的安全性正日益引起人們關注。特別是一系列重大行車碰撞事故加快了國家推出汽車安全強制性標準的步伐。1999年中國安全法規正面碰撞標準出臺,到今年1月份,國家有關部門已經通過了車輛側撞、追尾碰撞試驗的審批,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之中,自此中國被動安全標準逐漸得到完善,并且將與國際標準接軌。
日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研究室主任劉玉光對中國CNCAP的發展近況作了簡要說明。
中國近年碰撞試驗的現狀
據了解,從1999年正面碰撞標準出臺以來到2000年,中國車輛安全碰撞試驗場每年都要用40-50輛汽車進行碰撞試驗。隨著汽車市場的火爆和對汽車被動安全性能的日益關注,現在每年碰撞試驗使用的車輛總數更是增長到200-300輛,平均每個公司20-30輛,其碰撞項目也從原來的正面碰撞逐漸加入了側撞等多種碰撞實驗。
中國要制定自己的NCAP標準
NCAP(新車碰撞測試標準)屬于非政府組織,目前在中國剛剛起步,因此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進入WTO后,中國汽車產業直接面臨著來自全世界競爭壓力,中國汽車碰撞標準也必定要與國際接軌。與此同時,中國CNCAP標準的制定也一定要符合中國自身的國情。比如一定要考慮到中國自身的的道路狀況。同時又要考慮到各大品牌,以及四大類車型等因素。因此要制定中國自己的NCAP標準。
為什么要做NCAP測試
NCAP不是政府強制性實驗,但由于它代表性廣泛,標準科學,試驗嚴格,組織公正,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布試驗結果,通過碰撞測試向消費者表明什么汽車是安全的或是最安全的。因此各大汽車企業都非常重視NCAP,把它作為汽車開發的重要評估依據。NCAP強調的是信息的公開與透明。
而通過一系列碰撞實驗,有助于各汽車廠商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改進措施,同時也保證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使其對汽車的安全性能有一個比較全面和權威的認識。
CNCAP還需完善和發展
中國CNCAP包括正碰、側碰、后碰三項內容。對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籌備的中國CNCAP來說,這一碰撞測試標準還有待完善。
今年3月,長城哈弗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碰撞試驗室內先后進行了兩次碰撞。獲得了EuroNCAP四星級的碰撞結果,總計得分28。長城方面表示,之所以做碰撞實驗,其主要出發點就是為進入北美和西歐市場掃清安全障礙。此次碰撞實驗事實上要高于目前歐盟和國內的測試實驗,和美國、日本的NCAP標準相當。而在此前,還沒有自主品牌汽車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過全程碰撞。長城碰撞實驗事實上開創了中國CNCAP標準測試的先河。
相關背景:國外的NCAP
NCAP(新車碰撞測試標準)最早出現在美國,隨后歐洲和日本等國都制訂了相關的NCAP。其中歐洲的NCAP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它由歐洲各國汽車聯合會、政府機關、消費者權益組織、汽車俱樂部等組織組成,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牽頭。
NCAP的碰撞測試包括兩個基本項目,一是正面碰撞,二是側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為64公里/小時,側面碰撞速度為50公里/小時。在車輛碰撞時邀請生產企業直接參與以示公正性,還允許其產品有兩次碰撞機會,當廠家獲知初次碰撞結果不理想時,會對產品進行改進或安裝安全裝置,再進行第二次碰撞,以獲得最好的成績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