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增長同比創歷史新低
上周,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發布的7月國產轎車銷售數據表明,從5月份開始出現的車市環比下跌現象仍未“觸底反彈”。
月環比持續3個月下滑
統計顯示,7月份國產轎車共銷售269319輛,同比增長14.2%,前7個月國產轎車累計銷售2073826輛,同比增長40.5%。盡管前7個月累計銷售仍錄得40%以上的大幅增長,但在按月環比增長方面,國產轎車銷售已是持續3個月下降,而且同比增長也創下了今年以來僅為14.2%的最低紀錄。統計還表明,在列入乘聯會統計的30家國產轎車企業中,總數近1/3的企業7月份銷售出現環比下滑,而在位列7月份國產轎車銷售前十名(見附表)的企業中,除一汽大眾和北京現代有所增長外,其余8家企業7月環比銷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市場分析人士上周表示,7月國產轎車銷售持續環比下降及同比增長創新低,除了7月份本身是市場淡季之外,汽車廠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據了解,早在6月份的時候,部分廠家為了完成上半年銷售任務,又重新“祭出”了向經銷商壓庫的招數,讓經銷商超額進貨。但到7月份,由于網絡庫存的存在,廠家又對經銷商采取了寬松政策以便其消化庫存,因此市場上又重現了今年以來涉及范圍和幅度都較大的降價潮。但另一方面,經車市錘煉已久的消費者則是何等精明,因此車市又出現了較嚴重的持幣待購現象,以致造成市場增長有限。
8月份總銷量有望超30萬輛
傳統上,8月份也是車市銷售的淡季。但上周,有關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車市在經過持續三個月的環比下滑之后,基本上將在本月“觸底反彈”。
據分析,雖然8月份也是市場淡季,但8月份有23個工作日,比7月份多兩天,而且,國產轎車廠家也不能讓經銷商總是不按計劃提車,所以,8月份廠家向經銷商的“出貨”數量肯定也會增加。另外,一些目前產品供不應求的廠家,也在8月份會采取措施增加產量,這些因素均可能導致8月份的銷量超過7月份,總銷量估計略超過30萬輛。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迎接9月份車市“黃金期”的到來,廠商在8月份的價格體系方面都不大敢“貿然”出手掀起降價,因為一旦降價形成連鎖反應,車市降價潮很可能就會持續到9月份。而這樣一來,廠商期待的9月車市銷售“黃金期”,就又可能變成“破銅爛鐵”而得不償失。
分析人士還表示,本土自主品牌經濟型轎車尤其要謹防因降價而帶來的負面效應。據了解,由于近兩個月的頻繁降價,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實際已連續兩月走低。而市場份額縮小的原因,主要就在于本土品牌的降價逼得合資品牌經濟型轎車也不斷降價,而一旦合資品牌價格降到一定程度,很多消費者就放棄了本土品牌而轉買合資品牌。
附表一:7月份轎車銷售廠家前十名 (單位:輛)
上海通用 24663
上海大眾 23831
奇瑞汽車 15842
神龍汽車 14772
吉利汽車 13067
天津一汽 12783
附表二:1至7月單一轎車品牌累計銷售前九名(單位:輛)
名次 品牌 銷量 廠家
4 捷達 97552 一汽大眾
6 QQ 73498 奇瑞汽車
8 帕薩特 66701 上海大眾
附表三:1至7月轎車銷售廠家前九名(單位:輛)
名次 廠家 銷量
1 上海通用 208227
2 上海大眾 185756
3 一汽大眾 175851
4 奇瑞汽車 149014
5 北京現代 142067
6 一汽豐田 126365
8 天津一汽 118731
9 吉利汽車 115695
(以上表格僅供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