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眾多使用氫能源為動力的汽車將會滿大街跑,全市的風力發電也將達到20萬-30萬千瓦……由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的《上海能源白皮書》即日起正式對外公布,市政府新聞新聞發言人以網絡的形式介紹了《白皮書》的相關內容。
年人均用電負荷接近1千瓦
2005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為8069萬噸標煤,與2000年相比,年均增長8%;按本市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用電負荷接近1千瓦。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00年的65%下降到53%,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設實質性起步。能源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機組、燃料電池、光伏發電等能源技術的研發、制造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能源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能源問題面臨一定挑戰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能源供應將面臨著資源、環境、運輸和安全生產等多重制約。上海能源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將面臨一定的挑戰。
上海基本沒有一次能源資源,在國內外能源供應形勢趨緊的情況下,獲得穩定可靠的能源資源、保障經濟發展需要,是十分艱巨的任務。上海土地資源緊缺,能源基礎設施的選址困難,缺少建設大型能源基地的深水岸線,能夠建設電廠及能源接卸存貯設施的碼頭岸線資源有限。此外,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市外來電通道建設受到限制且不利于電網結構的堅固,市內沒有建設核電站址的條件。
將實現氫能源汽車產業化
《白皮書》明確,2010年本市要在國內率先實現氫能源和氫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風電規模達到20萬-30萬千瓦,建設崇明和世博園區兩個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區,要力爭在新能源、能源節約與潔凈利用、重大能源裝備國產化、能源設施土地利用集約化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把上海建成能源高新技術的研發中心、應用示范區和先進能源裝備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