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報:盤點08年國際車壇十大震撼事
進入2008年,始于去年下半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對汽車業的影響開始在汽車金融行業顯現。車貸機構先是發現很難找到給他們提供批量貸款的投資者了,上游的資金蓄水池日漸干涸。接著發現消費者還貸能力下降,下游的貸款回收鏈也出現問題,陷入危局的車貸機構只好以提高貸款門檻、減少放貸來避免損失。今年以來,美國很多汽車金融公司已將放款額緊縮到僅能維持生計的程度。以一家金融公司為例,美國信用(AmeriCredit)公司去年共發放92億美元車貸,今年僅發放30億美元。
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縮水
次貸危機引發放貸危機,沉重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汽車金融公司設法保護自己利益的結果,對美國汽車銷售造成了嚴重影響。業內人士估計,至少20%的消費者因此改變了購車計劃。來自汽車經銷商的反饋顯示,雖然今年大部分車型都在降價甩賣,但北美的汽車銷量還是大幅下滑。今年美國的汽車銷量,預計從去年的1620萬輛下降至1300萬輛,這將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值。銷量下滑導致的資金斷流使美國汽車企業紛紛告急,克萊斯勒和通用更是被逼到了破產的邊緣。
點評:過去,寬松的借貸條件促進了美國汽車業的發展。很多消費者即使已經有了車,仍想買新車。這也推動美國市場新車不斷涌現。金融危機的暴發和蔓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民眾過度借貸的消費方式,使美國的汽車消費泡沫被擠破。汽車銷量一年驟減300萬輛,使得美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汲汲可危,更使以美國市場為支撐的汽車企業深陷困境。
經濟危機使美歐節能減排政策遭受質疑
12月2日,歐洲議會發表公報,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以及歐盟委員會初步達成協議,在2012~2015年,歐盟新車的尾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逐步由2005年的每公里159克降至每公里130克。至此,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方終于達成妥協。
此前,作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的“領頭羊”,歐盟曾希望所有新車在規定期限內一次性完全達到減排標準———新車尾氣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120克。但這一計劃遭遇重重阻力。有觀點認為,它可能危害歐盟汽車工業的國際競爭力。經過努力,德、法兩國聯合提出將標準放寬到每公里130克。提議迅速得到其他重要汽車制造商所在國的附和并成功迫使歐盟讓步。標準執行期限也由草案中的2012年推遲到2015年,并采取分階段的方式實現。
顯然,這離歐盟希望到2020年歐盟境內所有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的目標差得很遠。但是出乎意料的金融風暴,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影響,許多企業生存都成問題,還能要求他們什么呢?
在美國,情況與此類似。去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已分別由參眾兩院通過的新能源法案。根據該法案,到2020年美國汽車市場新車的平均油耗必須比目前水平降低40%,即汽車燃油經濟性達到每加侖燃油行駛35公里。這是自1975年以來美國國會首次通過立法提高汽車油耗標準(CAFE)。
目前看來,美國燃油經濟性標準如何分步行動并確保最終實現,已經沒有人關心。就在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CEO積極尋求聯邦政府貸款援助之際,美國國內一部分保守主義人士提出CAFE新標準應該為美國汽車工業的衰敗負責。另一位分析人士則表示:“CAFE標準迫使美國汽車公司處于不具競爭力的地位。”
點評:可持續發展是硬道理。如何平衡社會責任與眼前發展,不僅是后發展企業面臨的問題,對歐美汽車業同樣是考驗。從一定意義上說,環保是一項“高尚”的事業。承擔這一高尚使命,光講社會責任感不行,生存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12月2日,歐洲議會發表公報,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以及歐盟委員會初步達成協議,在2012~2015年,歐盟新車的尾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逐步由2005年的每公里159克降至每公里130克。至此,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方終于達成妥協。
此前,作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的“領頭羊”,歐盟曾希望所有新車在規定期限內一次性完全達到減排標準———新車尾氣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120克。但這一計劃遭遇重重阻力。有觀點認為,它可能危害歐盟汽車工業的國際競爭力。經過努力,德、法兩國聯合提出將標準放寬到每公里130克。提議迅速得到其他重要汽車制造商所在國的附和并成功迫使歐盟讓步。標準執行期限也由草案中的2012年推遲到2015年,并采取分階段的方式實現。
顯然,這離歐盟希望到2020年歐盟境內所有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的目標差得很遠。但是出乎意料的金融風暴,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影響,許多企業生存都成問題,還能要求他們什么呢?
在美國,情況與此類似。去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已分別由參眾兩院通過的新能源法案。根據該法案,到2020年美國汽車市場新車的平均油耗必須比目前水平降低40%,即汽車燃油經濟性達到每加侖燃油行駛35公里。這是自1975年以來美國國會首次通過立法提高汽車油耗標準(CAFE)。
目前看來,美國燃油經濟性標準如何分步行動并確保最終實現,已經沒有人關心。就在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CEO積極尋求聯邦政府貸款援助之際,美國國內一部分保守主義人士提出CAFE新標準應該為美國汽車工業的衰敗負責。另一位分析人士則表示:“CAFE標準迫使美國汽車公司處于不具競爭力的地位。”
點評:可持續發展是硬道理。如何平衡社會責任與眼前發展,不僅是后發展企業面臨的問題,對歐美汽車業同樣是考驗。從一定意義上說,環保是一項“高尚”的事業。承擔這一高尚使命,光講社會責任感不行,生存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跨國車企巨頭云集北京車展
4月22~28日,以“夢想·和諧·新境界”為主題的2008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此屆北京車展共有來自德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225家海外廠商和1800余家國內廠商參展。今年不但幾乎所有汽車跨國公司報名參加了北京車展,而且這些公司的高層領導也攜新產品前來。
通用汽車公司CEO瓦格納在車展上表示:“眾所周知,中國是別克品牌目前最大的市場。隨著在全球經濟中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必將成為別克品牌全球化的動力之源。”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奧迪品牌將全球戰略車型Q5的全球首發放在今年北京車展上。該公司董事長文德恩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國是大眾全球市場中非常重要的一分子。我們在中國應該提供最好的產品,這些產品應具備最好的品質,滿足最高安全標準且節能環保。”
此外,豐田汽車公司社長渡邊捷昭、雷諾-日產CEO卡洛斯·戈恩、戴姆勒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蔡澈、法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費立薩、寶馬全球董事伊恩·羅伯森、德爾福全球副總裁全春澤、奔馳公司董事韋伯等多位全球汽車及零部件公司高層到場。
點評: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30個年頭。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欣欣向榮,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企業茁壯成長,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因此,曾經頗有“優越感”的外國汽車制造商再也不能以怠慢的態度對待中國市場。在全球汽車工業過去10年所增加的1700萬輛銷量中,中國市場占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