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上半年的車市硝煙彌漫,要將其本來的情況說出來談何容易。但是,借助幾個坐標性的點,車市格局的變化,也基本上能窺豹一斑。
這五大事件背后的意義,絕不僅僅局限于該事件本身,都關系著一個細分領域的變局。
四大焦點問題
不同于往年,今年上半年車市新情況新局面頻繁更替,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觸動到關系業界發展的根本,引起了業界深沉的思考。
這四大焦點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但其出現,得到了應有的關注。
事件1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提升
時間:1-6月
記錄: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發展勢頭迅猛,銷售量以51.3%的增長率領先合資企業36.3%的增長率。在6家主要企業中,奇瑞、吉利兩家更新了轎車半年銷量排行榜前十位的座次;駿捷3月上市后累計訂單超過4000輛;比亞迪憑借F3一路高歌,半年累計銷量高達32500輛。
影響:自主品牌的發展,對合資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在汽車業界的地位也相應得到很大的提高。
事件2
凱美瑞上市帶動降價潮
時間:6月
記錄:凱美瑞高調上市,號稱沒有競爭對手,在車市引起強烈的反響。凱美瑞在今年上半年可謂最受車市期待的全新車型,該車上市后,直接引發了同級車型降價,降幅之大,涉及車型之多令中級車市發生了震動。與此同時,這一降價風潮還直接對相關的上下兩級車市造成價格擠壓,引發新的變數。
影響:本來相對平靜的中級車市,因為凱美瑞的殺出,整體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再次將中級車市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導致今后更加激烈的競爭。
事件3
馬3停產引發業界思考
時間:4月
記錄:馬3模式是由長安福特生產,再由一汽馬自達銷售。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該車3月底上市,4月便被證實停產。日本馬自達曾為此發表聲明,說由于長安福特向政府提供的手續不全,主動停止了新車的生產。
影響:馬3的產銷模式分離不符合目前國內產業法規的規定,但其停產也引起了業界對合資品牌產銷分離的模式的思索。這一事件折射出來的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時時面臨著新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