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汽車廠家準備好了嗎?不過,如果僅僅依靠降價的話,汽車廠商今年未必會擁有金九銀十般的收成。
中國車市似乎永遠都不缺降價的理由,這就好比演藝圈永遠都不缺“桃色新聞”一樣,因為這樣會時時刺激人們的神經末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網上關于車市“降價狂潮”的信息成了一種“談資”,今天這個品牌的車降價了,明天那個品牌的車優惠了,好像別人降自己不降總是會吃虧似的,為了能夠在多變的中國汽車市場夾縫中求生,刺激銷售,汽車廠商、4S店無一不是“八仙過海,各顯價格神通”。
隔三差五的降價在麻木了消費者的同時,也傷害了汽車商家。其實,在經歷了去年頻繁的價格大戰后,很多汽車經銷商已經傷痕累累,無力再戰。無序的價格戰導致了“三敗俱傷”:廠商的信譽受到質疑就不用說了;同品牌經銷商間內的價格混亂、無序競爭,給客戶提供的服務質量也都有所下降;而消費者電話打一通,經銷商跑個遍,獲得的信息卻各有不同,“霧里看花”就不用說了,更為中國汽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埋下了“隱患”。
與對降價持歡迎的態度相比,中國消費者更希望得到一個真實的車價。據說,東風標致正準備“重拳出擊”做出高姿態,并在內部實施統一商務的政策,這個政策不僅涉及統一價格的規定,而且還將重新規范特約商服務內容。比如。307最低限價與廠商指導價差距幅度最大為2.2萬元,最小為1萬元。其中,Prestige 2.0 BVA最低限價為16.98萬元,原廠商指導價為19.18萬元,206最低限價與廠商指導價差距幅度最大為5000元,最小為2000元。并承諾一旦發現經銷商違規則予以重罰,甚至取消銷售權的資格。煞是有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這樣一來廠商雖然短期利益受到影響,但是分析長遠,卻不難發現其中的積極作用,頗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
盡管東風標致沒能做到告訴消費者一個徹底的車價,但是這種彈性、透明和公開的做法還是能給想買車的消費者吃顆定心丸。在東風標致成為國內首個敢于吃真實車價螃蟹的廠商后,諸如上海大眾,廣本、東風日產等表態要跟進,長安福特也明確表態,經銷商不能私自進行優惠促銷。北京市場上的上海通用品牌經銷商也開始了限價行動,對每款車的優惠額度進行了明確的價格底線的規定。
汽車商家和消費者的關系,還真有點“車市興亡 匹夫有責”的味道。車市的健康除了需要國家政策法規的不斷規范和消費者的理性外,汽車廠商同樣肩負著告訴消費者一個真實車價的重任。商家需還消費者一個可靠、透明、公開的消費環境。這才能讓消費者從心里認同、滿意。
告訴消費者一個相對真實的車價,要遠比經常降價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