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滿街都是外資品牌的乘用車相比,國內銷售的商用車90%以上為自主品牌,再加上國內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車市場,記者曾天真地認為,國內的商用車在國際上應該有一席之地,即使不領先也不至于落后很多。但記者上月底在德國參加漢諾威商用車展后明顯感覺到,無論是展會還是廠商本身,中國的商用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車展差距
車展作為一個地方汽車工業發展的標志之一,已經成為集中展示新車型和新技術的場所。
在乘用車領域,世界汽車工業的重心仍然集中在美日歐發達地區,這與其享有聲譽的底特律、東京、法蘭克福和巴黎車展是密不可分的。
記者對世界上最具盛名的漢諾威車展早有耳聞,但親臨現場之后,仍然被其所展示的規模和水平所震撼。
規模比較
2006年德國漢諾威車展于9月21日~28日舉行,來自全球45個國家的1400多個參展商參加了展覽,總展出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其中卡車占據4個館,公共交通工具占據6個館,其他車輛4個館,堪稱真正的國際性車展。其展出的規模之大,展臺布置之美,即使連國內規模最大的乘車展也望塵莫及,記者花了半天時間居然還沒有看完所有展館!
戴姆勒·克萊斯勒、VOLVO、MAN、斯堪尼亞、依維柯等全球主要的商用車廠家均出動,中國人所熟悉的以乘用車業務為主的廠家,如大眾、標致、雪鐵龍、福特也派出了強大陣容參展。僅戴姆勒·克萊斯勒一家集合旗下的5大商用車品牌,就一舉拿下了兩個展廳。
而目前國內商用車展水平與漢諾威相差甚遠,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舉行的客車展,展出面積僅為3萬~4萬平方米,吸引的主要是國內大型客車企業,主要以展示為主,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和技術寥寥無幾,與漢諾威商用車展相差甚遠。
人氣比較
高水平的展會吸引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據統計,2004年的漢諾威商用車展僅吸引的專業觀眾就達到48.72萬人次,人氣驚人。
而國內人氣最旺的乘用車車展吸引的所有觀眾加起來也不過50萬人次,專業觀眾也就在幾萬人次。
“國內的商用車展水平與漢諾威的差距起碼有10年。”一位資深人士對記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