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08,這一吉利的數字是2006年中國市場售出奧迪新車的數量。2006年1月,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正式成立,將國產奧迪和進口奧迪在華銷售業務整合,一年過去,奧迪事業部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
(資料圖片)
2006年中,奧迪Q 7在中國上市,去年共銷售80808輛。
80808,這一吉利的數字是2006年中國市場售出奧迪新車的數量。2006年1月,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正式成立,將國產奧迪和進口奧迪在華銷售業務整合,一年過去,奧迪事業部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2006年,奧迪品牌全線產品在華銷售80808輛,創下奧迪產品在華銷量新高,同比增長39%.其中,奧迪A6L年銷61686輛,同比增長37%,新奧迪A4銷售15536輛,同比增長44%;進口奧迪A8L銷量2778輛,同比增33%,年中上市的Q7越野車銷808輛。
私人購買占七成
在許多人看來,奧迪的領跑地位源自其在“官車”市場上的影響力。從1988年一汽以許可證生產方式組裝的499輛奧迪轎車到1999年在一汽-大眾下線的“加長版”奧迪A6,奧迪幾乎成為政府高檔用車的代名詞。2000年,國產奧迪A6上市后的第二年,奧迪在中國市場銷量達1.7萬余輛,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高檔公務用車。1999年奧迪A6上市后,奧迪的消費群結構就開始發生變化;2001年,奧迪將A8和TT跑車引入中國市場,消費者對奧迪的品牌形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2003年奧迪將定位個人消費的B級車奧迪A4進行國產并獲得市場成功,完成了奧迪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的重要調整。目前,奧迪銷量中超過七成為個人購買。
七八年來,奧迪品牌由“官車”向“私車”形象的轉變軌跡與中國汽車市場由政府采購向個人購買轉型的軌跡相吻合。
推新品轉形象
2006年是奧迪深化品牌戰略轉型的一年。這種轉型是依托產品和品牌文化兩個層面的推動達到的。奧迪在2006年向中國市場引入或宣布即將引入的全新產品共有三款,分別是奧迪首款頂級SUV———Q7、暢銷跑車———全新TT和超級跑車———R8.
奧迪在中國市場推出這3款車型也許并不是為了取得多么好看的銷量,以已經上市銷售的Q7為例,2006年Q7在全球共銷售52750輛,在中國市場僅銷售808輛,剛好是奧迪在華全年銷量的零頭。
但Q7對奧迪在中國私人購車市場的形象樹立卻有著比實際銷售成績更為重要的意義。2006年奧迪事業部成立后,著重向市場傳達奧迪品牌“尊貴、動感、進取”的內涵,而這三款運動型車顯然比奧迪A6L、奧迪A8L更能體現“動感”、“進取”的精神,這正是奧迪在做了多年“官車”之后所疏于表達的一面。
2006年,奧迪通過贊助文藝、體育事業,進入比競爭對手更富內涵的品牌文化塑造階段。在其他豪華品牌通過展示產品的尊貴配置或者將產品與各種奢華生活方式聯系在一起推廣品牌的時候,奧迪則引導公眾把對品牌的注意力和文藝事業及體育運動結合在一起,培養一種健康、積極的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
這種品牌文化表達獲得了一部分作風低調、務實的社會新貴們的認可,并拉動了奧迪品牌私人購車比例的進一步擴大,同時也避免了奧迪在變成私人豪華用車后成為社會輿論在攻擊“為富不仁”現象時發泄的對象。
2006年,新奧迪A4的銷量增幅達到44%,超過了行政級車奧迪A6L的37%的增幅,奧迪品牌轉型帶來的銷售結構轉型看來已經奏效。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安世豪認為,2007年中國的豪華車市場還會增長,且增速會比2006年更快,“對比國際市場豪華車型的銷量占有率,中國的高檔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表示:“2007年奧迪要繼續領跑中國的高檔車市場,且一定要比2006年做得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