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缺油恐慌 中國高油價時代或將來臨
從2008年年初開始,柴油供應就進入緊張狀態。在各地經常能夠見到大卡車在加油站前排隊的現象。老張深吸一口,把剩下的煙頭扔出窗外,探出頭,慢慢地把煙吐向天空。他的車現在距加油站還有50米。老張是河南一個運輸隊的司機,不過現在他的任務不是運貨,而是排隊加油。
從2008年年初開始,柴油供應就進入緊張狀態。這個河南的運輸隊本來有5輛車,現在老張這輛專門負責排隊加油,以供給其他4輛使用。柴油緊張并不僅僅是在河南,記者還分別致電上海、無錫、廣州、石家莊等地得知,這些地方也都存在柴油加油難的情況。一位上海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加油站前面排個一、二百米的隊伍等著加油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運輸隊的掙扎
江蘇無錫的陳國勤先生對此也深有感觸:“我們這邊很多物流企業已經不養大卡車了,靠一些社會閑散車輛來組織運輸。”
對于這些運輸隊來說,加油的時間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據陳國勤介紹,原來從無錫到西安只需要二、三天,現在則需要一個禮拜,時間都浪費在排隊加油上。像河南的那個運輸隊專門帶輛車排隊加油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在此之前不僅加油需要排隊,加多少油也受限制。陳國勤說:“每輛車限制只能加100塊錢的油,差不多只夠從一個加油站開到下一個加油站的距離,這樣只能繼續排隊加油。”
在這種煩悶無聊的等待加油的過程中,就會有人上來兜售自己囤積的“高價油”。
上海一位業內人士說:“我們在河南、云南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如果給加油站好處,就可以不受限制加油;另一個方面如果實在等不起,就可以加‘高價油’。有時候每升油可以達到10塊錢。”
所謂“高價油”就是一些人私自囤積的柴油或者汽油,在現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兜售。在江蘇無錫,盡管加價的幅度并不是一升10塊錢那么離譜,但是這種賣“高價油”的現象也經常見到。
在這樣的擠壓之下,一些物流企業尤其是小規模的運輸隊,開始感受到空前的壓力。他們甚至希望柴油漲價。按照他們的理解,之所以會出現供應緊張的狀況,主要是因為供應緊張。
對于運輸隊來說,寧可接受價格的上漲,也不愿意白白浪費時間,被逼無奈加“高價油”的成本也更是大于漲價的幅度。據了解,已經有很多物流企業醞釀漲價。
汽油、天然氣的缺口
大卡車在加油站前面排成長龍等待加油的情況一般都發生在郊區,但是在石家莊市區卻經常可以看到出租車排成長隊在加油站前面等候,頗為壯觀,有的司機干脆趁這個時間擦車、養護。據了解,在石家莊有一部分出租車是加天然氣的,現在要是加氣也需要等大約半個小時才行。
在一個禮拜之前,汽油供應也出現過緊張的情況。一位廣州的私家車主說:“在一個禮拜之前,不知道為什么出現過加油難的情況,通常都要跑好幾個加油站才能加到油。”相同的狀況還出現在江蘇無錫,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也在幾乎同樣的時間感受到汽油加油難的問題。在跑了四、五個加油站沒有油的情況下,有的人選擇跑到臨近的江蘇常州去加油,有的人也選擇“高價油”。據了解,一些小的加油站會明目張膽地表示:“要么加錢,要么沒油。”這個加價的幅度一般是一升幾毛錢。
一般不會出現缺油狀況的北京也有車主表示,即使是97號油也是跑了3個加油站都沒加到油。最近根據記者調查顯示,沒有出現加油難的問題。
除北京之外的無錫、廣州等地這種汽油緊張的狀況大約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之所以出現供應緊張,一位加油站內部人士表示,之前中石化曾經對汽油降低供給,準備漲價。現在汽油緊張的狀況得到緩解,民間流傳的說法是因為得到了國家的補貼,短期內也不會漲價。
國內出現漲價的壓力,主要是因為國際油價大幅攀升。
國際油價持續攀升
國際油價在5月底突破了每桶135美元大關,甚至有機構預測下半年國際油價將達到141美元,未來兩年更是將要達到每桶200美元。這一預測也得到了很多專家的支持。
國際油價的飆升已經對汽車銷售產生沖擊,據葡萄牙《經濟日報》5月28日報道,由于燃油價格不斷上漲,今年以來葡萄牙汽車銷量降低。其中,輕型商務車受到的沖擊最大,今年1月到4月的銷量同比減少了17.9%,家用轎車銷量雖然同比增長了12.1%,但僅是小排量汽車銷售增加,大排量汽車如路虎、阿爾法·羅密歐等銷量同比銳減40%以上。
在法國,油價上漲給公路運輸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巨大。據法國石油工業聯盟的數據,今年頭5個月,法國市場柴油價格上漲17%,在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的情況下,柴油價格短期內預計仍會高位運行。法國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超過一半是柴油車,在公路貨運方面柴油車所占比重更大。近年來法國政府推行環保政策使柴油車比例快速增加,而柴油比汽油便宜也使人們更傾向于購買柴油車。柴油需求強勁導致其價格持續攀升,法國部分加油站甚至出現柴油價格高于汽油的現象。
在美國,“油老虎”類型的大排量車不再受寵,而混合動力車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隨著消費者試圖擺脫每加侖4美元的高油價,美國汽車銷售商庫存的混合動力汽車正供不應求。
好萊塢的豐田汽車銷售總經理肯尼·伯恩斯對《洛杉磯時報》記者表示,他店里混合動力版豐田凱美瑞只剩一輛,買豐田普瑞斯要等30天,車一到就立刻銷售一空。據去年統計的數據顯示,混合動力車只占美國汽車銷量的3%,但所占份額正迅速擴大。數據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混合動力車今年頭4個月在美國的銷量增長了25%,其中4月份的增長幅度最大,達到58%。
中國漲還是不漲
中國目前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油,國際油價的高漲,對于中國油價上漲也進一步形成壓力。
之前曾有消息認為汽油6月初會漲價,在目前的CPI指數壓力之下,同時由于5月12日汶川發生強烈地震之后,現在已經進入災后重建階段,汽油漲價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可能性非常小。
也有消息表示,中石化、中石油均得到國家的巨額補貼,因此不會漲價。
不過幾乎所有的專家以及業內人士都這樣認為:“油價肯定會漲,只是什么時候漲和漲多少的問題。”漲價成為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
不管會不會漲價,其實原油供應緊張的情況并沒有得到緩解。在目前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的形勢下,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我們是不是可以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支援國家的建設?比如盡量少開車出門。”這樣的建議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響應,據了解,新加坡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曾經號召人民降低生活質量,韓國更是出現民眾向國家捐獻黃金渡過難關的情況。
中國目前宏觀壓力比較大,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每個人的貢獻,成為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也許我們不需要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而是應該更多地選擇購買小排量車、新能源車。
相關新聞:
油價突破消費心理關口 汽車潮流向小型化
油價高企 能源企業與汽車企業聯手尋出路
油價越來越高 小排量車改走“精品”路線
國際油價為何飆漲 最新的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