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油價低不到RMB5元 即時反映供需關系
最近網上討論燃油稅和油價問題的很多,比如油價只漲不跌之類的,比如要收燃油稅就要先降油價之類的。實際上,我發現日本的油價很好,動作很迅速,說漲就漲,說跌就跌,一點不帶含糊的。
今年八月份的時候,是近些年來日本油價最高峰,低辛烷值普通汽油(大概是93#油這個意思)大概一百八十多日元一升;然后一直下跌,到現在差不多一百三十左右日元一升(合人民幣八塊錢多)。當然,這個價錢是含汽油稅的。不過,要是考慮物價的話,實在是可以這么算:比如在日本,一瓶可樂,600ml一瓶的那種,在超市是賣一百日元,這樣,一升油差不多相當于1升可樂的價錢現在。
下面這個圖是近一年來油價的變化示意圖。
下面的是現在的油價,在加油站拍的,昨天拍的。有一個叫COSMO,是日本本土的石油企業,不過肯定沒有中石油牛。中石油在亞洲好像是頭牌。另一個就是ESSO了,不用多介紹了。油價牌中最上面的「レギュラー」就是指普通汽油。(人民幣兌日元就按1兌15換算好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第一個圖,就是油價起落的那個,發現沒有,在今年4月份有一個急落和急升的過程。這就涉及到日本的汽油稅的問題。日本的油價是含汽油稅的,但是由于這一個月處在所謂青黃不接的時期,就是舊的汽油稅率失效,而新的汽油稅率還沒有出臺,于是有一個月的時間,是沒有收汽油稅的,這段時間的油價就直接把這個稅錢給減掉了。
日本的車(汽油車)要交的稅有買車和車檢時交的車輛取得稅,車輛重量稅;然后使用過程中要交的有地方道路稅和揮發油稅,這兩個稅合并稱為汽油稅,但是這部份錢不是由車主直接交給國家,而是由石油公司交給國家,然后把這部份錢打到油價里面。
所有這些稅根據的是一項叫道路特定財源制度來征收,屬于目的稅。意思是由道路的受益者來負擔費用,所有收入完全用于道路的維護之類。
汽油稅在稅率上又分為本則稅率和暫定稅率。暫定稅率是一個期間值,一段時間有效,比如說10年。前面說到的今年四月份的那個事情,就是在3月31日時舊有的暫定稅率失效,而在國會又產生了爭執,新的暫定稅率到5月1日才開始生效,于是四月份一整個月,都不用交這筆錢。
這個情況馬上就體現在油價里面,甚至在3月31日以前,就有加油站提前把油價降下來了,據說是為了避免4月1日那天加油車輛過多而引起混亂。
現在的日本的汽油稅是這個標準,一升汽油交53.8日元的稅,按現在的油價,大概一升油里面油價本身是七十多日元一升(接近人民幣五元)。
補充一下:因為看到有回貼里面提到日本的燃油稅是120%這個說法。但是,實際上,日本的叫法叫汽油稅,這個值是一個定值,不是比率值。就是說,現在定的是53.8日元的話,就是這么個收法,跟油價沒關系了。因為這個稅錢是有目的性收取的,收取后是全用于道路維護之類使用。
因此,只跟燃油使用量有關系,而跟油價沒有直接關系。燃油使用越多,意味著車在路上跑的越多,這樣對道路的損壞越多,而它征收燃油稅是用于這些道路的維護,因此收取的時候是不考慮油價的,而是根據一些算法算出使用一升油對道路造成破壞后用于維修的費用,然后收取這一升油的燃油稅。大概是這么個意思。
所以如果油價高的話,這個燃油稅的比率顯得低,油價低的話這個燃油稅的比率就顯得高。但是肯定不是按一個固定的比率來收稅的。
另外,這篇文章只是介紹一下日本的燃油稅和現在的油價。作個了解,不是要作對比。國家和國家不一樣,收稅的方法肯定不一樣。從國家的角度講,收稅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為確實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稅金的。
如果覺得油價太高或者有些費用不合理,問題只可能是個部門考慮的不周全或者個別公司的問題,跟國家沒有關系。我們國家現在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總體趨勢是好的,許多地方也會逐漸完善的。所以,不希望回貼的時候有說我們國家什么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