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格體系很脆弱 老車型點燃車市價格戰
昨天,上網瀏覽時看到一則題為“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下半年汽車價格戰或重出江湖”的新聞,該新聞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昨日發布報告認為,下半年汽車價格將結束看漲趨勢,略有波動。而從目前市面情況看,隨著市場全面復蘇,汽車制造商產能調整到位,乘用車將由供不應求回歸供求平衡或者供過于求,“價格戰”或將重出江湖。
我不禁想問,下半年車市價格戰會打響么?何時打響?戰況會很慘烈么?
發改委用于推算價格戰重現的主要依據是車廠紛紛擴產,因此乘用車供求關系將向供過于求轉化。
確實,公開宣布或內部暗暗調高產能的車企不在少數,明里的有,一汽豐田、北京現代、長安汽車等,暗里的有廣汽本田、東風日產、長安福特等。
照此邏輯,如果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銷量出現增長瓶頸的話,很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即會導致庫存增多。而庫存增加,車企就會傳導到車商,出現較大的降價壓力。
而且目前大多數廠商手里都不差錢,有錢砸促銷,只要有挑起價格戰的一家主流廠商,那么價格戰很可能會快速蔓延。
上半年的車市轉好,主要歸功于積極的政策引導。其中,1.6L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首當其沖。數據顯示,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已攀至70%以上。
另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排量在1升以下的乘用車零售增長率為46.6%,1-1.6升的車型增長了52.7%,2.5升以上車型則下降15%,2.0和2.5升之間的車型下降了1.8%。從價位角度上來看,10萬元以下的車型增長了42.8%,10萬至15萬元的車型增長了38.8%,而25萬元以上的車型下降了14.1%。
但要是未來車市缺失了新的政策刺激,車市的價格體系也將變得很脆弱。
近日,業界傳說國家對1.6L以下車型的稅收優惠措施將持續三年,而非當初宣稱的截止今年年底。若此消息屬實,1.6L以下車型的火爆局面或將“剎車”,因為若減免稅優惠能持續三年的話,消費者就沒有必要趕在今年年底前購車了。那么,1.6L以下車型緊繃的弦就將松掉,但廠商按原有市場需求配給的產量就將過剩,其結果只有走向降價了。
由于下半年一上來上市的新車實在太多,老車型們為了保存原有的市場份額,唯有降價求生一條路。
因此,最有可能挑起價格戰的,就是原本日子不錯、比較強勢、但受到新車沖擊很大的老車型,主流老車型一松價,整個車市的價格戰便會被完全點燃。
而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宏觀經濟形勢未見根本好轉、政府沒有后續措施鼓勵消費信心,下半年車市在缺乏消費信心的情況下或會迎來破壞性的第一波降價潮。
而消費心理又是買漲不買跌,便會促使大部分消費者形成進一步的持幣觀望,進一步加劇了銷量下滑,價格戰又將升級。
綜上,筆者認為,關乎下半年會否爆發價格戰的關鍵指標是,7、8月淡季的車市銷量、明年的政策預期、新老車型的份額等。
如果爆發,爆發期則應會在金九銀十。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上半年的行情太好,廠商的心態比去年年底要好很多,因此不會是全員參與價格戰,但局部戰役卻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