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魅力 3款長軸距緊湊級車對比評測
車子正在不斷地長大,就像胖子總是越來越胖一樣。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什么聯系,反正大家對空間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貪婪卻是不爭的事實。固執地根據原有的規則劃分車型的定位并不能忠實地反應車輛的尺寸水平。
現在的A級車普遍要比10年前的B級車更大。當然,你也可以說B級車同樣在“成長”。那好吧,讓我們拿現行車款來舉個例子:剛剛發布的全新一代國產5系轎車不出意外地推出了加長軸距版本。聽說有好事的媒體借了臺7系和它對比空間,要知道進口國內的7系也都是長軸距版本,可5系的后排空間愣是要比7系大了那么一點。有點瘋狂吧?也許你要問那寶馬不干脆在國內生產7系呢?回答是奧迪A6L和奔馳E-Class的國產車型都是加長版本,寶馬現在是最大的,但如果不把新車造那么大,那么幾年后等對手們更新自己的產品后5系就有可能面臨無人問津的窘境。
也許這就是汽車市場里的“蝴蝶效應”,隨著某一款新車將自己的尺寸放大并將自己定義為躍級產品,所有的同級產品就必須跟進,不難想像,未來的7系肯定能從現在的加長5系手里奪回空間霸主的地位。雖然一味求大的心態多少是有些盲目的。但對于絕大多數經濟型轎車的消費者而言,想要在有限的預算里買一臺空間更富裕的轎車倒也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就組織了今天這樣一組對比,標致408、日產軒逸以及新近上市的別克英朗GT無疑是A級市場里尺寸最大的3款產品,他們不約而同地瞄準了這一級別中較為高端的定位,說白了就是迎合消費者求大求全的心理。甚至豐富配置還為他們贏得了向那些入門B級產品發起挑戰的籌碼。他們是否真像產品宣傳冊上描述的那樣無往而不利,讓人一旦擁有就別無所求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A級車里的大個子到底能耐如何?當然,我們也會在他們之間找到強者中的強者。
無可否認,情感因素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力有時和理性一樣重要。這個句式套用在這些車上應該就會是:看著很大很氣派和實際的內部尺寸一樣關鍵。既然買一臺大點的車無可避免地帶有一絲炫耀的成分,那么光鮮氣派的外表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部分的比拼中根本不存在爭議,因為英朗GT就像鼎盛時期的邁克·泰森那樣只用了兩記重拳就結束了戰斗。他擁有非常奪目的超大格柵,大量似乎毫無必要但卻無疑更易引起關注的鍍鉻部件。不過更為關鍵的是,這款車的輪廓看起來和大了許多的君越極其類似,尤其是設計師有意拉近兩者前部造型的做法有時的確可以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你可以說這樣做既俗氣又老套,我也承認自己并不怎么喜歡尾燈上那兩條兇巴巴的眉毛。但請別忘記年輕人的意見通常都不能代表上一代的想法。而在中國,像我父母這一輩的意見往往會對購車起到非常巨大的影響。雖然他們很少會坐在方向盤后面,但選擇大一點的后排、舒適一點的行車效果以及大氣穩重的外觀卻往往就是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所做的選擇。老一輩們會討厭這臺閃閃亮亮的新車嗎?我覺得他們八成會中意得要死,因為那些就像是從嶄新的永久自行車上拆下來的裝飾條對他們來講就是品質、舒適和可靠的保證。
雖然408也用了不少同樣的裝飾材料,但我倒不敢妄加揣測它就一定能得到廣泛層面的認可。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這款車怎么看都還是一副典型的標致嘴臉,撅著嘴巴瞇起眼睛看人的模樣可不是人人都會覺得受用的。雖然車身線條簡潔流暢,車尾的塑形也很成功,但再怎么看它的氣派也要比英朗稍小一些,即使將兩車并排碼在一起仔細比較,408的個頭還稍大那么半號也對提升視覺效果無濟于事。至于日產軒逸,它從來都是一副小家碧玉的樣子,大氣談不上,局促也跟它不沾邊,反正落落大方或者亭亭玉立這樣的字眼用在它的身上肯定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說完了面子來讓我們看看里子。入座408的駕駛席,你肯定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它擁有超大面積的前擋玻璃以及無敵海景別墅一般的開闊視野,你怎么看都會覺得自己有點像是在開一臺小型MPV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轎車。也許正是為了配合這種寬敞明凈的視覺感受,408的駕駛席設置的也有點偏高,如果你喜歡那種讓車頭的最前端在視野里自然消失的傳統坐姿,那么你肯定會覺得有點別扭。但如果你開慣了SUV或者真正的商務車,那么肯定不會覺得這有任何問題。無論如何,將后視鏡的連接柱往下挪的做法確實值得稱贊,因為在那些狹窄多彎的山路上駕駛,我們很快就發覺這一設計對改善前側向的視野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標致是這3款車里最賣弄加大尺寸的一款產品,它的賣點口號就是“廣域超尺寸空間設計理念,打造同級車型空間之最”,這句話顯然是針對它的后排而言的。它是三款車里軸距最長的,雖然具體數據只比軒逸長了10毫米,但無論是看上去還是坐起來感覺都的確更大些。除此之外,它還是唯一提供了后排空調出風口的車型,這肯定會讓它獲得不少后排乘客的印象分。不過車廂的整體裝嵌工藝實在談不上讓人滿意,有許多按鈕不但質感粗糙,而且尺寸也有點偏小,另外中控面板和儀表臺附近的不少塑料部件的質量也談不上上乘。408所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機工程學處理并不完善,雖然它的方向盤和座椅都可以進行多向調節,但想要在這臺車上找到一個舒適自在的坐姿卻一點都不容易。另外,收藏在后排椅背里的中央手枕在翻下時設置得太低了,若你不是故意向中間傾斜著身子,這玩意兒根本就用不上。最后,在中控臺上方配備可翻起式的GPS是一個很提升檔次的配置,但如果GPS下面的這個區域能設計得更加緊湊并且誘人,肯定能讓更多的人對這款車青睞有加。
在我眼里,日產軒逸真是一款頗有才氣的作品,因為它用非常簡單的設計卻達到了非常理想效果。如果你仔細看看這臺車的每個細部設計,你也許會覺得這真的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款車的內部沒有夸張的幾何造型處理,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重量級配置,無論是內飾選料還是裝嵌工藝也只能用平易近人來形容。
但直觀的操作界面,討好的座椅舒適性以及非常輕松自在的駕駛氛圍都讓人由衷地感到親切,或者說得夸張一點,這款車內部設計給人以一種家的實在感。我的意思是也許家居雜志上刊登的那些經過精心布置的房子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在你的心里,那個不太大、不太亮的小窩才是讓你最有感覺的地方。就像你的家八成不是完美無缺到可以上雜志封面的那種類型,軒逸也存在著自己的軟肋。比如我們的某位編輯就認為這款車就是徹頭徹尾為女性準備的。因為它的方向盤只能上下調整角度,而不能像其他兩款車那樣還能調整前后位置。所以對許多身材高大的男性而言,如果你想以最舒服的姿勢握住方向盤,那么就必須曲著腳去遷就踏板的位置。看來這個姿勢肯定讓我的這位同事感到很不好受,所以他才會放出這款車就是給那些身材矮小的女性專門打造的“狠話”。
讓人有點始料未及的是看起來非常巨大的英朗卻是后排空間最局促的,不過它那2865毫米的軸距同樣也是最短的。但除了空間,別克的裝飾工藝以及用料上肯定能夠壓倒其他兩位對手。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畢竟這是一款最新產品,而軒逸已經問世有好一段時間了,至于408,雖然它同樣也是新產品,但畢竟它在設計上與307有著許多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所以顯然無法和徹底另起爐灶的英朗系列相提并論。由于我們所拿到的試駕車是采用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運動款,所以前后排座椅全都用摩擦力極高的絨布所覆蓋,和真皮相比,它的乘坐舒適性一點都不差,而且在車輛行進中還能確保乘員的身體不易發生滑動。
幾乎所有的人都一致同意英朗的工藝質量要明顯好于其他兩臺車,比如它的方向盤就明顯看起來更高級,而幾乎所有按鈕觸感都非常好,車門面板和門把手的選材也顯得更加扎實,雖然不配備后排出風口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但我覺得考慮到這款車高達18.73萬元的標價,竟然不提供GPS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不過即使如此,時尚感和質量并重的內飾肯定還是會讓它獲得不少人的青睞。畢竟質量從來都是這類消費者非常看中的東西。
該開著他們出去溜一溜彎了,雖然增加尺寸的做法肯定會影響這幾款車的操控靈活性,但他們本來就不是以駕駛樂趣見長的兩廂掀背跑車,所以我們想知道的只是哪臺車開起來最得心應手,而哪臺車又最平穩舒適。
408給人感覺就是它并不擅長跑得很快,雖然在拼命催逼之下,它也能提供不錯的過彎速度,但方向盤反應有點遲鈍,偏長的軸距也影響了通過急彎時的靈活性,尤其在那些回頭彎里,稍一放肆前輪就會發出投訴的叫聲,緊接著就是不加掩飾的轉向不足。在加速過程中,147馬力的2.0升發動機提供了不錯的中段扭矩,不過最好還是不要用大起大落的駕駛方式去考驗那臺不算聰明,響應也有點遲緩的4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尤其是在我們所測試的山路上,為了不讓變速器反反復復地做無用功,索性用手動模式將檔位固定在3檔上倒是一個省力的方式,反正它所能對應的速度已經符合了大部分路面條件所能承受的負荷極限。
軒逸給人的感覺要比408輕快一些,不過這也許和它采用了更窄的輪胎有關系,從本質上來講它就是一臺駕駛平穩,操縱簡單,但也談不上有什么樂趣的日系家庭車。駕駛它的秘訣就是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永遠不要去和別人較勁,要不然的話你很快就會陷入慌亂,甚至必須面臨那種足以讓你手足失措的嚴重轉向不足。不過軒逸的吸震表現的確要比408優秀一點,后者在一些水泥路面上感覺有點僵硬,懸架過濾細碎震動的能力絕對有待加強。
毫無疑問,英朗在動力上肯定占有絕對優勢,1.6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可不是兩臺2.0的自然吸氣機器能夠比擬的,所以也只有開著英朗我才能感覺到把車子扔進彎里,然后再把它拽出來的感覺,而在其他兩臺車上,整個過彎過程幾乎都是在等待降檔前的默默滑行中度過的。不過英朗倒真不是徒有蠻力,它的底盤的確要比其他兩臺車有才干,它能更好地抑制轉向不足,如果你對線路出現了嚴重誤判,轉向不足還是會無情的出現,但至少不會像軒逸那樣每每把你驚出一身冷汗。雖然在操控性上高出那么一截,但英朗的吸震表現同樣也是最佳的,底盤噪音也控制得比兩個對手要強。
說實話,除了后排空間這一個環節以外,英朗在其他各方面的表現都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但前提是它的價格也要比兩個對手貴上一大截。我們所測試的這款408屬于全系列里最頂級的配置,它的標價不過15.59萬元,而軒逸的價格大致只比它貴了5千元。相比處于這一價格區間的其他對手,他們的賣點很清晰——齊全的配置,合理的動力以及更大的空間。加大的后排無疑就是他們的殺手锏。相比之下,英朗GT無疑更注重品質以及駕控性能,另外它還擁有包括氙氣大燈、主動預警式安全帶等一系列高端安全配置,再加上強大的動力機構,這讓它可以在更長遠的時間里立于不敗之地。(文章來源:名車志)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經銷商報價:
- 11.77-16.97萬
- 官方指導價:
- 11.77-16.97萬
- 分 期 購 車:
- 暢享超低利息>>
- 獲取底價 試駕 置換 貸款購車
鏍囪嚧鏂拌濺錛?/span> 鏍囪嚧408X 鏍囪嚧5008 鏍囪嚧4008
鏍囪嚧鐑棬杞﹀瀷錛?/span> 鏍囪嚧408 2020嬈?360THP 鍗佸懆騫磋川鑷葷増 鏍囪嚧408 2022嬈?360THP 榪涘彇鐗?/a> 鏍囪嚧408 2022嬈?360THP 榪藉厜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