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接近家用車 場地試駕福田拓陸者E7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某程度上,國內的皮卡消費市場與美國、中東等海外皮卡市場其實是處于兩個平行宇宙當中,由于政策、用車環境等多重原因,國內與海外的皮卡消費群體其實不盡相同。中國的皮卡消費者主要有兩個陣營:一是以運貨需求為主的商用派;二是以專業越野需求為主的高端派。把皮卡作為日常家用車的“乘用派”人數少之又少,缺少產品力匹配的車型是一個主要原因。恰巧,剛在3月15日上市的拓陸者E7打的就是“乘用化”市場,新車到底有沒有實力打動“乘用派”?簡單場地試駕后便能略知一二。
拓陸者E7在上市前未曾對外透露出關于新車的任何信息,筆者也是到了發布會現場才得以看見“廬山真面目”,神秘感十足。新車變化最明顯的是前臉,不僅采用了力量感更強的橫幅式格柵,還未格柵造型進行了金色涂裝,下格柵更采用了連通式設計,且左右兩端的LED日行燈代替了傳統的霧燈。單看前臉,其實與常見的SUV無異,相對常見的商用皮卡,多出了一份精致感。
小結:關于拓陸者E7的外觀,有兩點是值得特意說的,一是深耕皮卡市場多年的福田汽車,他們很清楚中國的皮卡用戶需要什么東西,原車配備貨架、貨箱防銹涂層、倒車雷達、倒車影像、輕越野輪胎等等,車主到手后立馬可以用原廠車應對各種載貨、輕越野需求,不用再費心加裝各種配置。另一方面,從拓陸者E7身上能看到中國皮卡正在由商用化往乘用化過渡的痕跡,外觀中融入了更多時尚的元素,即使作為日常家用車出行,也不至于太違和。
內飾方面,整體布局雖然與拓陸者E5系列、S系列的車型大同小異,但是在細節用料、多媒體功能方面已經與日常的家用車差別不大。譬如搪塑的中控臺面料、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等等,配合略高的坐姿,其實在車內感覺更像一輛SUV。
儲物空間方面,除了常見的手套箱、方向盤左側儲物格等常規儲物空間以外,全車在前后排均設置了多個儲物格,方便駕乘人員放置隨身物品。
小結:拓陸者E7的內飾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都已經向家用車看齊,甚至優于部分家轎,包括做工用料、多媒體系統、儲物空間等方面都做到與家轎齊平。美中不足的是后排乘坐體驗,受限于皮卡的車身結構,后排無論是腿部空間,還是略低的坐墊高度,都對后排的舒適性造成一定影響,但這也是同級別皮卡普遍存在的問題。
本次試駕的車型搭載了來自康明斯的2.8T柴油發動機,傳動系統方面則匹配了6AT。雖然拓陸者E5車上同樣搭載了2.8T的柴油發動機,但是兩者在動力性能方面區別卻大不同。根據官方信息,拓陸者E7的2.8T柴油發動機能輸出130kW(177PS)的最大功率,比拓陸者E5上功率——85kW(116PS)要強不少。略可惜的是,福田方面暫時未公布新車的峰值扭矩信息。
本次試駕過程設置的較為簡單,試駕場地為福田汽車佛山工廠內的一個試車場,能體驗直線加速、急剎車、8字型過彎、顛簸路段駕駛等項目,并不能對拓陸者E7 2.8T進行全面的體驗,但筆者盡量把體驗到的駕駛特傳遞給大家。
該車上手后有兩個感覺十分明顯,一是方向盤偏重,留有一定的虛位,相對電子助力方向盤需要花更大的勁,畢竟該車的方向盤仍為液壓助力;另外一點就是剎車踏板的虛位比較大,需要踩到2/3行程的位置才會有明顯的剎車力。
第一個體驗項目是直線加速,靜止狀態下直接把油門踩到底之后,動力不會立刻輸出,大概過2秒之后,轉速超過2000以后,隨著渦輪的介入,推背感會隨之涌現,從靜止開始,大概需要190m的距離,該車即可加速到時速100km。就柴油發動機皮卡而言,拓陸者E7的絕對加速性能頗強,全力加速推背感也十分明顯,但變速箱響應不快且渦輪遲滯現象讓該車的提速體驗不能做到動力隨傳隨到,略微有點美中不足。
直線加速后隨之而來的便是急剎車體驗,前文提到該車的剎車虛位較大,所以在急剎車項目當中筆者沒有猶豫,直接一腳剎車到底。所幸的是,該車的四輪碟剎在全力剎車時能夠迅速輸出制動力,給到筆者足夠的信心控制車輛。但這樣的剎車踏板設定,在日常駕駛中不利于平順、舒適的進行減速,需要駕駛員花一定的學習成本。
在8字型彎區域,活動方的出發點是讓試駕人員體驗車輛的操控性,但由于場地空間有限,為安全考慮也沒有在該區域高速行駛。能夠感受到的是,該車的底盤過彎是有一定的側傾,畢竟車身高度擺在眼前,但由于底盤的前段質感是比較緊致的,所以中低速下過彎時駕駛員的信心很充足。另外,該車和多數商用車一樣,方向盤轉向的圈數比較大,過同樣的彎,需要比平時的家用轎車多打半圈,但稍作適應后便影響不大。
場地試駕的最后一段,是復雜路況的試駕,包括波浪形路面、連續減速帶、碎石路、搓板路燈多種路面體驗。得益于220mm的最低離地間隙,通過波浪路面時不用擔心底盤的磕碰,該車采用了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后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的底盤結構,有點是抗扭曲、承重性能較強。在波浪路面中能夠輕松維持直線行駛,不需要對方向盤進行過多調整。
隨后的連續減速帶、碎石路和搓板路中,能體驗到該車對連續顛簸的處理并不算十分干脆,隨著碾壓的減速帶越多,車身的上下振動會越來越頻密、明顯,車內舒適性明顯降低。這也是該車底盤結構特性所致,前后橋的振動頻率差距較大,以至于車內乘客能明顯感受到高頻、較強的車身振動,乘坐體驗欠佳。
但該車的底盤也不是乏善可陳,在不太頻密的細碎顛簸中,底盤姿態十分干脆,不會有多余的上下振動,特別是隨著速度提升,這些細碎震動會顯得更輕微。
前面沒有多提及該車的變速箱,實際上在整個場地試駕過程中,給這套6AT變速箱發揮的空間并不大,直到場地試駕結束,筆者把車挪動到停車場的時候,才對該車的變速箱有一個初步的低速行駛體驗。以時速20km左右行駛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這套6AT的傳動依然稍欠細膩,低擋位的轉換期間會有一定的拉扯感。
小結:整圈試駕下來,拓陸者E7 2.8T 6AT車型在動態方面的優點和缺點都較為明顯,優點是動力儲備十分充足、底盤在非連續顛簸的路段有較好的濾震表現;缺點則是面對連續顛簸路段時,底盤的波動仍然不夠得體,同時變速箱在低速工況下邏輯仍然不夠聰明。但筆者是以試駕家用車的標準來進行點評,倘若你僅僅把拓陸者E7看作一款商用皮卡或者越野皮卡,這些缺點可能又會不那么明顯。
拓陸者E7在外形設計、內飾配置、動力性能等多個方面其實都已經十分接近一輛家用SUV。盡管皮卡乘用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們也不能忽略拓陸者E7的本質還是一輛皮卡,它在載人以外要兼顧載重、兼顧一定的越野性能,所以在部分細節上仍顯得有點“粗糙”。但不能否認,拓陸者E7這款皮卡還是在它往乘用化靠攏的努力上給筆者帶來了一些驚喜,不失為一款上進的中國皮卡。(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杜炬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