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豐田味道 測試亞洲龍雙擎旗艦版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亞洲龍可以說是2019年以來的一個話題車型,從一汽豐田自家產品規劃來看,有繼承皇冠成為新一代旗艦的重任;從兄弟車企廣汽豐田的角度,這是與凱美瑞打南北車型戰略的一臺車;再上到更高車型定位的雷克薩斯,亞洲龍更是與雷克薩斯ES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是這么一臺集眾多熱點話題于一身的亞洲龍,我們拋開情懷看產品力,真實表現如何,往下看,我們為您帶來亞洲龍雙擎的深度體驗報告。
我們拿到的這臺試駕車是豐田亞洲龍雙擎2.5L 旗艦版,也就是混動頂配。從此次亞洲龍推出的幾款車型來看,混動版是首推車型,優先級甚至高于傳統動力版本,這在其他任何一個品牌上都見不到的,只有豐田有這個技術信心。除了傳統的2.5L混合動力以及2.5L燃油版,未來有可能推出2.0L的入門版車型,那時候起售價將進一步下探。說回今天的試駕車,它搭載了2.5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的組合,綜合功率達到218馬力,整體熱效率高達41%(量產車中最高),與之匹配的是一臺E-CVT變速箱。
![]() |
亞洲龍雙擎車系頻道 | 參配 | 圖片 | 點評 | 論壇 | 經銷商 商家報價:22.68~28.98萬更多優惠信息>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亞洲龍雙擎搭載的這套2.5L+ECVT的混合動力系統,將其稱為“黃金動力組合”也不為過,高效率低油耗、平順性高、可靠性強、動力響應迅速,評價一套動力總成,無外乎就是這幾個方面,而豐田的這套混動系統在這些方面都有較好的兼顧。實際體驗下來,暢順貫穿在整個駕駛過程當中,將豐田的家用屬性詮釋地非常到位。
亞洲龍的懸架設定偏軟,延續了亞洲龍前幾代車型的舒適基因,在經過一些大的起伏路面時,懸掛表現比較淡定,沒有多余的余震,而面對細碎震動,又能較好地過濾掉,豪華質感有較好地營造。買這臺車最大地用途就是家用,舒適感與駕駛穩定性在這臺車上有很好的兼顧。
隔音降噪水平整體表現不錯,路噪和風噪有較好的隔絕,和凱美瑞基本在同一個層次上,但相比雷克薩斯ES的那種靜謐感,還是存在差距的。
轉向能給到駕駛者較豐富的路感,入彎很積極,并不像開著一臺接近5米的大車。駕駛坐姿偏高,人車溝通感可能因此缺乏,但保證了駕駛視野,從家用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設定很到位,畢竟亞洲龍本身就是一臺家用定位的車。
在測試這一部分,我們將對豐田亞洲龍雙擎的加速、剎車、噪音以及車身工藝進行客觀測試與主觀評價,來考驗這臺車各方面是否足夠均衡。
因為是混動車型,起步不需要憋轉速也能獲得非常不錯的加速響應,但是在測試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測加速前我們剛從高速下來,可能是發動機或者電池的溫度較高,嘗試了幾次加速,都在9.5秒往上,并且是每次加速都比前一次加速時間長,最長的一次達到10.5秒。而8.74秒的加速時間,是在我們將車輛熄火放置半個小時后測得的。
全力剎車時,點頭現象比較明顯,這也是由于它的懸架調校偏軟的原因。但剎車腳感不錯,這在混動車型里很難得,最終測試成績38.98米,比較優秀。
因為低速行駛完全依靠電動機驅動,“怠速”時,發動機基本不啟動,這時候車內非常安靜。跑起來之后噪音比較明顯,但從60km/h到120km/h噪音的差別都不大。
我們拿到的這臺試駕車行駛里程接近3000公里,異味已經很輕微了。但我們前幾天在豐田4S店遇到的一臺未上牌行駛的展車,異味還是非常明顯的,因為我們當時手上沒有專門的儀器,再加上測試氣體成分流程比較專業繁瑣,我們這里沒辦法將其量化,只能進行主觀的評價,對異味很在意的消費者,可以去4S店感受一下。
作為一汽豐田的旗艦車型,我們一直對它的制造工藝有較高的預期,而之前的皇冠確實給到了我們旗艦車型的體驗。但價格降到20萬出頭的亞洲龍,在制造工藝上是否仍能稱得上旗艦,我們是非常好奇的。我們挑選了比較直觀的車身鈑金件縫隙,縫隙的大小均勻與否,很能體現一臺車的制造工藝水準。
油漆厚度也是一臺車制造工藝的體現,測試下來,亞洲龍整體車漆都比較均勻,但相比同平臺的雷克薩斯ES,油漆厚度還是薄了一些。一分錢一分貨,無可厚非,但把亞洲龍理解成換標ES,還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因為條件有限,我們只找到了一個網狀地面的停車樓,可以簡單看看亞洲龍雙擎的底盤,后期我們也將為您帶來詳細的底盤解析,這次只是先粗略地了解一下。通過底盤可以發現,無論是從整體還是細節,和凱美瑞都非常相似,畢竟兩臺車都出自TNGA架構。
在測試中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就是車喇叭的聲音,是那種很普通的“滴滴”聲,與大氣的車身外觀非常不符。在編輯小時候,親戚家有過一臺第九代皇冠,喇叭聲音是那種非常獨特的“班班”聲,遠遠一聽就知道是一臺皇冠,喇叭聲占據了小編對那臺皇冠記憶的很大一部分。既然現在亞洲龍自稱為一汽豐田旗艦,那有理由提出更高的要求,換一個更好聽的喇叭,其實增加不了太多的成本,但消費者的體驗會立馬提升。拍了一個小視頻可以點開聽一下。
亞洲龍已經上市一段時間,關注這臺車的網友應該都對這個外觀非常熟悉了,在小編眼中,亞洲龍最吸引我的除了它的混動動力系統,再有就是這個大氣的外觀,我也不再進行常規的解析(常規解析可以翻看之前的實拍文章),這次只是挑一些外觀亮點再進行補充說明。
小編發現一個汽車慣用的設計手法,大面積垂直地面的進氣格柵特別能給人氣勢感,豐田埃爾法就是這樣,然后勞斯萊斯也是這樣的。今天測試的亞洲龍,雖說沒上到百萬級的價位,但這個前臉氣勢一點也不弱。
相信有很多網友是喜歡海外版亞洲龍的那個運動版格柵,但此次一豐確實沒有引進這個版本,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再往后等一年,在之前的亞洲龍媒體溝通會上,有透露下一年款可能會引進運動版前臉的亞洲龍。但如果你等不及的話,也可以考慮第三方后市場更換,價格大概在1500元左右。小編之前已經在大街上見過換裝該前臉的車型,效果還不錯。
內飾的一些用料,還有進步的空間,比如中控臺檔把位置的硬塑料板,這是前排駕乘人員經常能觸碰到的地方,這塊材質可以再講究一點。
海外版亞洲龍并沒有采用全景天窗,國產亞洲龍上的全景天窗應該是重新設計的。為了營造運動的車身姿態,車身高度本身就比較低,為了不侵占車頂乘員的頭部空間,天窗設計為向外開啟的機構,打開面積不大,這塊全景天窗的體驗整體偏差。小編倒覺得如果將這塊全景天窗換成全景天幕,效果會更好,空間以及開陽感都解決了。
總結:與這臺亞洲龍雙擎近一周的時間相處體驗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臺車在家用方面的親和力,處處透露出豐田熟悉的味道。同時亞洲龍采用更加偏向舒適的懸掛調教,相信能適應更多喜歡這臺車的目標消費人群,畢竟誰會買這樣一臺接近5米的大車去強調操控呢。另外,在結尾處也借此機會談一談與凱美瑞雙擎、雷克薩斯ES300h這兩臺車的對比,在之前,小編與這兩臺車都有過較長時間的相處,給這三臺車主觀評分的話,雷克薩斯ES300h可以給90分,凱美瑞雙擎可以給到80分,那亞洲龍雙擎應該在82分這個層次,相比凱美瑞雙擎在底盤調校上更適合家用,但行駛品質、做工用料與凱美瑞雙擎拉不開太大差距,而雷克薩斯ES300h各方面都有更好的兼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冷博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