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最重要 測試廣汽新能源埃安V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近幾年,純電動車層出不窮,國內外不少的廠商都趁著這個所謂的“新能源”勢頭,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純電動車型。但說實話,目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甚至不少是渾水摸魚之作,想要找到一款好車實乃不易之事,而今日測評的這款廣汽新能源埃安V,就是一款既具備科技也不失實用性的市場靚貨,那它到底有哪些迷人的地方呢?
備注:本次測試的車型為埃安V的頂配版本,它的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為600km,并且裝配了ADiGO自動駕駛系統、一鍵遙控泊車套裝以及5G先鋒套裝等等。
剛提到這款車的時候,筆者就被它外觀那醒目又精神的配色所吸引了,這個官方稱之為“夜鶯黃”的配色屬實吸睛,先不說停車之時總會有路過的吃瓜群眾投以好奇的眼光,就是在紅綠燈等燈位之時,都能隱約感受到周圍車主的目光。
埃安V本身就有著獨特而先鋒的外觀造型,現在再搭配上如此與別不同的外觀配色,簡直是“整條街最靚的仔”,想要低調都挺難的。不怕得罪地說一句,像該車這樣的外觀顏色搭配,就非常適合那些外表看上去一表正經但內里卻悶騷得飛起的消費者。
對于一款純電動車型,筆者更在意的是它們開起來是否能做到足夠的自然,畢竟不論是早前還是現在,有很多廠商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它們的動力和制動力輸出就比較突兀,從而致使駕乘人員出現了暈眩感,但隨著純電動車的發展和廠商工程師調校經驗的精進,現在新出的純電動車已經成熟很多了,而廣汽新能源作為自主品牌中的大廠,它的造車經驗自然不容小覷,而這款出自它手的埃安V無疑就是一款“自然且正常的車”,它的駕駛感覺很貼近那些純汽油車,先前筆者曾經試駕過的埃安S也同樣如是,這無疑對大眾消費者更加友好。
在方向盤手感的建立特性上,埃安V的手感呈現出更家用的風格,方向盤低速的時候十分輕盈,這讓我們在低速移車、倒車入庫時都很方便,會有隨速隨角度增益的特性,主觀上整體增益的幅度偏小,高速時的方向盤手感依然會稍稍偏輕一點。與此同時,方向盤的阻尼和回正力矩都會偏小,但是車輛的轉向是比較靈敏的,方向盤的虛位很小,這為我們在過彎、掉頭以及變道的時候都更有信心。
可以感受到,埃安V的方向盤手感是為了更好地照顧那些立足于家用的消費者們,也很符合該車型設計和定位的出發點。即便該車的方向盤有一定的“電子味”,但考慮到該車的定位以及它的目標消費人群,這樣的風格表現亦算是在情理之中。
埃安V的底盤表現可以給較好的評價,懸掛對小振動的過濾比較干脆,能起到很好的振動緩沖效果,即便是經過連續不平帶有小坑小洼的路面,該車的懸掛也不會出現收不住的情況,前后橋也保持了較好的一致,稍稍有點小遺憾的就是懸掛的初段會有一定的緊繃感,所以有時候車廂內會有能明顯感知到的細碎振動,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你也可以將其理解成路感反饋的一種。
在經過較大的坑洼或者減速帶之時,埃安V的懸掛也能起到優秀的振動緩沖功能,懸掛彈簧的釋放和回彈都具有一致性,同樣不會出現懸掛彈簧收不住的情況,與此同時,整體的前后橋也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所以懸掛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韌中偏軟的懸掛為這款車帶來了較好的舒適性,但舒適的它并不會一味地把懸掛調校得太軟,從而導致車身出現晃悠的情況,就是俗話說的“開船感”。
捎帶提一句,這臺埃安V畢竟是款純電動車型,所以在經過大坑大洼的時候,不妨減速慢行,以防止放置在底盤上的電池遭到磕碰。防止磕底,是目前所有純電動車應該注意的點。
埃安V采用GEP2.0全鋁純電專屬平臺打造,適才已經說過這款車的懸掛有著較好的濾振表現,但它的底盤實力還遠不止于此。整個底盤絲毫沒有松散的感覺,占有較大體積和重量的電池組被設置在底盤的下方,所以該車的重心是比較低的,這無疑為該車的行駛穩定性帶來了增益效果,同時得益于懸掛優秀的調校,所以這款車即便是以較高的速度過彎,它的車身姿態也非常穩健,此后的繞樁測試中它的底盤素質也表現出較高的水準。
由于這款是軸距達到了2830mm的車輛,所以想要它的車尾跟隨性達到多么恐怖的表現似乎是不現實的,但好消息在于這是一款短前后懸的車輛,雖然它的軸距很大,但它的車長卻并不是很長,這無疑要得益于它純電動SUV的身份(純電動車相比起燃油車型,少了很多機械部件,這當然讓它的空間布局具有更高的靈活性,特別這是臺SUV車型)和超高空間利用率的設計。
實際上,這款車的車尾跟隨性依然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在變道、過彎之時也無需等待太久,車尾就會跟上你的駕駛節奏,所以并不會給你一種車尾拖沓的感受。配合上頗為精準的轉向感受和較小的轉彎半徑,這款埃安V在日常駕駛之時也能給予你不少的信心。
但不得不承認,這款車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大車感”的,這很大程度上因為車寬和前排駕乘人員距離前擋風玻璃較遠的緣故,但由于該試駕車型配備齊全,它身上的那些探頭雷達和全景影像的配置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從而能很大程度上減少這種“大車感”帶來的憂慮。
這款埃安V全系為前置前驅的驅動形式,都搭載了最大功率為135kW、峰值扭矩為350N·m的電動機,油門。。哦不,電門的響應速度迅速,基本上屬于隨踩隨有的地步,該車分為三種駕駛模式(ECO、NORMAL以及SPORT這三種),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電門踏板的響應速度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只不過是在ECO模式下會慵懶些許而SPORT模式下會更加敏感的常規情況,整體依然保持在隨踩隨有的狀態。
眾所周知,純電動車的動力輸出特性是非常迅猛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可以在一開始便完全釋放出來,但也由于這個原因,很多的純電動車型在動力輸出的方面給到人一種很突兀的感覺,但這款車就不會。
埃安V的絕對動力是足夠的,但它的輸出給人一種協調而線性的感覺,完全不會在初段就全部展開,從而讓你的駕乘感受更趨向于自然,在SPORT模式下雖然動力的輸出更加暴躁,但依然秉持了不錯的線性輸出特性,既沒有不適感,反而是強力的動力帶來了推背感,從而多出了不少的玩味,或者這就是那些純電動車的買家們想要的樂趣吧。
剎車的表現有種日系車的調校味道,踏板的腳感偏軟,但其實制動力是足夠的,剎車的信心足夠,也不會有剎不住的錯覺,并且制動力的出現不會過于突兀,能量回收的設計也比較自然,所以不用擔心在日常駕駛的時候會出現拖拽感。
本章小結:在駕駛體驗環節上,這款車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它的駕駛感受很接近純燃油車型,也相比起以前的埃安車型更加成熟,這種成熟表現在它的轉向手感、底盤質感、動力輸出特性以及剎車腳感之上,但仍有可進步的地方,比如說懸掛的初段不妨調校得再韌一點以及底盤再“厚重”一點等等,但不得不承認,假如你是位立足家用但又不想犧牲自己駕駛舒適性的買家,那么這款車會非常適合你。
關閉空調和電子限滑系統,由于是前置前驅的驅動形式,在蓄力后加速的開步瞬間,該車的前輪有較為明顯的打滑現象,所以需要巧妙地拿捏輪胎的抓地力特性才能很好地發揮該車的加速實力,最終這款車取得了8.08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
這款車的加速成績雖然不像某些印象中的純電動車那么暴躁或者直接,但它的加速成績是足以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了(尤其是0-60km/h的加速),最起碼在市區中的駕駛,這款車可以讓我們做到足夠的從容。
在百公里制動測試方面,這款埃安V會有一定的點頭現象,但現象還不算明顯,實測車型配備了Continental馬牌輪胎中的UltraContac UC6 SUV系列,所以輪胎的素質還是值得肯定的,最終實測車型取得了41.47米的百公里制動成績,考慮到這款車的車重以及車身尺寸,這樣的表現已經可以了。
由于這是款純電動車型,所以它的隔音靜謐性無疑會相比起其他汽油車型會更加好,尤其是靜止或者俗話說的“怠速階段”,當然這種優勢也會在中高速的階段上得以延續,畢竟少了發動機的存在,就少了很多的噪音,最終這款埃安V也取得了相對喜人的隔音成績。
對于純電動車的能耗測試,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那就是它的續航或者說是電量消耗程度在低速或者高速路段是截然不同的,簡而言之就是市區中走走停停+環城快速路,純電動車的續航是非常堅挺的,但在高速路段疾馳的話,純電動車的能量就下滑得非常非常快了,所以我們本次的電耗測試將分成城市工況和高速工況兩種,以求帶來更佳的參考性。
車輛設置參數:空調設定在23°(2擋風)、關閉座椅通風/加熱功能、車輛切換至ECO駕駛模式、小計里程等行駛信息重置清零、每次進行測試前都將車輛充滿電(實測車型滿電的續航里程為600km)。
本次城市工況中的行駛路段涉及市區擁堵路面、環城高速以及國/鄉道等等,整個路程的設計務求綜合,以盡可能模仿大部分買家的用車情況。本次城市工況測試中,我們共開車行駛了109km,行駛時間共3小時44分,這意味著平均時速約為29km/h,儀表盤顯示的電耗為16kWh/100km,剩余電量為80%,剩余續航里程481km。
測試后我們馬上對車輛進行充電,再次將其由80%的電量充滿至100%,最終共充電19.91度,經過簡單的換算可知,該車本次城市工況的電耗約合18kWh/100km。
由于電池組放置在底盤的下方,也因為電池組本身的重量,這款重量接近2噸的純電動車在繞樁測試階段有著較為不錯的成績,姿態穩健,最高可以58~60km/h的時速進行繞樁,原以為這款車在繞樁部分的表現可能會差強人意,沒成想卻給了我們不少的驚喜。
以它這樣的尺寸和身型而言,它的極限算得上是比較高的,當然推頭的情況是有,但還算可控,車輛的循跡性確實良好,假如換上一副再好一點的輪胎,成績肯定會更好。只不過這是一款有著明顯家用風的車輛,原本它的表現已經足夠99%的買家使用了,大家也無需過于極致地追求這款車的操控性。
本章小結:埃安V在測試環節表現出較為綜合的水平,雖然每項的數據都不會相當突出,但整體卻是款很均衡的“水桶車”,沒有過于明顯的短板,并且筆者相信,以這款車的定位來看,它的機械素質往往并不是最為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說它的目標消費人群最為關注的點,它更多的亮點還應集中在它的實用性和科技性之上,所以在性能部分,只要能做到不偏科、好好地滿足日常使用即可。
這款車不僅有著極其先鋒與科幻的造型設計,它的內在也同樣如是,整套車機系統給人一種很強的科技感與未來感,其宣傳的5G+L3自動駕駛概念更是從一開始就吸引了不少的年輕消費者去關注它,純電動車+高智能化的組合讓這款車深踩時代的節奏,到底它的科技表現如何,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這塊雙12.3英寸屏全液晶組合無疑是最引人矚目的,其儀表盤有四種顯示模式可供切換(按多功能方向盤上的“VIEW”鍵即可切換,相當便捷),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之下,儀表盤的配色也有所區別(比如ECO和NORMAL模式是藍底,SPORT模式是暗金色),但其中最精彩的莫過于導航顯示和AR實景導航顯示模式這兩種,全數字儀表盤對于這款車來說僅僅是小兒科。
標準的儀表盤導航模式我相信有不少人已經見過了,早幾年前奧迪的車型上就有這樣子的操作:中控屏幕的導航地圖直接聯動至儀表盤之上,這款車就是如此,你不僅可以在中控屏幕上設置地圖或導航,你也可以選擇“投射”至儀表盤之上,達成雙屏導航的聯動。
由于這兩塊屏幕的尺寸都非常大,所以整個觀感體驗是非常直觀且有視覺沖擊力的,這是那些用手機支架搭手機來導航的做法所完全比不上的,尤其是這款車出廠就自帶高德地圖車機版,它不但有聯網的在線地圖,也有離線地圖,所以去到訊號稍差一點的地方也不用擔心地圖的實用性,與其擔心這個,倒不如擔心在訊號不好的地方如何充電吧。
至于AR實景導航,筆者相信對于絕大部分的用戶來說都是超級新鮮的玩意兒,其實它可以看做是上述數字導航的現實增強版,車身外側的攝像頭會將拍攝的影像投射至儀表盤之上,然后投射的影像會出現相關的導航路線與導航標識,從而讓駕駛者更直觀地了解到路面和導航的情況,科技氛圍相當濃郁。
對于這些AR實景導航,目前筆者呈保留的意見,問題在于假如沒有HUD抬頭顯示系統的話,我依然需要將目光時不時望向儀表盤之上,但眼球已經從前方直接獲取了現實的路況信息,而后現在又需要在儀表盤上觀看AR實景,假如再加上中控屏幕顯示的地圖信息和車內導航的音效,整體接收的視覺+聽覺信息未免也太多了一點,反而有時候會亂起來。(當然,這也可能是筆者使用的操作不當或者是姿勢不對,才沒有發揮該系統真正實力。)
當然,這只不過是筆者這位“老舊燃油車”車主的一種淺薄見解,新時代的買家或者就很喜歡這些科技配置了,筆者也相信,隨著系統的升級,未來這套AR實景導航系統將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其余還有一個儀表盤界面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下圖的這個簡約界面,除了顯示時速等關鍵信息之外,中央位置還有我方小車的醒目標識,駕駛它行駛在路面之時,車輛會監測周邊的車輛、行人以及騎摩托/踩單車的人等等(識別率還是可以的),并顯示在屏幕中的相應位置,其中車輛的顯示也分為小車和貨車等,筆者認為當你使用車道保持、方向盤橫向輔助或者自適應巡航等功能時,這個體驗效果會更佳。
在儀表盤的前方設有一個黑色配件,這就是人臉識別模塊,目前已知的就是它可以監測駕駛員在駕駛之時是否會分心,假如監測到駕駛員分心了,那么車輛就會有相應的語音提醒,儀表盤上也會有出現相應的提示。
中控屏幕是非常值得好評的,首先是它的尺寸大、像素足夠高清,這就讓人獲得了不錯的第一觀感;其次就是系統的UI設計優秀且響應速度較快,起碼在筆者使用的這幾天之中沒有出現過卡頓的情況;第三就是整個系統都比較簡潔,較為常用的功能都已經設置在醒目的位置之上,所以用起來比較順手的,你大可以理解它就是一塊平板電腦,不同的是,它跟儀表盤和多功能方向盤等都有所聯動。假如你是熟悉智能設備的新一代人群,那么這套車機系統你很快就能上手。
由于筆者并非真實車主,所以暫未能解鎖本車的所有功能,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手機APP方面未能真正地綁定車輛,而該車的一大賣點就是它的APP功能,比如自動泊車和監測車輛等功能,所以本次評測中未能盡致地體驗到該車在智能化方面的魅力,實屬抱歉的同時也敬請各位看客留意。
倘若你是位埃安V的真實車主,那你只要注冊了帳號并進行了認證,那么你除了能在手機APP上進行一系列的操作之外,更能享受終身免費流量的政策,當這塊中控屏幕擁有了流量功能,就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除了包括剛才提及的在線地圖、AR實景導航等還可享受QQ音樂(想要聽更多的歌還是要充值綠鉆,暢享所有音樂版權并不是隨車附送的)、喜馬拉雅FM等APP的服務,更重要的是語音助手的功能得以增強,你可以說“我想聽XX的歌”或者“我想聽XXX”甚至是“附近有什么可以吃的”等等指令,語音助手都有聯動系統,通過聯網的方式來獲取更多元的體驗,假如沒有流量的支持,很多智能設定都會大打折扣。
當然,這個語音助手還能實現不少的功能,比如當你說出“我覺得熱/冷了”,那么它收到語音后就會幫你調節空調,你也可以通過它來說出打開/關閉車窗或者天窗的指令等等,語音的識別率和易用性都非常高。此外,你除了可以按下方向盤上的語音助手按鍵來呼出語音助手之外,你還能說“你好,北鼻。”,那么這個系統的語音助手也會隨之出現,你也可以自定義喚醒詞來喚醒該車的語音助手。
這個高德導航車機版的使用體驗非常良好,使用感受更優于手機端也更與車輛有互動性,除了可以通過語音助手來尋找地方、選擇路線、開始導航以及退出導航之外,你還能在每次關電熄車之后,再次重啟它,它就會問你是否繼續上一次的導航,這種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非常貼心,尤其是對于這么一款純電動車型而言,停車、下車充電、吃飯/休息,乃是常規操作,所以對于喜歡出游的朋友可言,這種可延續上次導航路線/記錄的設計確實能為駕乘人員省下了不少的功夫,想必誰都不想遇見一開始已經在車機地圖上設定了路線之后,一個停車下服務區充電+休息,重新著車就需要重新設置導航路線和找尋沿途的充電站的情形吧?
對于這個車機系統,筆者認為還有些可以優化或者升級的地方:(1)目前可拓展下載的APP比較少,能下載的APP的功能也比較簡陋,假如后期能夠豐富這個系統的應用商店和提升APP的質量,那么整體的可玩性和科技聯動性就會更強;(2)無線充電功能需要開啟后才能使用,可以支持開關乃是常規操作,但問題在于這款車的無線充電功能是默認關閉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每次重新著車就要重新開啟這個無線充電功能,這無疑增加了用戶的重復操作量,希望后續的系統升級可以對該項功能更好地優化。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這是一款智能純電動車,未來只要OTA一下自然就問題不大了。
除了有著良好的車機系統表現之外,這款配備了ADiGO自動駕駛輔助套裝的埃安V也有著較強輔助駕駛系統,諸如ACC自適應巡航、方向盤橫向輔助系統、DOW開門后方車輛監測系統、FCW前碰撞預警系統、LKA車道保持系統、行人保護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等都有所配備。
其中筆者體驗最深刻的是方向盤橫向輔助系統和它的自適應巡航系統,當我們行駛在高速路段之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用ACC自適應巡航系統能為我們帶來更省心省力的出行感受,埃安V對路面行駛的車輛和標識的線條都有著較高的識別率,搭配上方向盤橫向輔助功能(開啟后,車輛會自動微調方向盤從而讓車輛進行車道保持),這樣就使得我們的長途駕駛非常輕松了,確實讓我這位老舊燃油車的前車主感受到來自科技的魅力。
當然,這些智能系統也有不少可以優化的地方,比如雷達探頭的敏感程度可以再酌量減輕一點、對行駛車輛/摩托車/行人的辨識度再高一點、高速巡航時的車道居中性更自然一些等等,這些畢竟是高新科技,相信隨著測試樣本的增加以及造車經驗的成熟,這些點都可以通過OTA來改善。
在此也要提醒各位一句,目前所有,請注意是“所有”車輛都無法做到絕對的自動駕駛,路面的情況變化多端,請時刻握緊你的方向盤。
本章小結:智能科技是這款車的一大賣點,而我剛才所介紹的不過是這款車的一半功力甚至還未到,假如你是位真正的車主并已經注冊綁定車輛,那么你將成功解鎖這款車的所有,尤其是手機APP的功能,但就是它還未是完全體的情況下,便已經給了筆者較大的科技震撼力,其純電動車的身份搭配上這些智能科技,相信能非常好地吸引現時的年輕消費者。
在測評的時候,筆者曾說過這是一款實力很均衡的車型,所以其實它除了性能和智能科技之外,這款車還有不少的亮點。
同時,前大燈的設計也非常出彩,它采用了獨特的分體式設計,官方稱之為“光爪電眼”分體式LED大燈。雖然在它之前也曾有某些車的前大燈采用了分體式的設計,但很多情況下都算不上好看,頂多算是個性罷了,但這款埃安V的前大燈看上去起碼會順眼不少。
側面采用了懸浮式車頂的設計,為該車賦予更多的動感氣息,這是很早前就開始流行的設計元素。一條鍍鉻裝飾條由前大燈一路延伸至C柱的位置,為側面造型起到勾邊引線的效果,從而帶來點綴、豐富側面設計細節。
值得一體的是,這款車帶有外后視鏡鎖車自動折疊和門把手自動隱納功能,配合上無鑰匙進入功能,我們只需要帶著鑰匙便能自由進出,自動收折/展開的外后視鏡和自動隱納的門把手還是能給我們帶來不錯的儀式感的。
車尾部分的造型則略顯飽滿,呈現出別樣的風味,“寰宇刀鋒”的后尾燈造型修長銳利,其尾端更延伸出一黑色裝飾件與后車門把手相連接,稍稍加強了側面設計的溝通感。稍微有點可惜的是該車并沒有采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后尾燈設計,從而讓尾部的留白多了點。
內飾設計延續了家族化的風格,相比起激進的外觀造型明顯收斂了很多,所以呈現出更多的是家用風和科技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那雙12.3英寸的大聯屏設計,這在上文之中已有介紹。
空調的交互為觸控式,按下之后會有類似“電話撥號”的音效反饋,你也能點擊中控屏幕上兩側的空調按鍵來進入空調界面,屆時可控制的項目會更多。
該車中控臺部分采用了斷開式的設計,顯得與眾不同,前端略微向上翹起,可以很好地承托你的右手,簡而言之就是該部分的人機工程設計還不錯。前段設有一無線充電區域,面積較大,底部也有防滑的設計,當然你用來放些雜物也是沒有問題的。
其下方設有一個超大的儲物空間,大到即便是一款相機都可以放得下,足見它的儲物空間有多寬裕,該位置還設有USB接口和12V電源接口,所以前排乘客的不論是儲物還是充電的需要,基本上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
這款車的軸距達到了2830mm,由于特殊的設計,它的車內空間表現可以用“巴士級”來形容,甚至有點廣汽本田冠道的感覺,尤其是后排乘客的空間,腿部用多少拳來比劃已經不再合適,用一臂來形容則更適合不過,寬裕的前后排空間無疑為車內的駕乘人員帶來更佳的乘坐舒適性,所以這是一款具有極高實用性的新車,也是筆者認為它最能吸引消費者的點。
其實早前筆者已經針對過這款車做了較為詳盡的靜態解析,想了解更多詳情的朋友不妨點擊下方的照片進入鏈接。
埃安V是一款造型動感、內飾有科技感而空間極其實用的車型,高顏值的內外造型設計讓它被更多人所關注和喜愛,在一系列智能配置的加持之下,這款新車更展現出極迷人的一面,很容易吸引那些關注科技的年輕消費者,重點是這款車有著非常寬裕的車內空間,這使得埃安V有了走進大家生活的可能,畢竟很多人買家都以實用性為主。最后就是本文的測試成績和試駕表現,綜合來說,該車接近汽油車的駕駛感受讓大眾買家更容易上手,雖然各項成績算不上出眾,但依然有著均衡而不俗的水平,其實對于家用車而言,面面俱到才是大家最想要的,那么這款廣汽新能源或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徐志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