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同價買寶馬 測試寶馬120iM運動套裝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如果你有15萬,你會選擇本田還是寶馬?這個問題若是五年前問我,我必然會覺得你可能需要治病,但如今,這也是筆者經常在糾結的問題,因為當一臺寶馬的售價和思域相當時,你還覺得“本田大法好”么?
寶馬1系(詢底價|查參配)如今終端售價最低只要15萬起,雖然被詬病前驅和三缸,還經常被人說“沒有寶馬的靈魂”,但這臺三缸的寶馬120i真的有網上說的那么菜么?
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傳統意義中寶馬是什么樣子的。第一,底盤要扎實,懸架要有韌性,極限要高。寶馬1系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懸架,雖然在制造成本以及機械結構上的確是要比三系更低,可是經過寶馬的調校,1系的底盤極限很高,尤其是在高速過彎時有著相當不錯的側向支撐性。
另外,在經過坑洼路面時,懸架對于顛簸的過濾也很到位,表現出了很高的韌性,可以聽到明顯的“砰砰”兩聲,但是車內卻感受不到過于強烈的顛簸,底盤很扎實,只要不每一次過彎都把車逼到極限,車身一直都會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第二,寶馬代表運動,運動型車動力要強,性能要好。如果你想寶馬120i是一臺性能車,那毫無疑問這不可能,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但是這臺寶馬120i搭載的1.5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03kW(140PS),峰值扭矩為220N·m,官方的零百加速時間為9.4秒(我們實測成績會更好),所以它并不慢,但同價位的本田思域1.5T車型零百加速時間為8.5秒,所以這樣看,這臺寶馬120i也并不快。不過寶馬1系還可以選擇零百加速為7.5秒的2.0T四缸版,但換個角度想想,買寶馬1系的人,會追求這些么?
當你把駕駛模式調整到舒適或者是經濟的時候,動力響應時會比較慢,油門踩下后要等兩秒鐘左右動力才會緩緩到來,中段加速還算有力,畢竟最大功率輸出轉速最高達6500轉,后段動力由于排量限制,所以表現也在預料之中,而且在法律允許的速度內,這臺車的動力表現絕對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當你把駕駛模式調整到運動,然后把擋位調整到S擋的時候,味道就不一樣了,首先你會看到轉速馬上上升,然后就會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油門踏板也變得敏感起來,輕輕一觸碰,車頭馬上就有一點上揚的趨勢,這倒是給了筆者不小的驚喜,而最重要的,這臺車的排氣聲音很好聽,雖然是三缸機,但是排氣聽起來,很有味道。
說到三缸機,似乎這是人們對于寶馬1系最糾結的地方,沒錯筆者也很討厭三缸,因為機械結構的問題導致三缸機一定抖,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可消費者日常用車的時候,發動機大多數時間都是藏在機蓋下面的,所以只要是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為三缸,還是要對比價格來看。寶馬120i的三缸機在全新狀態下運轉很穩定,振動的確比四缸機大很多,可是坐進車內幾乎感受不到。
第三,寶馬車操控一定要好。如果說這一點是判斷1系是否為真寶馬的唯一爭論,那毫無以為寶馬1系是一臺真的寶馬。首先寶馬120i的轉向手感非常有質感,阻尼很細膩,每一次轉動你都可以感覺到來自工程師最機械執著的追求,并且如果你開過新三系那虛無縹緲的轉向,你甚至會覺得寶馬1系會更好開一些。
因為車身較小,所以寶馬120i開起來也更加靈活,短車頭帶來的好處就是入彎很精準很敏捷,這一點在繞樁測試中表現的很清楚。而且由于輪胎使用了韓泰的萬途仕S1 evo2系列運動胎,所以四輪的抓地力也有了很好的保證。
第四,寶馬車一定是后驅?這是這部分唯一帶有“?”的判斷標準,因為我們印象里,除了小鋼炮以外,其它運動轎車無一例外是后驅車型,甚至還有一句“沒有后驅,不算豪華”的廣告詞深入人心,可這對于寶馬1系真的公平且正確么?
答案當然是不正確。寶馬從未宣稱自己不生產前驅轎車,而寶馬1系有著出色的操控表現,再加上僅為十幾萬的售價,如果再結合配置,你會發現同級前驅車中沒有一臺車比其更具性價比,如果你問我,那同級后驅車呢?不好意思,同級別沒有后驅車,不管是奔馳A級還是奧迪A3,全都是前驅布局。
第五,寶馬的動力總成必須像B48+ZF8AT一樣的黃金組合。這話沒錯,即便是在B48發動機的匹配上出現了一點點問題,可它依舊是當下最好的動力總成之一,而寶馬120i搭載的1.5T+7速雙離合的動力總成,如果你不是一個對雙離合變速箱非常排斥的人,那大可放心,因為這臺變速箱日常存在感很低,只有在運動模式和S擋時,才會在轉速盡頭故意營造出一點換擋感受來增加運動氛圍,80%的情況下,這臺變速箱表現都很出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