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眼中的韓國汽車
近年以SONATA、ELANTRA為代表的韓國車在國內大熱,新近推出的TUCSON又好評如潮,這不得不讓人對韓國汽車強勁的市場表現產生興趣。要說韓國造車的歷史并不長,但一直以“便宜又大碗”這個殺手锏不斷開創局面,近年韓國汽車又漸漸趨向成熟,質素也不斷地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看來韓國汽車,已與世界接軌,前景可期。
在我看來,雖然韓國汽車正在進步,但韓國汽車目前的造車哲學,抑或總體發展,仍處于一個“淺”的階段,汽車造出來的最終目標還是作為一種載人工具,還未上升到“文化”的層次,即滿足特別的精神需要的層次,正因這樣,很多人對于韓國汽車的評價,就是“實用,但沒個性”。他們離開了以往模仿的階段,有能力接近先進國家的水準,但仍然有待于進一步地發展成熟,他們目前仍只對于制造實用型的汽車有經驗,有些汽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而也正因如此,韓國人若要造起跑車來,則只能造出有跑車的型,內里仍然是房車的魂的Hyundai COUPE。
在我眼里,從沒有哪個國家的汽車最適合用“代步工具”這樣的詞來形容最貼切,看韓國汽車,你總能發現缺少了歷史積淀的那種單薄感,但是,你絕不會看到一部沒有誠意,不認真制作的韓國汽車。
而韓國汽車的某些車型在國內大熱,某種原因上正是韓國汽車恰好適合國內汽車消費的現狀,“不貴又較為體面的代步工具”正是目前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的汽車,韓國汽車總體上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假以時日,則將會成為世界汽車工業中的一股新力量。(嚴紹健
現時的韓國汽車就像韓國手機一樣,令人對韓國的制造業刮目相看。韓國汽車已經走出模仿的階段,但仍缺乏創新,目前仍只在于制造實用型的汽車。
遠艦沒有一炮打響,廠方認為一部分原因在于千里馬與遠艦之間少了一款中間車型作過渡。東風悅達起亞起步產品是千里馬,接著推比千里馬高出兩個級別的遠艦,價格出現懸殊的落差。賽拉圖介乎于千里馬和遠艦之間,加上產品新、配置全,伊蘭特賣得好,賽拉圖就是要沿著伊蘭特成功的方向走。(JAMES)
多年前喜愛的一部電影叫《回到未來》,50年代的教授對來自未來男主角說:“怪不得這東西會壞,原來它是Made in Japan ”,結果男主角的回答讓教授非常驚訝:“不!在未來Made in Japan的質量是最好的。”現在的韓國車的情況就很像70年代的日本車,雖然它的設計平平無奇、也談不上采用了什么領先技術和操控樂趣,甚至就連它的品牌價值還不斷受到別人的猜疑。但韓國車的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的,它令很多人突然醒悟:原來韓國車的質量和實力性都已經不錯了。
誠然,韓國車的質量離歐日對手還是有距離,它的可靠性很大部分是采用成熟的設計和技術,而沒有使用歐日對手那些復雜的高新科技,但憑借著低廉的售價卻很受歡迎。對于購車的家庭來說,一款實用和又富性價比的車,車型又新,維護費用和油耗又不錯,這往往就是吸引他們的地方。(阮錦程)
通過幾乎與全系列韓國車的接觸,對韓國車有了重新的認識,從這兩個品牌的產品便能對其有所了解。
韓國車依然較歐日系車廉價,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個距離明顯在收窄,近年來的改變不止是質量上,品牌知名度也在上升。作為韓國第一大車廠現代,在韓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72%,更在上世紀的1998年成功收購起亞過半的股權,成為起亞最大的股東,兩廠從此進入骨肉相連的兄弟角色。從兩品牌眾多車型看來,韓國車勢力將不斷增大,以現時國際汽車集團的排名,現代集團將和PSA和日產旗鼓相當,如果按現時的銷量在世界范圍內繼續發揚,說不定那一天能擠進五大之列(通用、豐田、福特、大眾和戴姆勒克萊斯勒)。(譚德凱)
韓國汽車有一種藏在骨子里的躁動。這種深藏在汽車工業行業的憂思同時也反映在了他們的產品,汽車身上。韓國車的躁動更直接的反映在汽車的設計上。韓國現代目前已經擁有了相當強大的設計實力,但整體車系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設計思想。由于深受日本車影響,韓國汽車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擺脫日本車以往思路的束縛,但深厚的汽車工業基礎讓他們正在目力的沖破這個束縛。與是,如歐菲萊斯這樣的英國元素、世紀百年的德國風格和XG的日本特征在韓國汽車身上都可以看到。現在,韓國汽車正在不斷的嘗試,想要找到自己的路,而在作成了汽車進入國際市場這個繭之后,這種躁動的目標是要找一個突破口。我們期待韓國車的破繭而出。
和國際一流的造車廠家,如日本和德國的車相比,比日本車粗糙一點,比德國車松散一點,整體上沒有很明顯的或者說獨特的特點。而在價格上,也比上述車廠便宜一點。價格是韓國車目前開拓市場的最大利器,很幸運的是,這點很對目前擁有最大潛力市場的中國人的胃口。(田永梁)
起亞將上市: 起亞Trailster 起亞RIO
起亞熱門車型: 遠艦 2006款 GLS 尊貴版 MT-1 遠艦 2006款 GLS 尊貴版 MT-2 遠艦 2006款 GL 豪華版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