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身尺寸而言,御翔全勝馬自達6,在長、寬、高上分別比馬自達6多出130mm、52mm、40mm,軸距比馬自達6大55mm。這些都意味著乘坐空間方面,御翔必然優于馬自達6,連行李箱也比馬自達6大出23L。
發動機數據比較
馬6和御翔所裝備的兩臺發動機,都是雙頂置凸輪軸,直列4缸,每缸4氣門的電噴汽油機,同樣加入了可變正時技術、電子節氣閥等主流技術,且均滿足歐川排放標準。兩臺發動機都是鋁合金發動機,差別在于,馬6所使用的是全鋁合金發動機,御翔的發動機只是缸體采用鋁合金。馬6所裝備的2261mL發動機升功率為53.07kW;御翔配備的發動機,升功率為51.29kW。而馬自達6的質量/功率比為11.975kg/kW;御翔為12.81kg/kW。從以上的數據不難看出,馬自達6所配備的L3X發動機效率更高。馬自達6的發動機缸徑沖程為87.5mmX 94mm;御翔的發動機缸徑沖程為86mmX 97mm,由此可以發現相比之下,御翔的發動機更為注重轉矩表現,而馬自達6的發動機則更取向于運動化設計。
實地測試
實地測試表現,馬6的發動機輸出較為線性,沒有明顯的階段性。御翔在低轉速就獲得了較好的扭力支持,加之4擋自動變速器齒輪比較寬,1擋主動輪和從動輪比值懸殊,使得起步很容易“響胎”,造成低轉速扭矩兇猛的感覺。兩臺發動機的工作噪音都不小,特別是御翔,其工作噪音頻率較高。御翔的發動機抖動也稍大于馬6,似乎發動機承托部位不夠”火候”,啟動時噪音明顯,踩油門時“強直感”明顯。
馬6的,五擋自動變速器較御翔的四擋液控自動變速器更為順暢,但尚未達到“如絲綢般順滑”的火候。御翔的變速器換擋時滯較大,Kick—down顯得比較遲疑,相比之下馬6的變速器就要好很多。
操控性能
在彎道表現方面,兩車的差距較大。馬6對轉向指令的響應十分及時,轉向機構無自由行程,指向十分精準。御翔對轉向指令似乎有些懈怠,轉向機構雖然輕巧但有一定曠量,指向略欠精準,路面回饋較“含糊”。雖然馬6和御翔所使用的懸架結構相似,都使用了較為復雜的雙A臂結構前懸架和多連桿結構后懸架,但動態表現卻十分迥異。雙A臂機構的優點在于較好的限制了懸架系統在運動狀態下的擺動,但相對諸如麥弗遜之類的懸架更為復雜,成本也就相對較高。馬6的螺旋彈簧顯得比較強硬,阻尼系數也相對對較高,運動取向十分顯著。御翔的懸架系統顯得比較松軟,強調舒適設定。御翔的輪胎相對馬6更厚,在彎道中輪胎變形率大,導致在彎道中,御翔的車姿不夠穩定,側傾幅度稍大,貼地也不夠理想,循跡能力欠佳,切線后回位略顯困難。并且,在彎道中電子系統的介入,限制了駕駛者的動作。從主觀感受而言,馬6的車身剛性明顯優于御翔,加之御翔車身更大,更加劇這一主觀感受。根據現代廠方提供的資料,其前懸架系統的元寶粱等多處都得到加強,但實際路面表現卻無從體現。此外加厚的軸承套,也更加劇了御翔的駕駛漂浮感(可能換個魚眼軸承比較好)。
御翔在隔音能力方面,小勝馬6,風噪和胎噪均被很好的隔離于車外,只是部分發動機噪音從車體內部直接傳入乘員廂。馬6則在隔絕三噪方面較為均衡,總體水平略遜御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