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兩廂飛度,必定會為其內部空間的設計而驚嘆。這也正是本田的“MM”設計理念的應用體現。飛度的后備廂空間是三款車中最為突出的,最大的賣點就是座椅的多種組合變換。而這都是油箱中置設計的結果,在后排座椅折疊放平后,一個容積達1323升的儲物空間就出現在眼前,而且由于地板離地間距更小,所以裝卸物品時顯得更加方便靈活。再次顯示出適合家用的特性。波羅的內部空間缺少變化,也是四者當中唯一后排廬座椅只能整體放倒的車型。似乎是缺陷,但恰恰反映了德系轎車更加講求品質的細微體現,更加講求每位乘客都有同等水平的舒適感。這是我們對于這輛純粹德國車在內部空間分布方面的總結。它擁有2460毫米的軸距,在保證了前排乘客獲得良好腿部空間的同時,后排乘客也不會感到任何的緊張。而且從座椅的舒適程度上來看,只有波羅的后排乘客能夠獲得與前排相同的舒適性,不過靠背略微直一些,另外缺少放些小東西的儲物空間。
發動機及操控性
雨燕搭載了長安鈴木生產的JL474Q51.3升直列4缸16氣門全鋁發動機。是由JL474Q1型1.3L發動機升級而來,最高功率63kW和最大扭矩110Nm沒有改變,動力系統有些保守,重新調整了進排氣系統,更加強調了在中高轉速下的動力特性。排放符合歐川標準。雨燕的排量在四款車中是最小的,可依然達到了63千瓦的最大功率,在3500轉至4500轉之間時,可達到110牛·米的最大扭矩,其動力特性介于樂騁與飛度之間。操控過程中雨燕顯得動感十足,在緊急制動時剎車表現干凈利落。發動機噪音不大,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會根據速度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轉向助力。將轉速保持在4000轉左右,動力便有更好的表現,最快開到165km/h,車身還保持著良好的操控性。對于1.3L的發動機,打開空調會對動力產生一定影響。過坎時減振有力,顯然懸掛偏硬。雨燕作為主要運用于城市道路的時尚小車,應付城市路況輕松自如。
四款車的發動機中,樂騁采用的是通用新一代小排量發動機,直列四缸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設計,技術含量明顯高于雨燕及飛度采用的單頂置凸輪軸發動機。強調動感的樂騁具有最強的動力表現。6000轉時,樂騁可達到最大輸出功率69千瓦。4000轉時可達到最大扭力128牛·米。用越跑越歡、動感飛揚來形容更符合樂騁的個性。既然是“樂在馳騁”,那么就來體驗一下它的駕駛感覺吧:樂騁的方向非常輕,幾乎沒有阻力,指向還算精準。懸掛偏軟,快速入彎,車身側傾加大,影響舒適性。四條馬吉斯輪胎抓地力一般,繞樁出現了小幅側滑,如果換上抓地力更好的輪胎,樂騁的表現還會更好;剎車就有些過于偏軟,緊急情況下即使將踏板踩到底,偏軟的剎車力度還是無法給人足夠的信心;因此在行車的時候,應該預留出更多的剎車距離,以保證安全。兩廂飛度搭載了1.3L i--DSI智能雙火花塞、直列四缸8氣門發動機。在其性能上,優化的進氣道和燃燒室的設計和配以智能控制雙火花塞,實現了分層完全燃燒,使得在中低轉速下便有良好的扭矩輸出,其峰值扭矩輸出在2800轉/分時可達到116牛·米。顯然是一輛適合在城內開的更為溫順的車。在駕駛的過程中,最大體會就是起步加速時感覺十分明顯,但隨著車速的提高,當行駛到100公里/小時左右時,車子的反應已經不是十分的迅速了。高速轉彎的時候也感覺輪胎有很好的抓地力,側傾也被抑制得較好,總體的感覺是兩廂飛度的操縱穩定性比三廂飛度好一些。前懸掛偏硬,高速通過道路接縫會有比較強烈的沖擊感。制動系統仍然采用前盤后鼓式,輕踩減速不明顯,重踩又會出現點頭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