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帝亞克Solstice外觀圖片
馬自達MX-5外觀圖片
棋逢對手
用“棋逢對手”來形容馬自達MX-5和龐帝亞克Solstice再恰當不過了。這就像對比本田雅閣和豐田凱美瑞,很難分出高下。MX-5和Solstice都采用四缸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雙座并帶手動操作的軟篷。兩者的最大功率輸出只差7馬力,幾乎相同的前后重量分配,長度相差不到3毫米。更有趣的是,我們本次測試的這兩位寶貝都披上了鮮艷的紅袍。
然馬自達從1989年起已經生產了72000輛Miata(馬自達MX—5的原型車),但公司還是將龐帝亞克Solstice(還有土星Sky)視作最大死敵。同時馬自達也在作出讓步一一歐洲將取代北美地區,成為MX—5的主要市場。
這兩輛充滿熱情的小跑車,明顯是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我們這次的測試場地以前也曾用于兩個狂徒——考維特Z06和道奇V(perSRTl0的對比。將兩個文弱書生與它們同臺競技,感覺會是怎樣呢?
這里是格拉頓(Grattan)公園賽道,Z06在到達第一個彎的剎車點時,速度為234公里/小時。而在同一地點,MX—5的時速為170公里/小時,Solstice為166公里/小時。小寶貝們會突然出現令人窒息的過度轉向,Z06也會;大腿不斷地感受層層熱浪,Viper也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馬自達和龐帝亞克都曾在著名的霍肯海姆(Hockingheim)環行賽道上層露過出色的操控性。駕駛者能夠盡情地去測試不同的剎車點、檔位,甚至體驗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但是,駕駛Z06和Viper時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任何疏忽都會讓自己滑出跑道。
龐帝亞克Solstice在收音機上方有來自悍馬H3的三個巨大的旋鈕,操作方便,短小的排擋桿比MX-5要重一些,更具運動性。
測試款馬自達MX-5黑色內飾稍顯沉悶,但裝飾紋理,拋光的鋁材和閃亮的塑料鑲嵌條具有很好的品質。
開這兩輛小跑車,很容易就能掌握它們的節奏。換檔順暢快捷,離合器輕盈,制動容易控制,油門反應靈敏。相比之下,Z06和Viper更接近那些改裝的大排量車。出彎時的加速不及小車迅速,當巨大的扭矩剛有所作為時,已經來到下一個彎角。雖然它們在彎中的最大橫向G值能達到1g以上,一旦出現一小灘沙土的話,那種恐怖的回憶就不亞于被蛇咬過。
如果將這四輛車停在一起,那90%的旁觀者會對Z06和Viper露出貪婪之色。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最近的幾十年內,MX—5和Solstice是我們測試過的最具樂趣的跑車。
第二名
龐帝亞克Solstice
優點:典型的美國風格,底盤的剛性令人滿意,操控精準可靠。
缺點:車重應該減少]00公斤,后備廂容積除去頂篷后所剩無幾。
評價:個性十足的美國寶貝。
第一眼看見龐帝亞克Solstice時,感覺上要比MX—5大,有些類似龐帝亞克旗下頗有名氣的大型敞篷車Bonneville。事實上,Solstice比MX—5寬9厘米,軸距長了8厘米。因此,它的駕駛艙顯得寬敞,入座后不會有緊促感。Solstice還比MX-5重了205公斤,但是這些重量并沒有讓它臃腫遲鈍,沒有讓人覺得“這是一輛轎車,而非跑車”。龐帝亞克將這些多余的重量全部用在底盤上, 目的是更穩更安靜,減少令人不悅的搖擺。
在賽道上,Solstice平均每圈都要比MX-5慢1.21秒,可能是由于它的車尾不及馬自達靈活。不過,主要的原因是龐帝亞克總是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我們都擔心它會不受控制穿山而下。但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
Solstice入彎快速精準,即使面對惡劣路面,底盤也是異常沉穩。過彎的路線比MX—5流暢,前輪始終按照駕駛者的意愿前進,而且溝通及時。 當我們行駛于山間小路時,Sols tice依舊毫無懼色,油門和制動反應出乎意料,讓駕駛者感覺如履平地。我們沒有計算過Solstice在環行賽道上的成績,不過應該好過MX-5。原因是,有信心就有速度。
我們曾多次測試過通用的Ecotec發動機,雖然它的轉速沒有馬自達高,順滑性也不及后者,但這款普通的跑車卻能提供踏實的駕馭感受。我們的美國同事回憶說, “保持5000轉/分,你能做的只有加速,再加速。”
龐帝亞克估計不會在減輕車重上作出任何嘗試,因為在Solstice看來,那種男子漢般的氣勢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在收音機上方有三個巨大的旋鈕(來自悍馬H3),操作方便。短小的排檔桿比MX-5要重一些,更具運動性。還有,三塊踏板的位置也十分完美。
馬自達MX-5和龐帝亞克Solstice外觀圖片
除此之外,行駛順暢的Solstice非常適合長途旅行。座椅舒適,操控自如,駕駛視野良好,風噪也小于MX-5。
我們也記錄了Solstice的一些缺點。在第二和第三檔之間有較明顯的間隙,因此在換檔時經常會聽見發動機的怒吼。座椅靠背的調節不便,旋鈕很難使用。自動門鎖的反應過于靈敏,總將我們關在車內。動力傳動系統偶爾會失去響應,讓人摸不著頭腦。此外,該級別車的基本配置應該包括ABS, 而Solstice卻需要另花400美元。
Solstice的頂篷開啟關閉都不算困難,但便捷程度不及馬自達MX—5。開關頂篷時要分好幾個步驟,而且必須在車外才能完成。當軟篷被收起后,后備廂的容積已經變得很小,只能勉強放下一個小的野營帳篷。
MX—5的優勢還在于提供有保障且廉價的維修和保養,而龐帝亞克則相形見絀。最后兩者的得分為233和229分,在統計學上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平手。
若是你真的對Solstice著迷,那就需要等待了。龐帝亞克稱目前已收到13000輛的訂單,但今年只會生產7000輛。
第一名
馬自達MX—5
優點:順滑的變速箱,高轉速發動機,容易操作的軟篷。
缺點:風噪和路噪較大,內飾沉悶,車頭懸架有些緊張。
評價:百分百忠于原型車Miata。
之所以有那么多車迷們追隨MX—5,不是沒有原因的。在400米沖刺的測試中,170馬力的全新MX—5和渦輪增壓的MaZdaSpeedMiata難分伯仲。起步迅捷,但沒有唐突之感。你完全可以在松開離合器的同時,讓后輪在1米內冒出青煙。發動機的運轉快速、猛烈,每次都直奔7000轉/分而去。但是,整個過程如絲般幼滑,和通用的Ecotec發動機完全不同。我們以128公里的時速巡航后,真正佩服了馬自達的功力。
MX-5的排檔桿短小粗;仕,換檔行程非常短,手感不重。離合器的行程也很短,和變速箱配合完美。沒有一輛量產車能夠像MX-5那樣,強烈地激發駕駛者去嘗試跟趾動作。但我們有兩位試車手認為制動和油門踏板稍稍有些靠近。在我們所有測試中,這樣的埋怨是極為罕見的。
和第一及第二代Miata一樣,MX—5的避振行程過長,主要是為了保持較舒適的乘坐感受。不過車身的晃動也因此顯得較大,但底盤的表現還是很扎實。測試款采用了500美元的運動裝,包括較硬的懸架、Bilstein減振器和限滑差速器。
在賽道上,我們讓MX-5表現出溫和的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雖然有時會出現驚險的場面,但方向盤自始至終及時反饋著路面的每個細節,底盤也一直牢牢地貼地而行。制動系統在賽道上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從未有熱衰退現象,112公里/小時到靜止的制動距離為47.7米,比我們過去測試的寶馬M3還要短1.2米。
相比之下, MX—5的車身結構不如Solstice穩定,在顛簸的碎石路上,前輪跳得厲害,方向盤也有些抖動,不過在賽道上這些情況并不明顯。
馬自達的頂篷啟閉要比龐帝亞克容易,而且在車內即可完成。由于前擋風玻璃比較豎直,因此敞篷時頭部不會受到氣流干擾。更重要的是,軟篷折疊后,后備廂內仍足夠放下兩人度周末的行李。
MX—5的確動人心弦,不過還沒有達到完美的境界。試車手認為它的油箱蓋打開按鈕位置不佳,夾在座椅中間很難觸及。測試款采用沉悶的黑色內飾,惟有皮膚般細膩的裝飾紋理、拋光的鋁材和閃亮的塑料鑲嵌條稍許緩解氣氛。硬塑料材質的手套箱、遮陽板和中控臺不免有廉價的感覺。而且,時速超過96公里后,風噪和路噪也相當大。
MX—5可以讓成年人重新感受卡丁車的樂趣——直接、靈敏、剛硬,但沒有原始的粗糙。它帶來了如同寶馬般的甜美,行云流水般的駕駛體驗。無論在賽場還是山路,MX—5都是你最鐘愛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