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輛豪華運動房車大比拼
8輛豪華運動房車大比拼
寶馬3系在我們以往的運動房車對比中一直以常勝將軍的姿態出現,最近眾多豪華廠商紛紛推陳出新,且一如既往地走運動路線,矛頭紛紛指向寶馬新3系。面對新的挑戰,寶馬3系能否保住自己的標桿位置?
本次入圍的運動房車的價格標準為35000美元(北美市場)左右,其中不少是新面孔。奧迪A4是其中的重要人物,搭載3.1升直噴V6發動機(中國銷售的A4為3.0升版本)。新款寶馬330i帶有明顯的Bangle風格,尺寸比舊款大,而且采用全新鋁鎂合金發動機,附帶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重量比以前更輕,最大功率卻達到255馬力。
2006款雷克薩斯IS350(全新IS300已于6月在中國上市)進行了徹底改款,而且是整個車系中身材最緊湊的型號。由于共享了一些GS430的部件,因此尺寸比舊款IS有所增大,不過表現依舊出色。換上了更硬的懸架系統,升級了制動碟,3.5升V6發動機采用全新的頂置雙凸輪軸,最大功率為306馬力。遺憾的是,IS350只提供自動六檔變速箱。
凱迪拉克CTS采用了全新發動機,3.6升DOHC 24氣門V6,并帶有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來自瑞典的薩博9-3 Aero使用了新款2.8升發動機,帶渦輪增壓及中冷器,最大功率250馬力,即通用最常見的那款V6發動機。
Volvo S60R AWD讓人聯想起“安全”二字,不過在以往的對比測試中表現一向中規中矩。Acura TL(Acura品牌今年已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可參閱本刊4月號Acura TL在上海賽車場的試車報告)和英菲尼迪G35也是常客,邀請它們參加是因為我們非常欣賞這兩位選手。
Acura、凱迪拉克、英菲尼迪和薩博的價格都在35000美元左右,而奧迪、寶馬和Volvo由于選裝了運動或豪華套件,因此價格高出不少。其中最貴的是Volvo,達到47600美元,僅Atacama真皮就花費了1550美元。
頂著烈日,一行人和車終于來到試車場。我們猜想,如果你只需要兩扇門的話,一定會去買輛保時捷Boxster。因此,我們對后座格外重視,投票也非常謹慎。關閉空調,花了3個小時在直道上測試這些選手,然后再怠速打開空調讓自己冷卻下來。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的汽油消耗比手中的瓶裝水還快。
由于帶有通用的基因,薩博9-3多少染上了雪佛蘭Malibu的弊病,比如在彎道上便欠缺一點凌厲的攻。
薩博9-3 Aero
優點:時尚的內飾風格,舒適的后排座椅,渦輪啟動后動力強大。
缺點:顛簸比較明顯,排檔松散,中控臺上的按鈕太多。
評價:通用的基因過多地影響了薩博的真正本色。
與以前斯巴魯的9-2X和通用打造的9-7X SUV不同,這輛9-3 Aero完全在瑞典本國制造。但是由于存在通用的基因,9-3多少染上了雪佛蘭Malibu和歐寶Vectra的弊病,比如在彎道上便欠缺一點凌厲的攻勢。
這輛薩博內飾方面沒有什么變化,方向盤兩側采用銀色的蝙蝠樣設計,淺色的整體內飾風格,黑色的真皮被鑲嵌在座椅多處。點火鑰匙開關照例還是安放在前排座椅中間,后座舒適且寬敞。巨大的空調出風口,因此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獲得愜意的溫度。
座椅的調節按鈕位于坐墊下方,儀表盤的位置有些高,而且距離前風擋較遠。中控臺上有45個按鈕,在行駛當中使用繁瑣的導航系統不太方便。
典型的薩博內飾風格,方向盤兩側采用銀色的蝙蝠式樣設計,點火鑰匙開關安放在前排座椅中間。
剛踩下油門踏板時,V6發動機還顯得溫文爾雅,隨著轉速上升,立即開始咆哮起來。在6400轉/分的紅線區,發動機一下子又會恢復平靜,讓你有點無所適從。0-96公里/小時耗時6.4秒,處于中游水準。制動踏板反應有些慢,必須踩到底才能奏效。
如果變速箱能夠再緊密些,制動力得到改善的話,9-3的表現應該還是不錯的。方向盤的摩擦力太小,而且路面回饋不夠豐富。車身的晃動和車架的剛性不足是個致命缺點,9-3一旦遇到顛簸,減振的方式顯得有些粗魯,總之行駛質感還有待提升。
S60R可以開得很快,但缺少與駕駛者的溝通,因此不要指望在它身上找到激情。
Volvo S60R AWD
優點:類似瑪莎拉蒂的內飾風格,懸架調校舒適。
缺點:方向盤的路感不太清晰,價格太貴。
評價:為富翁定做的WRX。
我們在這輛Volvo上找到了14處標記“R”。從每個制動卡鉗到18英寸的輪轂中心,還有方向盤和儀表盤上都被烙上了印記。我們的測試款價格為47600美元,比昂貴的寶馬330i還要多出5210美元,這是有很大風險的定位。當然,該價格包括8985美元的選裝件,比如運動外裝包括塑料的側裙和擾流尾翼。
Volvo S60R 的300馬力在所有選手中排名第2,行駛起來游刃有余。BorgWarner渦輪增壓器能夠達到14.5psi的壓力,2.5升直列5缸發動機在此渦輪的協助下,動力自然源源不斷。
S60R從靜止加速至96公里/小時需要6.4秒,400米沖刺14.6秒,尾速157公里/小時。我們以前測試過的S60R 0-96公里/小時只有5.5秒。我們只能將原因歸咎于炎熱的氣候,37-47℃的溫度影響了中冷器的表現。離開紅線還有500轉/分時,發動機就停止工作,并從后排傳來一聲長長的嘯叫。
有人認為座椅位置太低,感覺就像坐在地板上,影響了乘坐舒適性。
有試車手認為焦糖色的座椅過低,感覺就像坐在地板上,影響了乘坐舒適性。離合器踏板沉重,方向盤路面回饋很少。S60R可以開得很快,但缺少與駕駛者的溝通,因此不要指望在它身上找到激情,畢竟“安全”才是Volvo的第一訴求。
通用旗下所有車型當中,除了傳奇的Corvette,恐怕就屬CTS最具駕駛樂趣了。
優點:外形鋒利,操控性能不再是通用的弱項,巨大的扭矩。
缺點:車重影響了表現,內飾做工不夠精致。
評價:值得期待的下一代CTS
輪到凱迪拉克閃亮登場了!一身令人興奮的櫻桃紅色,配上18英寸多輻式輪轂,真的很難抵抗CTS的這種誘惑。
要想趕上寶馬的水準絕非易事,不過我們對凱迪拉克的評價卻不低,尤其是CTS出色的平衡。在高速公路上,四輪獨立懸掛起了很大作用,長途行駛不會覺得很疲勞。新款發動機的扭矩強大,能夠以高速出彎,盡管巨大的方向盤不太利于彎中的操控,好在它的轉向反應足夠精準快速。通用旗下所有車型當中,除了傳奇的Corvette,恐怕就屬CTS最具駕駛樂趣了。
內飾做工方面與歐洲豪華品牌有些差距,巨大的方向盤也不利于彎中的操控。
通用在內飾做工方面與歐洲豪華品牌有些差距,CTS也不例外。比如,中控臺面板和門內側飾條的材質看上去有點廉價感,儀表盤的式樣也太過平庸。雖然CTS的價格高于Acura、英菲尼迪和薩博,但配置程度卻最低。缺少導航系統(Acura和薩博裝備)、天窗、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方向盤位置也無法調節。座椅雖然寬大但欠缺運動車應有的包裹性,腳剎也使得CTS看上去缺少一份運動感,好在多功能方向盤非常實用。
CTS在本組中的排量最大,因此我們也希望它能有出色的成績。但是,1716公斤的體重影響了它的發揮。結果0-96公里/小時為6.9秒,僅比以前的220馬力3.2升V6發動機快了0.3秒。
我們已經開始翹首以盼下一代CTS,因為每次新款推出時,都會比前代有所提高。
A4 3.2擁有出色的高速巡航,但沉重的車頭影響了彎路表現,不如A4 2.0T FSI那般富有駕駛樂趣。
優點:出色的高速巡航,德國運動車固有的操控感。
缺點:價格昂貴,車頭過重。
評價:無論是價格還是駕駛樂趣,A4 2.0T更有優勢。
奧迪和寶馬都屬于一流選手,近年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不大。硬朗、順暢、完美的工藝,還有引以為豪的四驅技術。奧迪A4 2.0T FSI在以往的測試中,其優異的表現已得到眾人的一致好評。這次換上功率更大的V6發動機表現會如何呢?
內飾無論是材質還是做工,都體現了德國人的認真嚴謹的作風。
我們曾將最后兩代V6版本的A4作過比較,在直線加速賽上的差異并不大。新款在400米加速中領先0.1秒,它的最大功率有252馬力,而老款則是220馬力的3.0升V6發動機,不過配備了手動六檔變速箱。新A4雖然采用了自動六檔變速箱,但我們還是期待它有更好的表現。
車廂內無論是材質選取還是做工方面,都體現了德國人的認真嚴謹的作風。讓人不滿意的是,后排座椅有些狹小,入座三人后舒適性較差。新懸架系統與高剛性車身是保證A4優良行駛質感的前提,路面的顛簸已被懸架最大程度地吸收,平衡的底盤保證了穩定的高速行駛。V6發動機盡管馬力強勁,但沉重的車頭影響了車身在彎路上的動態表現,不如A4 2.0T FSI那般富有駕駛樂趣。
新款A4的變化還是有目共睹的,不過我們還是期待大改款的A4。
謳歌 TL
優點:順暢的操控,高轉表現出色,后座舒適實用。
缺點:行駛質感欠缺,方向盤過輕
評價:出色的設計,沒有明顯的缺點。
以行政級車亮相的謳歌TL曾深受好評,在雅閣改款之后,它自然也不甘落后。楔形的車身、堅硬的懸架、270馬力、可選的手動六檔變速箱及限滑差速器及235/45夏季輪胎。
材質和裝配工藝均屬上乘,雖然中控臺上鑲嵌了仿碳纖維裝飾件,但整體感覺很好。
我們的測試款價格為35870美元,包括導航系統、天窗、真皮內飾等。謳歌 TL是輛實用的房車,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買給你父母親。它的瑕疵不多:內部車頂堅硬,表面還有一些突起;懸架系統偶爾會出現吱吱聲;猛烈加速時會出現扭矩轉向。謳歌搭載3.2升SOHC V6發動機,柔順性很好,低轉時即能輸出較大扭矩。因此0-96公里/小時5.9秒,只有雷克薩斯才能超過它。
打開車門,映入視線的是豪華車的風范。TL的軸距在本組中不算長,但經過本田工程師杰出的布局后,內部空間卻是最寬敞。后排不僅座椅舒適,膝蓋和雙腳的空間也非常寬裕。中控臺上鑲嵌著一些仿碳纖維的裝飾件,但整體感覺很好。圓弧形的手套箱不見得人人喜歡,但大號的導航系統卻很清晰,操作也非常簡便,而且材質和裝配工藝均屬上乘。
試車手猛烈地駕駛著謳歌 TL,試圖找出它的弱點。TL整備質量為1589公斤,僅比寶馬重。雖然是輛前驅的豪華車,但它的轉向不足被隱藏得很深,而且60/40的重量分配也沒影響到整體表現。TL的最大橫向G值為0.91 g,繞樁的尾速100公里/小時。方向盤有些輕,有人則認為太輕了,因為車頭總是能在瞬間做出反應。
駕駛英菲尼迪G35會讓你產生一種“愛上后驅的感受!”。
英菲尼迪G35
優點:十足的快車,可以高速攻彎,兼具操控與舒適。
缺點:存在一些異常聲響,穩定控制系統有時會出錯。
評價:富有駕駛樂趣的日系車。
“愛上后驅的感受!”這是G35的座右銘。猛烈的過度轉向、精準的方向、強大的制動、有力的6缸發動機、從不犯錯的手動六檔變速箱,這些都是試車手對它的評價。
典型的日式豪華車風格,車廂細膩寬敞。
自從2002年G35問世以后,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2.85米的長軸距,內部空間自然寬敞,后排座椅的舒適性也得到保證。況且,后排座椅還可以調節傾斜度。G35的行李廂容積為425升,與薩博并列第一。在左尾燈邊上,有個明顯的行李廂按鈕,本組中的大多數選手都沒有該項設計。
G35的重量為1598公斤,在本組中屬于輕量級。測試款售價為34760美元,是所有選手中最便宜的。3.5升VQ V6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98馬力,最大扭矩353牛·米。因此可不能小看這輛大車,5.9秒由靜止加速至96公里/小時,112公里/小時的制動距離為51.4米。
在山路上行駛時,G35的穩定系統開始工作,但不會剝奪你所期待的駕駛樂趣。同時它還要證明,過去的缺點已經得到改正:路噪不再明顯,轉向柱不會發出異樣的聲響,抬離合器時沒有踏板的撞擊聲。只要沒有超出側滑的允許限度,穩定控制系統絕不會擅自介入。
G35各方面表現得都非常平衡,不過今天的優勝者不是它,因為這是個高手林立的年代。
IS350的懸架不夠硬朗,電動輔助方向盤的感覺過輕,不過它仍然絕對是輛出色的雷克薩斯。
雷克薩斯IS350
優點:安靜的發動機,無可挑剔的工藝,最具駕駛樂趣的雷克薩斯。
缺點:穩定控制系統無法關閉,沒有手動變速箱可選。
評價:安靜卻不好惹的雷克薩斯。
在性能車迷眼中,IS300仍然太慢。與寶馬3系相比,豐田的工程師們似乎有些江郎才盡。于是在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豐田終于推出了IS350。它非常安靜低調,你在享受加熱/制冷真皮座椅的同時,一定會明白。
IS350搭載全新3.5升V6發動機,最大功率306馬力。靜止加速至96公里/小時5.1秒,400米沖刺13.7秒,尾速166公里/小時,該成績讓其他選手都只能望塵興嘆。方向盤上的換檔撥片可以控制自動六檔變速箱,我們認為這是雷克薩斯車系中最出色的一款車。
雷克薩斯精湛工藝有口皆碑,車廂和儀表盤的做工無可挑剔。
雷克薩斯的目標很明確,戰勝寶馬。IS350不僅動力強勁,而且在轉向和懸架方面也日趨純正,時刻準備打破慕尼黑神話。事實上,這兩位選手的實力已很接近。IS350的動力曲線在豐田的量產車中并不多見,連制動力也鮮有對手——112公里/小時剎停只需50.8米,為本組第一。
與寶馬或G35不同,IS350還無法與駕駛者融為一體。在高速公路上懸架也顯得偏軟,不夠硬朗。電動輔助方向盤的感覺過輕,許多路面反饋都被過濾掉了。空間狹小仍然是IS的缺點。后排的坐墊和靠背過于厚實,浪費了本已很少的空間。不過雷克薩斯的精湛工藝還是有口皆碑,車廂和儀表盤的做工無可挑剔。
此次IS350雖然還沒有趕上寶馬,但它絕對是輛出色的雷克薩斯。
在那些自詡為運動健將的對手面前,寶馬新3系又一次捍衛了自己的標桿位置。
轉向極其敏銳,車架剛性十足,幾乎完美的前后平衡。
優點:繼承了所有優點,而且測試車上沒有安裝iDrive。
缺點:售價偏貴。
評價:仍然是四門運動房車中的標桿。
寶馬曾在無數對比測試中獲勝,而它的對手盡是一些自詡為運動健將的敵人。雖然很難超越老到的寶馬,但眾人都欲向神壇上的高手發起一輪輪攻勢。
3系向來是寶馬的支柱,它的表現沒有讓人失望。新款3系雖經過徹底的改變,但寶馬的特性依舊沒變:轉向極其敏銳,車架剛性十足,幾乎完美的前后平衡。駕駛它攻彎時根本不用擔心,只需手腕輕輕一轉,前方又是一條直道。沒有晃動,沒有漂浮感,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操控感覺清晰,絕不會讓人不知所措。
內飾采用木紋飾條,真皮運動座椅,不過有些設備使用不太方便。
我們測試的這款330i采用手動六檔變速箱,沒有選裝主動式方向助力系統和復雜難用的iDrive。但是,如果能增加導航系統的話,就更加實用了。新3系的內飾采用木紋飾條,真皮運動座椅,不過有些設備使用不太方便。收音機的顯示較難看清,空調旋鈕容易誤操作,儀表盤的讀取也有些別扭。但這些都可以被容忍,因為這畢竟是輛寶馬,純粹的駕駛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