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紅旗HQ300外觀圖片
奧迪A6 3.0外觀圖片
這兩年以奇瑞、中華為代表的自主汽車品牌發展得小有成就,但它們多致力于緊湊級和中級車的開發,而對于行政級車的市場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如今紅旗憑借著一汽集團與豐田的密切合作,推出了指向豪華市場的一款重要車型——HQ3。
希望憑借它的表現,可以針對以奧迪A6為首的眾多國外豪華車品牌打出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第一次在本刊出鏡便要和如日中天的奧迪A6一較高下,紅旗HQ300的確有些吃虧。畢竟與A6相比,大家對它還比較陌生,有限的了解也都來自于媒體的一些無端指責。因此在進行正式比武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紅旗HQ3吧。
不可否認紅旗的品牌價值非常巨大,但由于近年來其產品表現不盡人意,大家對于紅旗的認可度已經跌落到了谷底。無法令人滿意的質量、落后的技術和車型是導致其人氣大損的主要原因。紅旗要重新樹立自己豪華品牌的形象和品質,必然需要一款優秀的產品來扭轉大家對它的印象。獨立的自主研發對于汽車這樣一個復雜的產品來講,確實需要漫長的周期,因此與技術成熟的親家豐田“合作研發”便成了紅旗重塑金身的捷徑。
通過一些新聞,大家應該知道HQ3的技術來自豐田旗下的第四代行政級車型Crown Majesta,因此它在很多方面與目前國產的皇冠比較相似。對于這種合作方式,大家的看法截然不同,當然褒與貶永遠是客觀存在的。紅旗廠家的說法也許值得大家思考,“現在的合作研發是為了將來的獨立開發,這是成就自主品牌的捷徑,也是必然的過程”。不管怎樣,站在巨人肩膀使紅旗有了一個很高的起點,具備了與眾多國際豪華品牌的大腕們一較高下的資本,這也并不見得是件壞事。
對于背景、民族情節等等問題我們先暫且放在一邊,如果要就這些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讀者來信”或是“熱點話題”欄目里痛快地討論一番,我們非常期待您的參與(寫信、Email或是本刊網站論壇)。既然是對比測試欄目,我們當然重在測試,也就是車與車之間的較量,不存在任何感情色彩。紅旗廠家的工作人員對于這場比武充滿信心,我們也很想看看它的反擊戰到底打得怎么樣。
無論什么車型,外觀都是決定消費者購車欲望的一個重要因素。既然是強調豪華的車型,沉穩、氣派、華麗的外形設計自然是首選。紅旗HQ3和奧迪A6L用各自不同的手法演繹著相同的風格。HQ3的外形比起原型車并沒有做太大改變,主要變化集中在車頭:原來橫幅的中網改為了更顯霸氣的豎式設計,早期試裝車中網上的一汽標志已被取消,使發動機艙最前方那面飄揚的紅旗變得更為耀眼。C柱上的金屬紅旗和車尾那具有歷史意義的毛體“紅旗”漢字與老紅旗一脈相承,提醒著人們這是一輛紅旗車。
與HQ3比起來,A6L的出鏡率就要高多了,對于它的外形大家也再熟悉不過:新一代奧迪家族特有的大嘴顯示出了它的兇猛,合理的車身比例、與上一代車型相比更為陽剛的車尾使它的造型更趨完美。除了風格相同以外,二者的車身工藝都十分出色,但細究起來,還是以做工細膩著稱的奧迪更為突出,讓人無暇可挑。但無論造型多吸引人,隨著出現頻率的增加特點也會被淡化,因此希罕的HQ3就順理成章地贏得了路人更多的目光。
打開車門,A6L向我們展示著同外觀一樣標準的德國作風:整個內飾的設計非常時尚,合理的金屬裝飾配合深色內飾營造出大氣而富有運動的風格。無論用料還是做工都讓人無懈可擊,其精致程度令人贊嘆?吹贸鰜恚琀Q3在這方面正努力向德國老大哥看齊,做工方面除去一些微小的細節,已經很難讓人挑出毛病了。淺色的內飾對用料要求很高,不像深色內飾可以掩蓋一些瑕疵。當然它也可以營造出更為輕松的車內氣氛,讓人有家一樣的溫馨感,甚至在視覺上制造出更為寬敞的內部空間效果。
雖然數據上HQ3要略遜于A6L,但坐在HQ3的前排座椅上視野卻更好,除了淺色內飾的功勞外,還要得益于較高的坐姿。寬松、柔軟的座椅也可以讓駕駛者完全放松身體,享受開車的樂趣。A6L的前排座椅雖然比HQ3硬,但其包裹性更好,而且更容易找到與方向盤間合適的位置,但由于座椅位置偏低,后視鏡很小,再加上略微翹起的尾部,使駕駛者的視野并不開闊,如果沒有倒車雷達的幫助,倒車時會顯得有些困難。
移駕到這個級別車型最為重要的后排,首先要說的就是A6L闊綽的腿部空間,加長后的2945毫米軸距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就算翹起二郎腿仍有很大的空間。如果說前排座椅的硬可以增加運動感的話,那么后排座椅的硬就沒有任何道理,而且坐在后排除了享受硬硬的座椅外就沒有任何事情可做了。
這方面HQ3的優勢就明顯了許多,讓坐在后排的乘客產生了強烈的優越感。雖然沒有A6L的腿部空間奢侈,但這里也完全說得上是充裕了,如果你還覺得不夠享受,那么可以一邊拉開副駕駛的靠背舒服地伸展雙腿,一邊欣賞后排DVD中播放的大片。眼睛累了,關上DVD,拉開中央扶手,直接控制音響系統,將靠背調大一點角度,在聆聽優美音樂的同時閉目養神。渴了,還可以從靠背中間的冰箱里拿一罐冰鎮飲料。這樣的待遇在同價位的A6L上是很難想象的。
配置上的差別不僅如此,A6L的主要核心在于MMI系統,其它便沒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裝備了。相反,豐富的配置是HQ3的一大亮點,多功能顯示屏除了可以調節音響、空調等一些基本功能外,最常用的是導航系統,智能鑰匙也是標準配置。等離子空氣凈化器、智能大燈隨動系統以及膝部氣囊等等都是你可以炫耀的地方。當然眾多配置中,廠家最得意的還是夜視系統,它可以讓駕駛者夜間在擋風玻璃前面成的投影中看到車輛前方40-250米的行人或障礙物,實際使用中感覺這個系統在黑暗的山間公路比城市里好用,但由于投影畫面不大,影像并不十分清晰,因此需要駕駛者適應一下。
在欣賞音樂或是與重要客人談話時,你當然不希望受到任何聲音的打擾,HQ3令人嘆服的靜音效果會每時每刻保證你心情的沉靜。38分貝的靜止噪音讓人難以察覺,即使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車內依然十分安靜,這樣的靜音表現也創造了我們測試以來噪音抑制方面的新高,我想即便是奔馳或是雷克薩斯也不過如此了。相比之下A6L就顯得稍微激進了一點,更多的動靜來自發動機。雖然噪音測量值要大于HQ3,但實際車內感覺并不十分明顯,和HQ3相比,只是一個安靜,一個非常安靜而已。
一系列的靜態比試,作為此級別老大的A6L并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在接下來它比較擅長的性能比試中,能否禁得住HQ3的強攻呢?
加速測試中,由于A6L的3.0升發動機的功率比HQ3小了10馬力,再加上更大的車重,使其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比HQ3慢了一秒多。但值得一提的是A6L的CVT變速箱使加速過程變得令人熱血沸騰,它就像個絕頂高手般用深厚的內功將轉速穩定在6000多轉,隨著發動機低沉有力地轟鳴,時速表奮力向極速進發,這樣的勢頭讓A6L在達到150公里/小時的時速后仍然保持了有力的加速,而HQ3在同樣時速下的加速就顯得沒有那么強勁了。雖然HQ3采用了豐田先進的6擋自動變速箱,但與奧迪的CVT相比,仍然稍顯遜色。
剎車是衡量車輛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可喜的是它們都表現出了不錯的水準,尤其是HQ3的制動表現非常穩定,制動距離較A6L要短,并且在車輛發生緊急制動時,安全帶還會自動收縮,待車輛停穩后再自動放松,這又再一次體現了HQ3配置豐富且功能眾多的特點。
兩項指標的暫時落后已經讓A6L憋足了勁,后面的操控表現可是它的看家本領。和預計的一樣,它在山間的表現十分令人滿意,較硬的懸掛在舒適和運動間仿佛更趨向后者,所以小小的顛簸總是避免不了的。轉彎時的側傾甚至比同門中以操控見長的A4還要小。雖然超長的軸距為它的動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路感、力度俱佳的方向盤幾乎可以讓你忘記它龐大的車身。你只要眼睛、路面、方向盤三位一體,A6L就會堅守路線,決不偏離半分,這樣的穩定性同它的工藝一樣令人敬佩。
非常遺憾,在山路上駕駛一段A6L后換開HQ3,立刻對它那路感模糊、力度較輕的方向盤抱怨不已。柔軟的懸掛舒適性一流,但轉彎時的側傾抑制能力不強,加之此前已經感覺不快的方向,與它輾轉在山路上總讓你保留幾分實力。還好,它的底盤功力不俗,較輕的方向使車身擁有了幾分靈巧感,在適應一段時間后,逐漸有信心加快速度尋找極限,但總體感覺與A6L有一定差距。
柔軟的懸掛同樣為HQ3的穿樁測試帶來了一定麻煩,由于高速時反復改變車身走向,HQ3的懸掛不能給予車身足夠的支撐,車輛左右側傾很大,并且穩定系統不能徹底關閉,影響了油門的順暢,因此表現不佳。反觀A6L,仿佛有些如魚得水的感覺,關掉穩定系統的它一下子解除了所有禁錮,硬朗的懸掛任你大幅轉動方向盤,車身依然不會發生很大的傾斜,惟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超長的軸距導致穿樁時要更早出樁、更晚入樁。
緊急變線的結果基本相同,A6L憑借ESP和一流的操控感讓自己有著異常穩定的發揮。而HQ3好像也被喚起了斗志,VSC在車輛發生側滑時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關鍵時刻會將車輛拽回到穩定的軌跡。即便是柔軟的懸掛也表現出了不錯的狀態,低頻率轉向時,懸掛體現出了一定的韌性,車身側傾抑制得比穿樁好,車尾也比較穩定,縮短了剛剛穿樁時與A6L的差距。
奧迪A6L在操控性和工藝方面體現了歐洲車慣有的優勢,再次證實了自己這方面的標桿地位。而紅旗HQ3的舒適性和豐富配置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優勢,看來二者是各有千秋。對于這樣一位要與自己分杯羹的對手,銷量穩如泰山的A6L自然不敢小覷。HQ3銷售目標的一部分是要爭取政府采購,另外就是商務用途的私人購車,因此擺在它面前的并不只是奧迪A6L一個對手,包括寶馬530i在內的眾多好手都是其面前的一道鴻溝。如何讓消費者了解自己較高的性價比,扭轉紅旗在消費者心中每況愈下的地位,這都是擺在HQ3面前嚴峻的問題。除此之外,對于能否掌握HQ3豐田的核心技術,以及將這些技術消化、吸收變為己有都是決定紅旗這個品牌未來命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