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啟動按鈕,伴隨著短促而清脆的馬達聲,寶馬經典的直6發動機蘇醒過來。怠速非常平穩,輕點幾腳油門,發動機歡快地做出回應,好像一匹戰馬在用短促的嘶鳴向它的騎士發出問候。還等什么?立刻出發。
325i在車流中穿梭自如,活力十足。發動機動力充沛,油門響應相當直接。變速箱換擋動作極其流暢,讓人深刻體會到高超的機械藝術。不僅如此,這輛車仿佛具有靈性一般,它總能配合著我的駕駛步調,起步時不急于升擋,讓低擋位的加速力得以發揮,減速時又主動適時降擋提供足夠的發動機制動效果。這樣細膩的運作,讓我這個鐵桿的手動擋支持者也不禁佩服起這輛自動擋車。
來到高速公路,克制已久的激情終于找到了釋放的機會。一腳油門到底,變速箱迅速連降兩擋,發動機隨即發出響亮的吼叫,325i開始奮力加速。聆聽這臺直6發動機的“歌聲”簡直是美妙的享受,讓你有種置身于超級跑車的錯覺。不過,身體的反應告訴我,沖刺的速度并不像耳朵報告的那么快。但任誰都能感覺到這輛寶馬散發出的熱情,我怎么會不露出微笑呢?
此時,對講機中傳來同事的聲音,看來IS300很輕松地就跟了上來。這讓我對這輛雷克薩斯產生了興致,換車。
一坐進IS300氣氛立刻有了轉變。琳瑯滿目的按鈕讓人立刻意識到配置的豐富程度,這與寶馬325i簡潔肅穆的內裝風格大相徑庭。看來對于內飾設計,雙方有著完全不同的見解。好在IS300有著日系車一貫的親和力,設備雖多,布置仍有條不紊,稍稍摸索一下,就對操作了然于心。調整座椅,繼續上路。如果沒有325i作對比,我或許并不會對IS300有什么抱怨,但眼下的情況是,雷克薩斯的坐姿比寶馬要高,影響了駕駛者的頭部空間,由于前擋風傾斜度更大,向前的視野稍不及325i,座椅的靠背也軟了一些,看來長時間乘坐容易引起腰部疲勞。難道是325i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了我的判斷?非也,換開寶馬的同事也發表了近似的觀點,不過,他建議我先別忙著失望,多開一會兒就能發現IS300的妙處。
果真如此,IS300駕駛起來非常輕松,方向盤比325i輕盈許多,很適于日常駕駛,但轉向準確性未受絲毫影響。油門響應不錯,發動機雖沒有寶馬般動聽的嗓音,可加速相當輕快。根據資料顯示,雖然IS300的動力占優,但整備質量超過1.6噸,比325i重了100多公斤,可大油門加速時的敏捷性卻明顯好于325i,這讓我不禁懷疑寶馬是否瞞報了325i的真實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