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像“雙B”那樣,相互之間的每一款產(chǎn)品都要針鋒相對,但在豐田與本田的產(chǎn)品線中,還是能找到不少“冤家”,除了凱美瑞與雅閣會在銷量上出現(xiàn)此消彼長的狀況之外,在豪華車領域這種競爭的態(tài)勢同樣也是相當直接,雷克薩斯用RX在北美SUV市場搶占了先機,隨后謳歌就力圖憑借MDX迎頭趕上,而這場爭奪戰(zhàn)現(xiàn)在也延續(xù)到了中國市場。
雷克薩斯的設計師們似乎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腦力激蕩”,新款IS和ES的外形都發(fā)生了不小的風格變化,不過第二代RX顯然還沒來得及完全轉型,與層出不窮的對手相比,RX保持了2003年問世時的外形,雖然依舊優(yōu)雅,但驚艷已談不上了。現(xiàn)在Crossover風頭正勁,以至于很多SUV已經(jīng)開始改口自稱為CUV,而第二代RX面世時,車型概念還沒有復雜到現(xiàn)在這種混亂的地步,不過RX周身上下找不出任何凸現(xiàn)肌肉感的棱角或是硬朗的線條,轎車與越野車的混合趨勢已被表達得非常明確了。
雷克薩斯RX350
謳歌在2006年也推出了第二代的MDX,而在外形上,新款的MDX肯定能讓RX350感覺到歲月催人。與豐田穩(wěn)妥中庸的理念不同,本田在設計上向來激進,所以MDX運用了大量的棱角和直線,厚實的車頭和線條銳利的前大燈都展示出了一種力度,五邊形的散熱格柵也被精心添加上了金屬飾板,以追求酷勁,一切元素都與溫柔無關,即使停在那里,你也會感覺到MDX是一款具有運動精神的SUV。
當一輛奔馳GL湊巧停在RX350身旁時,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RX如今只能算得上是豪華SUV中的緊湊型,無論是4740mm的車身長度還是2715mm的軸距,能夠真正讓其完勝的對手并不多。不過當初RX的設計者也沒想憑空間取勝,車內(nèi)只是布置了兩排座椅,如此一來,要想兼顧乘員空間與行李廂空間就變得容易多了。和那些融合了MPV特征的CUV相比,RX350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多功能性并不遜色,車內(nèi)的地板并沒有受到傳動軸和排氣系統(tǒng)的影響,被設計為完全平坦的形式,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后排乘坐時的舒適性,后排座椅不但可以前后調(diào)節(jié),靠背還能按4:6比例折疊,并且折疊后所得到的行李廂底部同樣也是完全平整。
雷克薩斯RX350
RX350沒有像德系對手那樣,一上來就用眼花繚亂的電子操作系統(tǒng)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但RX350用細致的工藝將雙色真皮、木質紋理和金屬飾板等材質搭配在一起,使車內(nèi)同樣顯示出了豪華車的優(yōu)雅,風格雖然傳統(tǒng),但也不會輕易過時。
雷克薩斯RX350內(nèi)飾
顯得有些落伍的是RX350的配置,除了缺少雷克薩斯新車型標配的按鍵式點火等花哨功能之外,RX350還顯露出對后排照顧不周的弱點,后排沒有可以調(diào)節(jié)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也沒有任何娛樂,甚至連化妝鏡等小設計也都一概沒有。要知道RX350的價格高達73.7萬元,希望它能把車內(nèi)的每個位置都照顧周到,這樣的要求并不算高。
當然雷克薩斯也有過硬的方面,車載GPS雖然不新鮮,但RX350的導航系統(tǒng)不但運算速度快,而且尋星能力很強,有時即便是在地下車庫或隧道中,它還是能神奇般的工作;中控臺上的7寸顯示屏還兼作倒車影像顯示,在強光下它的表現(xiàn)能力令人滿意,不會出現(xiàn)其他一些車型那樣白成一片的“慘況”。RX350的后車門采用了電動的開啟方式,電機能耗很低,不用擔心因此耗光蓄電池的電量。
MDX沿用的是奧德賽的平臺,長寬高都要比RX350稍大,更接近北美那些全尺寸SUV,尤其是兩者在寬度方面有著150mm的差距,所以MDX給人的視覺感更加厚重。就像MDX所瞄準的那些對手一樣,MDX車內(nèi)采用了2+3+2的座椅布局,第三排并不只是兒童專座,容納兩個成年人也沒問題,而在平時不用時,收起靠背,1215L的行李廂容積要比兩排座設計的RX350還大。
近年來,本田新車型的內(nèi)飾都很有看頭,謳歌MDX車內(nèi)同樣也是一副時尚裝扮,T型的中控臺、科技味十足的儀表盤、精致的變速器面板都將會是你目光的焦點。與堅持經(jīng)典風格的德系對手不同,MDX并不介意將前一代的風格完全推翻,車內(nèi)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是圍繞著現(xiàn)代審美趨勢而設計的,因此它很容易在內(nèi)飾風格的競賽環(huán)節(jié)中勝出。
謳歌MDX
此外MDX對車內(nèi)乘員考慮要比RX350更周到,可由后排獨立控制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電源接口等都細節(jié)被考慮到了,如果長途旅行,我更希望是與MDX同行。不過也有要被扣分的地方,MDX的后車門也是電動開啟,但最好不要為了炫耀而把這功能反復演示給你的同伴看,因為它很有可能會耗光你的蓄電池,影響車輛的起動。此外,MDX的導航系統(tǒng)反應同樣迅速,只是顯示屏在強光下的表現(xiàn)不如RX35,尤其是在顯示倒車影像的時候。
謳歌MDX內(nèi)飾
除非你存心想去找些麻煩消遣,否則越野性能對城市人來說真是意義甚微,因此無論SUV,還是CUV,都已經(jīng)不再把通過性能作為它們苦心鉆研的方向了。由于采用了與凱美瑞相同的平臺,RX350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一款高底盤的四驅豪華轎車,不過和SUV對手相比,RX350的185mm最小離地間隙和225/65R17輪胎都顯得有些過于“溫柔”了。
最近我們接二連三的在ES350和漢蘭達的身上領教過豐田這款2GR-FE發(fā)動機的含蓄,它雖具備不俗的實力,但卻總是不急于表現(xiàn),這點與德系SUV有所差別。豐田車型原本就在靜音方面有不錯的口碑,而在高端車型中更是表現(xiàn)出色,即使是高速行駛,胎噪與風噪也都會被有效隔絕在車外,密集的發(fā)動機聲浪只有在急加速時才會穿透發(fā)動機艙,刺激駕駛者興奮起來。
整個駕駛過程中,你會從RX350的很多地方體會到輕便和舒適,輕盈的轉向,靈敏的油門響應,善于過濾顛簸的懸架,喜歡早早換擋的5擋手自動一體變速器等等,不過RX350的操控性卻并不會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在“舒適為主”的影響下,RX350的VSC(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也是時刻小心謹慎,只要傳感器預測輪胎有打滑可能性時,VSC便會早早介入,當VSC的鳴聲響起警示燈閃爍時,你可以清楚察覺到車輪正在受到限制。對于RX350這樣的塊頭而言,1890kg的整備質量并不是太大的負擔,這種好處不僅能夠在日常的油耗中表現(xiàn)出來,當你真的去嘗試off-road時,同樣也能體會出質量輕的好處來。
與強調(diào)越野性能的LX470相比,RX350的四驅功能實在是簡單多了,駕駛者做不了任何干預,電腦會替你打理一切。正常情況下,扭矩會以50:50比例分配給前后軸,而在一些特殊路況下,前后軸的扭矩比例會按照實際需要自動分配。
MDX所搭載的3.7L發(fā)動機是本田排量最大的一款動力,本田并沒有將它設計為8缸,V6結構和單頂置凸輪軸都使它看著有些特殊,不過從226kW最大功率和379N?m最大扭矩這些賬面數(shù)字上來看,它倒是沒有讓人失望。MDX的最高車速可以輕松超過180km/h,但可能是出于平順性和經(jīng)濟性的考慮,MDX的動力也不是以火山爆發(fā)的形式出現(xiàn),總是由小漸大的顯示著它的充沛。與RX350一樣,MDX也配備的是5擋手/自動一體變速器,但變速器選擇的換擋時機卻要比RX350來得晚一些。大油門急加速時,變速器從降擋到提速的過程并沒有一氣呵成,能夠察覺出動力輸出要比腳下的動作有所滯后,如果想要MDX利落起來,建議你在4000r/min時用手動模式換擋,可以說這時候的MDX最能顯出運動本質了。
謳歌MDX儀表板
不用過多接觸,只要經(jīng)過幾個減速帶,你能夠明顯的感覺出MDX的懸架要比RX350硬朗許多,甚至硬朗的有些犧牲舒適性,兩者在方向盤力度方面也是涇渭分明,MDX的手感明顯更重,這樣的力度顯然更利于操控,激烈駕駛時轉向也更精確。
謳歌的SH-AWD系統(tǒng)我們曾經(jīng)在RL那里領教過,MDX是第二款裝備這項四驅技術的車型,駕駛者同樣也是無需操心,前后軸可以自動完成從70∶30到30∶70的扭矩分配,而在車內(nèi),MDX的儀表盤上還有一個形象的扭矩輸出示意圖,駕駛者通過它能夠實時了解扭矩分配。但你也不要以為有了SH-AWD系統(tǒng)就可以駕著MDX去郊外大肆撒野,這套四驅系統(tǒng)雖然能夠有效提升車輛的過彎性能,化解危險,但真要是處于荒野時,還是會顯得力不從心。
面對同樣的市場,雷克薩斯的知名度更高
雖然MDX的202mm最小離地間隙和255/55R18輪胎都要比RX350占優(yōu)勢,但也許是受4850mm的車長和2071kg的整備質量所累,在郊外MDX并沒有顯示出高人一頭的優(yōu)勢。而當這兩款身價不菲的豪華SUV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中小心翼翼的前進時,一輛采石場的破舊卡車卻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今后SUV的四驅系統(tǒng)究竟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這成了我們“越野”歸來的疑問。
無論你是否愿意承認,與那些處境尷尬的汽車巨頭相比,精明的豐田仍處于上升期,超過通用成為汽車業(yè)老大也極有可能,而雷克薩斯在中國的日子同樣好過,雖然在我們看來RX350有些設計開始顯得過時,73.7萬元的廠家指導價也高得有些離譜,但這并不妨礙RX350的熱銷,不過隨著豐田漢蘭達的上市,RX350也應該考慮一下如何應對自家兄弟的攻勢了。
本田車型在中國市場頗歡迎,兩個合資企業(yè)都因為產(chǎn)品的搶手而嘗到過不小的甜頭,但這種好運氣似乎并沒有延續(xù)給謳歌,雖然進入中國市場已有近一年的時間,但能在路上見到謳歌的幾率比頭頂上飛過的飛機還小,實際上很多人都能指著MDX車頭的標志叫出“阿庫拉”的名字,看來市場表現(xiàn)尷尬原因并不能簡單的歸結為知名度不夠。不過在定價上謳歌倒是能讓人產(chǎn)生好感,MDX67萬元的價格要比身旁的這位對手厚道不少。
更多對比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