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看四車的安全配置方面,寶馬和奔馳在安全配置方面基本可以稱為滿分,與它們相比,捷豹和保時捷就顯得過于寒酸了。保時捷上面沒有配備剎車輔助系統,也沒有可轉向大燈;用戶要想擁有兒童座椅固定、輪胎氣壓監測和氙氣大燈也要另外付款才行。而捷豹上面則缺少后排頭部安全氣囊和后部側面安全氣囊;同樣輪胎氣壓監測和可轉向大燈也需要加價購買。
『捷豹XK的內飾』
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的是,在新捷豹XK的身上我們看不到做工上的不足,從質量和做工水平上來看捷豹XK已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在這方面四部車我們都挑不出來任何缺點。
運動車不一定都是硬骨頭,這句話道出了如今的運動車的一個趨勢。在今天的這四部車的身上,我們可以感覺到很大的不同。只有在保時捷911卡雷拉身上我們無法體會到這樣的追求舒適的趨勢,駕駛它依然可以感覺到傳統的運動轎車所特有的那份硬氣,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它的減振特性很好,但是這套減振從格調上卻清晰地倒向了對運動的追求——為了更好的讓車貼在路面上,舒適性并不是它的首要考慮因素。
『保時捷911的內飾』
除此之外,保時捷的發動機始終會發出它所特有的那種聲音——對于車迷來說是一道心靈上的大餐,對于溫和的心情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可以說從舒適性的角度來講所有的其他對手都要明顯強于保時捷。
『寶馬650i的內飾』
單看減振舒適性的話捷豹要更勝一籌,面對路面上的各種情況它都應付自如。在這方面即使奔馳SL的減振也無法與之媲美。盡管奔馳SL的減振很不錯,但是美中還有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難以理解奔馳SL減振的尺度,有的時候走在最讓人頭痛的“篩糠”路段上它表現得非常平穩,而有的時候當它行駛在卵石路段時卻會產生非常嚴重的振動。
『奔馳SL500的內飾』
不過最后奔馳SL還是贏下了這個章節的測試,這要得益于它超級舒適的座椅;而與奔馳SL相比,寶馬650i則更多地層示出了它的運動特性,雖然減振有點過分地僵硬,但是源于對追求超級駕駛特性的理解幾乎沒有人會抱怨它稍差一點的舒適性了;從直接對比來看過分追求運動的寶馬在舒適性上甚至也要遜色于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