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的較量 四款兩廂運動車型對比
斯巴魯翼豹STI的光芒過于耀眼,甚至連“昴宿星”都要退避三舍。有一段時間,世人似乎只識STI,忘記了翼豹本身的存在。即使無法親歷水平對置引擎的轟鳴,也可以想象在渦輪增壓器的壓榨下,EJ20動輒300余匹的馬力,經過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所有關于速度與彎道的話題被無止境地放大。時至今日,被STI搞亂的翼豹族譜也有必要來一次仔細的梳理。
事實上,從1993年至今,斯巴魯前后只推出了3代翼豹車型。即1993至2001年間的GC、GF、GM系列;2002至2007年間的GD、GG系列和時下最新的GE、GH系列。只是翼豹在不同年份推出的改款車型之間差異較大,有時甚至很難找到兩款車型的任何承襲與關聯,因此被誤認為全新車型也就不足為奇。
〖翼豹一改從前冷峻的內飾風格,舒適為先使它贏得了更多普通用戶的喜愛〗
我寧愿躲在用偏執、欲望堆砌的房間里,這樣就可以完全沉溺于Turbo、絞牙避震之類很男性化的恒溫狀態之下。但在過了兩個減速坎之后,此前所有關于新翼豹的假設就被全部打翻在地,我不得不換一個角度去審視眼前的這輛翼豹。從硬板凳換成軟沙發,也許這種比喻過于夸張,你可以突然將全身的關節放松,但整個過程卻需要時間去適應。
我意識到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與商業化的經營相左,新翼豹是一款強調舒適性的家用轎車。市場定位的同化,從某種程度上模糊了它的個性。雖然它有攝人心魄的眼神和動感十足的唇線、裙邊,車尾的擾流板和擴散器同樣也能夠隱約看到轉速表指針從紅線區域劃過,但這些外在的形體語言似乎更多起到了裝飾和點綴的作用。
相比之下,這部新翼豹的內飾要更為實在。陳鋪用料沒有半分的華而不實,儀表板與中控臺的設計好像一夜之間年輕了十幾歲,簡潔且細膩,黑色調的內裝將干練沉穩的個性包藏在炫酷的外表之下。桶形座椅能夠把你牢牢固定在駕駛席上,即使輪胎尖叫著擺脫地面,身體依然能夠得到很好的支撐,以至于一段時間里放棄它都是一件很不情愿的事情。
舒適性的提升不但影響到了新翼豹的極限能力,四輪驅動系統對于操控性能的影響也被弱化。你會覺得發動機艙里的EJ20發動機突然變成了安靜的大章魚,它慵懶的趴在那里,以至于轉速表從未進入讓人心跳加速的紅線區域,只在突然的全力加速狀態下它才表現出一絲亢奮的活躍。這當然與4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在平順性方面的優化有關,即使全力催動150馬力,新翼豹依舊表現得有些斯文。
這樣一番抱怨之后,當然也帶來其他一些好處。比如,由于過軟的懸掛,你不需要很高的車速就能享受到側滑過彎的快感,一旦超出安全界限,該車的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會出面加以干預。一家人出行,也不會有人對粗野的顛簸表示抗議。當然,最重要的是在經過兩天的粗暴駕駛之后,行車電腦顯示的綜合油耗僅為11.2升/百公里,這與其他同行的測試結果不相上下。
如果你還對速度耿耿于懷,不妨花點兒心思將新翼豹改裝一番。不過看上去,還是直接購買一部WRX或者是STI更加省事。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前,你還需要一些等待的時間。
原本的陣營形式在測試場上被推翻了,起初我們以為翼豹那種極端的斯巴魯式運動精神會給馬自達3制造不少麻煩,同樣有著良好車頂視野的全景風檔版雅特GTC和C4更適合站在一旁靜觀另外兩位在測試場上的搏殺……沒想到,跟C4一起站在舒適陣營的竟然是翼豹;讓馬自達3領教肌肉緊繃效果的又會是歐寶。這些意外的收獲讓我們看到,A級兩廂車并不只屬于參差不齊的國產車,今天這四款進口車完全有資格占據另外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