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挑釁我?雷克薩斯LX570對比奔馳GL450
不過盡管塊頭的差別顯而易見,在車內乘坐空間的比較中,兩款車卻基本打成平手:GL的優勢在于超出對手的3075mm軸距(LX的軸距和LAND CRUISER 200一樣都是2850mm)和沒有梯形大梁結構的承載式車身。前排座椅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都是GL占優,它可以適應更高身材的駕駛員;第二排的頭部空間和座墊長度還是GL更好,腿部空間還算寬裕,只是當前排座椅調到最后位置時會非常局促,而LX570的一項裝備在這種情況下發揮了作用:其第二排座椅具有10cm的前后調解量;第三排座椅多數時候都不會安排成年人乘坐,非要擠進去的話,LX的寬度不錯,甚至可以擠三個人,GL的頭部空間優勢明顯,乘客完全不用擔心碰頭,至于腿部則都要委屈一點了。
還有中置冷藏箱,包括前、后及右側三個攝像頭的盲區監視系統非常有用
能夠稱為“豪華”,除了空間寬敞坐著舒服外,涉及舒適性、便利性的裝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LX570把日本車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LX有真正的冷藏箱和GPS導航系統,司機打開車門準備下車時底盤可以自動降低,行李箱蓋分為上下兩部分且上半部為電動吸附式,還有一套包括前、后及右側三個攝像頭的盲區監視系統——別的不說,奔馳連倒車攝像都沒有實在不太合適,GL的惟一配置優勢只是第三排座:具備完全電動的打開和折疊功能、頭頂有一個固定的天窗。
對于“豪華SUV俱樂部”的準入標準來說,這兩款車在空間舒適度和裝備的豪華程度方面都算過關了,雷克薩斯的裝備更加耀眼,奔馳則延續了老牌豪華車制造商的出色內飾工藝。
奔馳兼顧了公路性能,而越野是雷克薩斯最大的王牌
奔馳也有后排獨立空調及娛樂系統,但連倒車攝像都沒有實在不太合適,其惟一配置優勢是第三排座:具備完全電動功能、頭頂有固定的天窗。
來自德國的豪華SUV制造商普遍在轎車領域對于豪華與運動的詮釋方面具有優良傳統,所以他們做SUV時往往不愿舍棄公路性能,甚至有不少專門突出公路性能而把越野性能邊緣化的產品,賣得還很好,這也映證了這個級別消費群的多數需求。GL450的公路表現當然一流。它裝備4.7升V8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250kW,而且是在6000rpm的高轉速,最大扭矩是460Nm,而且輸出范圍寬至2700-5000rpm,儼然一款公路運動車的儲備;廠家標定參數顯示,最高車速235km/h,0-100km/h加速用時7.2秒,這也很像運動車的表現。我們對其2430kg的體重還是充滿“擔憂”,通過實際測試打消了顧慮:0-100km/h加速跑出7.5秒的成績,跑到400米才顯出一點點“拖累”,時間花了15.8秒,終點速度145.1km/h——對于這樣的大塊頭來說這其實已經是很恐怖的表現了,這得益于發動機充足的動力儲備以及特意強化運動屬性的調校,而且獨門的7速自動變速器也是好幫手。
雷克薩斯的動力輸出很有“美國范兒”,更強調瞬間爆發力,轉速拉高至中后段則有所收斂,它的優勢在越野,檔把后面的一排控制鍵提供給駕駛者空前的信心:可調減振軟硬、可調底盤高度、電控四驅加力以及非常離譜的自動爬坡控制系統,可以提供“傻瓜級”越野樂趣。
雷克薩斯很有“美國范兒”,5.7升的超大排量加上近2.7噸的體重,盡管動力強至270kW和530Nm,但動力輸出特性與德國車有很大不同:更加強調瞬間爆發力,轉速拉高至中后段則有所收斂。實際測試成績顯示速度越高它與GL的差距越明顯,0-100 km/h加速成績是8.3秒,跑到160km/h的時候差距就在1秒以上了。這也是美國市場喜歡的風格,起步夠猛、瞬間提速響應好才對胃口,至于高速區間則不那么重要——那些美國血統的8缸SUV最高車速普遍不到200km/h,比起來LX570已經很“國際化”了。
GL450的4.7升V8發動機具有公路運動車的動力儲備,獨門的7速自動變速器也是好幫手。憑借全時四驅帶加力、中央及后軸兩組差速鎖、三級可調高度空氣懸掛、陡坡緩降及上坡輔助系統等利器,它也不懼越野,只是地形的崎嶇全部傳導至車身內讓人有點心疼
LX570的優勢在越野,繼承自“沙漠王”的血統令我們折服——梯形大梁和整體后橋的結構令其敢于面對任何困境;檔把后面的一排控制鍵提供給駕駛者空前的信心:可調減振軟硬、可調底盤高度、電控四驅加力以及非常離譜的自動爬坡控制系統。其中最后這項裝備可以提供“傻瓜級”越野樂趣:開啟之后駕駛員只需控制方向盤,車輛會自動低速上坡下坡及脫困——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盲區監視系統,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雷克薩斯對“豪華SUV”的理解。
雷克薩斯LX570配備鄧祿普GRANDTREK AT22越野車輪胎,規格為285/60 R18。
奔馳GL450配備275/55 R19規格的輪胎,是米其林Diamaris,屬于兼顧公路性能的SUV車胎。
GL450也不懼越野:全時四驅帶加力、中央及后軸兩組差速鎖、三級可調高度空氣懸掛、陡坡緩降及上坡輔助系統……不用過分擔心它的全承載式車身和四輪獨立懸架,有前面那些利器的幫助,脫困能力一流——只是地形的崎嶇全部傳導至車身內讓人有點心疼,看來如果需要經常應付這樣的極端險境還是有大梁的車更牢靠。GL承載式車身的剛性和低重心加上獨立懸掛還是兼顧了公路操控性能,其手動加減檔按鈕設置在方向盤左右兩邊,它甚至還惦記著殺彎道呢!
-
1
問界M7 24.98-3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本田CR-V 18.59-26.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昂科威 19.6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探岳 19.8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漢蘭達 24.98-3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沃爾沃XC60 39.69-45.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唐新能源 17.98-26.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瑞虎8 10.99-16.1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哈弗H6 9.8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奧迪Q5L 34.98-48.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濂旈┌鏂拌濺錛?/span> 濂旈┌GLC鏂拌兘婧?/a> CLE綰MG 榪堝反璧玈綰ф柊鑳芥簮
濂旈┌鐑棬杞﹀瀷錛?/span> 濂旈┌GL 2014嬈?GL 350 CDI 4MATIC 濂旈┌GL 2015嬈?GL 400 4MATIC鍔ㄦ劅鍨?/a> 濂旈┌GL 2008嬈?GL 450 4MATIC緇忓吀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