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追逐 A5 Coupe/CTS Coupe對比試駕
[PCauto 原創評測] 都說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才換今生一次擦肩而過,但城市燈紅酒綠的夜色之下,奧迪A5 Coupe與凱迪拉克CTS Coupe的偶遇又似是命中注定。在那超凡脫俗的氣質之下,包裹著的是同一顆尋覓個性與自由的心,只不過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演繹方式,來共同譜寫這一場浪漫的都市情景劇。
外觀:那一次不經意的驀然回首
不要以為他是一件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品,不要把他看作是一臺用來吸引鎂光燈的概念之作,凱迪拉克CTS Coupe只是一臺完全忠于設計師的量產車型!在拋開一切“世俗”的調查報告前提下,設計團隊得到了空前廣闊的發揮空間,我們記憶中那個六、七十年代的竟敢把戰斗機翼裝上車身的凱迪拉克又回來了。硬朗、簡潔有力、棱角分明的鉆石切割工藝在CTS Coupe身上被推向極致,就連《紐約時報》也把他形容為“隱形轟炸機”。
不妨仔細看看C柱與腰線交匯所得的銳利尖角,鋒利得光是看一眼也感覺到手指被割破了,瞧那俯沖的姿態,毫無疑問這比地球上任何一臺Coupe車型都要更對得起“動感”這一個形容詞。然后再認真留意整個車身的側面,連貫得仿如一刀成型,前翼子板、側門、后翼子板三者一氣呵成,設計師眼里面已經刻薄到連再平常不過的開門拉手都容不下去,而特意設計出內凹進去的車門電動開關。難怪凱迪拉克CTS Coupe又被稱為“最接近概念車的量產車”。沒有一絲的圓滑、沒有任何的妥協,一眼就看出CTS Coupe是個剛毅的都市型男。
相反,柔美的奧迪A5 Coupe可以說是跟任何高調或者囂張的姿態完全絕緣,在色彩泛濫的市區里面甚至未必能夠一眼就看出她是一臺雙門轎跑車。但她卻跟典故中的“第二眼美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細看那條從頭燈一直延伸到尾燈的腰線,流暢飄逸得無可挑剔。
整個車身的曲面變化就是呼應腰線的走勢而得來的,圓滑且沒有固定的套路,絕對是鈑金師傅的噩夢,但誰又會在意呢?試問哪個男人會在這般迷人的曲線面前把持得住。
A5 Coupe的車頂線條同樣和諧地與車尾相融合,細看之下還會發現其跟車門下部的肋線也有一定呼應關系,寥寥幾筆就把她的時尚、典雅氣質刻畫得入木三分,這種由內而外的修行不是拿個名牌手袋就能烘托出來的。當然我們不得不抱怨的是,A5 Coupe前臉與尾部造型的家族化色彩實在太過濃烈了,難道是奧迪故意為其保留適度的矜持?
內飾:家族風格的完全表率
作為美系豪華品牌的代言人,凱迪拉克CTS Coupe在車廂鋪排上再一次展現出西部牛仔的豪邁大氣。請先不要誤會,這里說的“大氣”并非指傳統觀念中美系車型在造工上的粗獷,(事實上CTS Coupe的細節工藝絕不遜色于歐洲大廠),而是指凱迪拉克在塑造豪華氛圍上的不惜重本。例如標配的BOSE 10喇叭5.1聲道音響、例如標配的座椅通風、例如我們都熟識的Onstar系統,再例如車廂內絕大部分用手可以觸摸的地方都包裹上真皮,注意了,是真皮而不是常見的軟質工程塑料。
而且在豪華之余我們也看到CTS Coupe車廂內不少的人性化設定。例如安全帶不再需要像其他Coupe車型那樣伸長手才能拿到,再例如中控上的液晶屏幕設計為電動伸縮從而減少對駕駛者的干擾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豪華品牌所應有的用心與細致。當然,要給每一個駕駛者都留下深刻印象的話,光有這些還不夠,那個像飛彈發射裝置一樣的車門電動開啟按鈕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至于A5 Coupe的內飾設定,正如大家意料的一樣,除了奧迪還是奧迪。我們試圖非常用心去尋找她跟其他奧迪車型的不同,又或者是車廂內任何特意為雙門Coupe車型而作的變動,非常抱歉,并沒有,假如把運動型座椅和更豐富的車廂配色選擇都忽略不計的話。不過暫且拋開這些表象,奧迪A5 Coupe各項功能的辨識度和易用性卻要明顯優于CTS Coupe,尤其是經歷過多次優化改良之后的MMI車載交互系統和奧迪導航系統等等,這些都是直接而且長期影響到用車體驗的要素。
普遍觀念中Coupe車型的主人都是“自私”的,為了一己私欲而罔顧后排乘客的感受。而今天的兩位主角均屬于大型的Coupe產品,所以后排座椅均并非簡單的象征式應付,而是的的確確可以容下兩位全尺寸的成年乘客。只不過限于頭頂空間的先天不足,超過40分鐘的旅程就要慎重考慮了。
測試:兩種背道而馳的個性
如果認為凱迪拉克CTS Coupe僅僅是在四門sedan的基礎上換個炫目的外殼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凱迪拉克CTS針對不同排量車型提供了3種完全不同的底盤風格設定,其中包括減震、差速、穩定桿、剎車盤、卡鉗等設定的差異。三種不同的設定分別命名為“FE1”、“FE2”和“FE3”,其中FE1主要特點是舒適,FE2則更多體現公路運動性,而頂級的FE3型號則強調了跑車般的駕駛快感。
Coupe車型采用的便是FE3底盤,這便意味著采用前Bilstein后Sachs品牌的Nivomat避震器,后差速器為限滑設計,同時剎車系統升級為前346mm剎車盤雙活塞鑄鐵卡鉗、后340mm剎車盤雙活塞鑄鐵卡鉗。除此以外CTS Coupe的輪距也較四門版增加近2寸,車身高度也降低近2寸,以期提高高速穩定性。
至于同場的奧迪A5 Coupe采用2.0TSI搭配7速Multitronic無級變速器的動力傳動組合,驅動方式為前置前驅,這一搭配方案同時也應用在多款奧迪車型上面,屬于廠方非運動型號的主流套餐。從動力參數來看,A5 Coupe那211匹最大馬力要遠低于CTS Coupe 3.6的311匹,但兩者的最大扭矩分別為比較接近的350Nm和374Nm,于是就不難理解A5 Coupe的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為8.25秒,而CTS Coupe為7.75秒,差距并不算特別大。
不過在繞樁的項目中還是能夠體驗出兩車在駕馭特性上的巨大差異。A5 Coupe表現出奧迪一貫的沉穩特性,哪怕通過裝備的“奧迪駕駛模式選項”功能把她設定為運動模式,方向盤加重了、動力敏感了、懸掛阻尼也加大了,但車身始終不會有任何過激的動態改變。所以不經不覺間A5 Coupe的速度事實上比你感官體驗到的要更快,她有很高的極限,但如果突破了的話,要救回來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相反CTS Coupe的動態響應敏感得從一開始就讓駕駛者手心冒汗。似乎每1°的方向盤轉角都會引起車頭的馬上跟進,懸掛堅挺而快速,繞過樁桶之間車身動態的改變與建立非常迅速。所以雖然CTS Coupe的自重要比A5 Coupe多出201Kg,但整體靈活性卻要高得多。至于彎道中的極限,放心交給前245/45ZR19后275/40ZR19的馬牌輪胎吧。
結語:一個剛毅另一個柔美,一個進取另一個沉穩,偶然的邂逅讓凱迪拉克CTS Coupe和奧迪A5 Coupe走到一起,兩者性格上的互補讓這一場午夜的追逐更加耐人尋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