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少去加油站 對比試駕CT200h/沃藍達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筆者上微薄最怕就是兩件事,第一則是看到夫人轉發新款時尚化妝品與服裝,第二則是“兩桶油”又說要漲價了!第一個問題不敢擔保各位車友會有,但第二個問題相信大伙都是頭疼事,憋屈的各種節油駕駛技巧筆者就不予大家分享了,今天的主題則是想讓大伙把眼光看遠一些,所以筆者帶大伙一同對比體驗一下兩部新能源車型,它們分別是雷克薩斯CT200h與雪佛蘭的沃藍達。
![]() | 體驗讀圖模式 |
或許不少網友覺得筆者腦子有問題,拿一臺售價49.8萬的車型(沃藍達)與27.9萬(CT200h)起步的車型作對比,這在里筆者很確定告訴大伙,我還沒被“兩桶油”逼瘋,只是目前廠商還沒打算大規模銷售沃藍達,實際上沃藍達在北美的售價為31645美元(大約不到20萬人民幣),所以本次對比也可謂一次提前N年的較量。
《較量》第十四期 提前10年的較量
由于兩部車型都不是新車,而且我們也對它們的外觀內飾進行了多次報道,如果您錯過了這些文章,那您也無需著急,點擊下面圖片即可了解。
● 兩部新能源車有什么區別?
如果給大伙先講一堆技術原理,那么相信大伙結一定會點擊屏幕右上角的小紅X,所以筆者先給舉個例子。首先必須確認一點是兩車都是燒油為主的,其中CT200h可以看作一名隨身“打包員”,它會把你駕車中任何浪費的能源都回收塞進電池。而沃藍達它也具備“打包員”的能耐,不過這位“打包員”力量十足,除了回收之外它還能背著10千瓦時的電能讓你使用。
好吧,如果說到CT200h“打包員”的角色,大伙都明白它回收的是剎車、滑行等形式浪費的能源,那么沃藍達10千萬時的電量是哪里來的呢?沒錯,它是一部可以充電的混合動力車型,也就是廠商自我宣傳的增程式電動車概念。
說到充電,大伙都知道這是目前限制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弊病,但事實上沃藍達的充電條件還是大部分人可以實現的,首先它只需要符合國標的220V民用電就可以了(三叉接口),充電時間大約為7個小時,滿電情況下可以行駛55~65公里,加上滿油續航里程490公里,沃藍達滿電滿油狀態可以行駛將近570公里。
● 兩車使用起來有什么不同?會不會很麻煩?
之前提到過CT200h只是一個單純的“打包員”,并不能自我添加電能,而且在于日常使用中這個打包員非常智能,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其他自動擋車型一樣,控制油門、剎車與方向,所以它用起來和普通自動擋車型沒有任何差別。
沃藍達的“打包員”技能也非常智能,所以駕駛它也和自動檔車型無異,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它有一個油電能源轉換的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也是智能全自動的,不過系統并不能判斷車輛所處的狀況,所以工程師設計了標準、運動、山路、保持四種駕駛模式給大家選擇,具體功能和使用情況可以參考下表。
沃藍達四種駕駛模式運用詳解 | |
模式 | 用途解析 |
標準模式 | 車輛處于一個全自動狀態,系統自動決定工作方式 |
運動模式 | 車輛將獲得更出色的動力輸出特性 |
山路模式 | 車輛將儲備更多的電能,以應付爬坡大扭矩輸出的工況 |
保持模式 | 不使用電池能源,用于跑高速時,保留電能以應付市區擁堵路段 |
沃藍達除了駕駛模式需要熟悉之外,充電還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之前已經提到了沃藍達只要符合國標的220V民用電即可充電,所以你必須擁有一個不會被雨淋的車位,而且車位半徑5米內一定要有三叉接頭,由于車輛充電與電流穩定性要求較高,最好能夠提前叫4S店技術人員測量電壓。
● 兩車的動力系統又有什么差別?
沃藍達可以充電也說明了它電池的容量比CT200h大多了,當然體積也一樣大多了,從圖中不難看出CT200h的電池只占據了尾箱一部分空間,而沃藍達的電池從后排開始一直延伸到了換擋桿部位,同時沃藍達的車重達到了1.7噸,比CT200h多了260公斤。
動力總成兩車其實極為相似,兩車都采用了阿特金森發動機(什么是阿特金森發動機?)、一個電動機、一個發電機、行星齒輪式無級變速器作為組合,不過其中排布方式不同,行星齒輪的調速方式也有不同。當然最大的差別在于發動機的作用,CT200h的發動機與電動機是參與驅動車輪的,而沃藍達的發動機是不參與驅動車輪的,它只帶動發電機發電給電動機供電,進而驅動汽車。
由于主驅動單元不同,系統第二大差別在于電動機的功率,CT200h的電動機雖然在驅動車輛有很大作用,但發動機的作用絕對大過電動機,所以CT200h的電機只需要60kW/207N•m電動機,而沃藍達是一部純采用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所以電機參數達到了驚人的111kW/370N•m。
由于兩車的動力總成和工作方式都比較復雜,本文中只做了根本差異性的對比,如果您是一名機械控,您也可以點擊筆者之前的文章詳細了解兩車的系統構成與工程原理。
● 兩車的混動系統對車輛空間有多大影響?
既然兩車都采用了電池,那么肯定會占據一定的位置,沃藍達10千萬時的電池更是一個龐然大物,所以這時候就是考驗兩家廠商工程的空間優化能力了。
CT200h的電池被設計在了后備箱,但對于這臺2600mm軸距的兩廂車來說,或許這已經是一個最佳解決方案了,不過CT200h的尾箱地臺也因此變得較高,不好慶幸的是對于日常使用影響不大,而且設計師還保留了備胎。
那么對于沃藍達的10千瓦時電池,對于設計師的考驗就更加嚴峻了,最后電池被設計成T字形,從后排座椅開始到前排換擋桿部位均是電池,沃藍達也因此變成了一個四座車型。還好的是尾箱空間并沒有受到太大干擾,不足的是因為蓄電池等設備,不能裝備備胎,所以沃藍達使用的是防爆胎。
● 這兩種車開起來的區別又有哪些?
之前也提到過了,兩車都采用了阿特金森式的發動機,其中CT200h的1.8升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3kW(99PS)/5200rpm,最大扭矩為142N•m/4000rpm,同時搭載了一臺60kW/207N•m的電動機。而沃藍達的1.4升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3kW(86PS)/4800rpm,最大扭矩為126N•m/4250rpm,同時搭載了一臺111kW/370N•m的電動機。
變速箱方面兩車都使用了行星齒輪式無級變速機構,不過兩車的調速方面有一定的卻別,但這些區別并不會影響我們的駕駛方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兩車的變速器都擁有爬坡擋,沃藍達與大部分車型一樣用“L”表示,在CT200h上面則是使用“B”表示。
日常駕駛感受
在動力方面,CT200h的感官會更容易讓人習慣,因為它除了低速行駛采用電動機之外,大部分時間發動機還是會介入到傳動中,這種動力特性老實說和傳統車型差異不大,而沃藍達則是全程采用電動機驅動,370N•m的扭矩隨叫隨到,而且沒有任何的發動機聲音,這種動力輸出特性與傳統車型的感受完全不同,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高速行駛感受
沃藍達的動力非常充沛,所以不需要考慮跑高速的動力問題。我國高速公路最高限速為120km/h,我們在高速路上測試80-120的加速能力時沃藍達的表現非常驚人,所以對于沃藍達的高速使用時完全不用擔心的,同時廠商給出的最高時速是160,因此絕對能夠滿足在國內的使用需求。
相比起笨重的沃藍達,CT200h在城市中穿梭就顯得靈巧得多,略顯硬朗的懸掛系統讓人在激烈駕駛中充滿信心。在Sport模式下,由藍變紅的儀表背光告訴你此時的CT200h更具野性,駕駛感受更接近于一臺自然吸氣的汽油發動機車型。在高速上行駛,以CT200h的能力,加速還是比較輕松的,官方最高時速是180,發動機與電機一同工作時爆發的扭矩還是非常強的。
同樣沃藍達的續航里程是不需要擔心的,在電池用完之后,發動機會驅動發電機進行工作,為電池繼續提供電能,在加滿油的情況下續航里程達到將近570km,所以沃藍達的續航里程方面是非常強大的。
● 總結與使用成本
CT200h擁有雷克薩斯的品牌附加值和其自身的操控質感,價格值得。36萬當中還包括6年的保養費用,油耗低。
沃藍達49.8萬,但在美國市場售價還不到20萬,如果價格同步,將會非常具有競爭力,如果能夠滿足每日的充電條件,那么還可以做到真正的零排放,加上國內電價不貴,充滿電7塊錢,一公里不到1毛錢,對比起CT200h優勢明顯。
沃藍達跟CT200h代表著未來新能源車的兩種路線,CT200h是一款混動車型,對于現在的用車環境無疑更加實用。沃藍達是增程型電動車,可以實現真正的零排放,但對于使用的條件比較苛刻,對于現在來說還是有非常大的限制。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會變得逐漸多樣化,或者說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未來會有更多的選擇,也意味著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節能環保的時代,擺脫兩桶油不敢說,但起碼可以讓大伙少去加油站。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