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的平方-試駕華晨駿捷
駿捷上市已經有不少時間了,但是直到最近才拿到廠家提供的試駕車輛,廠家的解釋是駿捷一直供不應求,試駕車輛實在難以安排;二是好容易安排了,又老是被一些媒體試車時撞壞。
其實在駿捷剛下線時,本人在華晨廠內已經小試了一把駿捷,印象不壞,可是當時試車的路線只有大約300米,擋位只能換到3擋,所以在這次試駕之前,別人問我“駿捷怎么樣”時,我只能老實地回答外形不錯,開起來還算平順。
現在幾天試駕下來,關于駿捷我終于可以告訴大家了。我試駕的是1.8升手動豪華型,接手時,里程表上顯示已跑將近5000公里,應該不算多,但是一上車還是可以明顯地感到這輛車被我之前的同行們“蹂躪”得不輕,所以有些小的瑕疵就不能分辨到底是本來就有,還是大家給“試”出來的。
在試駕的頭10公里,駿捷給我的印象,真的不太好:怠速時方向盤有抖動、方向偏重、座位和轉向柱可調整幅度有限、離合器行程太短……可是,僅僅10公里之后,駿捷開始讓我對它刮目相看。
最大的賣點是外形與價格
操控不只是平順,當你適應了它之后,駿捷的操控可以用靈活來形容,中低速階段的加速也很有力,懸掛系統調校得恰到好處,既有良好的減震效果,又能在快速轉彎或者緊急變線時提供很好的支撐。在我印象里,在眾多本土品牌車型中,除了采用馬自達6底盤的一汽奔騰外,駿捷應該是操控性能最好的一款了。
駿捷最大的賣點還是漂亮的外形和便宜的價格。駿捷的全長為4648毫米,比一般的B級車略短,但是其軸距卻近2.8米,內部空間非常寬大,完全是一款B級車。說到內部空間,想提一點,很多車都過分強調了縱向空間長度,但實際上,橫向空間,對乘坐的空間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有些車通過加長軸距可以獲得很“好看”的內部縱向長度,但由于寬度不夠,人坐進去仍會感到很窄。
說到外形,駿捷堪稱是一款上品,停在任何一款國產B級車旁,無論是造型本身還是工藝品質,駿捷都不會遜色多少;但是如果比一比內飾的設計、工藝和用料,駿捷就有點“相形見絀”了。舉個小例子:轉向柱可調的幅度太小,我把轉向柱調到了最高位置,但是方向盤的上沿仍然擋住了部分儀表板,打轉向燈時,我如果不低頭,就只能聽見轉向燈的提示音,但是看不見儀表板上轉向燈的指示箭頭。
試駕車是真皮坐椅,但是給人感覺材質一般,而儀表板和方向盤上的塑料件,感覺就更加廉價。車內空調、音響等功能按鈕設計也還算人性化,但是電動車窗不是一觸式的,中控門鎖在起步后不會自動落鎖,熄火后也不會自動解鎖,使用頗為不便。
性價比目前國內最高
的確,試車過程中,發現了駿捷不少小瑕疵,但是一想到我試駕的這款1.8升手動豪華型的B級轎車售價才10.58萬元(這個價也就買一輛飛度1.5升普通版),立刻就容忍了所有的問題。
駿捷的性價比大概是目前國內最高的了,在駿捷公布了8.58萬元到12.88萬元的價格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看任何車都覺得貴了。國內凡是新車都喜歡標榜自己是“標桿”,每逢此,我就暗想,那駿捷算什么?只能是標桿的標桿,也就是標桿的2次方了。
那可靠性呢?可靠性的確是一個大問題。中華汽車推出后品牌越來越邊緣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最初一批車的可靠性不好,小毛病太多,以至后來的中華車雖然品質大為改善,但是銷售仍一直徘徊不前;去年某本土品牌推出的一款車剛開始市場反應也非常好,但是由于可靠性不過關,一段時間后小毛病紛紛暴露,據聞最近要求退車的不少。駿捷正式上市才幾個月時間,現在給其可靠性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但從這幾個月的情形來看,駿捷沒有暴露出什么可靠性方面的問題,筆者有一位朋友,是第一批駿捷車主,筆者也問過他“開起來如何,有沒有小毛病”,回答是:“還好。”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