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西化" 上汽榮威750全方位測試
這是一個挺突兀的概念!大家聽說過“西化”,還沒聽說過“東化”吧?不是你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當我們還不知道中國汽車該去往何處時,上汽已經買下了羅孚的知識產權,并經過一番“東化”,誕生了自主品牌榮威。
據說北京車展上,很多老外在上汽展臺看到中國人打造的榮威時都很是驚訝。福特在最后一刻行使的“優先采購權”,給了上汽一個打造純粹自主品牌的機會。于是,我們看到的是榮威而不是羅孚。毋庸置疑,榮威750是我國目前水平最高的自主車型之一。羅孚75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上市的,顯然基于該平臺推出的榮威擁有一個國內汽車廠家開發自主品牌的很高起點。
榮威的車標延續了羅孚的盾形,不過構成元素卻已大相徑庭。由紅、黑、金三種中國傳統色彩、東方雄獅、華表和RW組合,代替了原來維京人的大海船的船首和帆。
無論試車前還是試車后,榮威最易提煉出的特點或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都是它的外形。看到榮威的側面輪廓,容易讓人聯想到捷豹、勞斯萊斯等英國名車,沒錯,這種雪茄形車身造型正是英國汽車的經典風格,而榮威的前身羅孚也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之一。在汽車的歷史長河里,英國汽車幾經沉浮,雖然到近幾年,只有勞斯萊斯、賓利、捷豹還在支撐著昔日的輝煌,但它們所塑造的、散發著貴族氣息的英倫風格的車身造型,在世界汽車設計趨于大同之時,卻以唯我獨尊的氣概獨成一派。
有人說日本車是工具,德國車是機器,而絕大多數的英國車則是一種藝術。現在上汽則通過一番手術,讓英國藝術變成為中國人民服務的工具。
榮威有“大臉”與“小臉”之分,這種區別在羅孚時代便已存在。相比之下,“小臉”均衡內斂,而“大臉”則更加威猛氣派。榮威的車身基本上延續了羅孚75的小改款設計,最為明顯的變化是軸距加長了10厘米,車尾部的下垂式設計也為后排頭部空間和行李廂容積放棄掉C柱一些最經典的風格和最迷人的曲線。顯然,在上汽的設計師眼中,在人民大眾的現實需求面前,浪漫的古典主義設計也需要創新的手法予以新生。車尾更是把英國車的特點演繹得淋漓盡致,圓滑的車尾設計及典雅的尾燈把車身勾勒得古韻十足。
坐進駕駛艙,才知道榮威與羅孚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原來羅孚古香古色的英倫風格的中控臺,在榮威上變成了更現代的整體設計。如果在沒看到榮威外觀之前坐在車內,你一定不會想到榮威會有那樣一個風格獨特的車身設計。但車內仍保留了很多傳承經典的橢圓形設計,從乳白色的橢圓速度表、空調出風口到復古的時鐘、各種操控按鈕的邊框,讓人可以時不時地想到那個百年英國品牌。而改變了內飾風格的榮威,似乎從材質上也與那個流淌著貴族血統的羅孚不同,也許是為了擁有一個符合自主品牌車型的價格吧!
駕駛起來,我立刻體會到利用國際資源生產自主品牌的好處。通常在自主品牌車型上常出現的“生澀感”沒有發生在榮威上,傳動系統的匹配不錯,動力的輸出也很順暢,來自成熟平臺的好處不言而喻。5速自動變速箱在羅孚75上雖然并沒贏得人人稱贊的口碑,但在榮威上的表現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換擋順暢,也比較安靜。與路虎神行者(第一代)頗有淵源的2.5 V6發動機經重新調校后,最大功率由原來的177馬力提升至184馬力,240牛·米的扭矩則沒有變化。然而受到因軸距增大帶來車重增加近100公斤的影響,0到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并沒能維持在10秒以內,與羅孚75的8.9秒相比,還是看出榮威在價值取向上的一些微妙變化。
軸距加長后,榮威便擁有同級別轎車中最大的軸距,羅孚75原本就不錯的乘坐舒適性隨著在榮威上擁有更大的乘坐空間而更加完美。與此同時,為適應中國的道路情況,上汽歐洲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將羅孚歐洲風格的非常硬的懸掛調校得軟了,這也為后排的舒適性做出了貢獻。不過,調軟后的底盤在通過減速坎后會產生一些輕微的余震。
軟了的不僅僅是懸掛,油門踏板、剎車踏板也為更適合國人口味,增大了踏板行程,軟了下來。如果你是個駕駛愛好者,一定開始擔心羅孚75原有的駕駛樂趣是否會消散殆盡,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雖然駕駛風格因重新調校而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榮威仍然是一款富有駕駛樂趣的中型車。在從杭州到千島湖的高速上,大家都以接近200公里/小時的車速一路狂奔便是最好的證明。高速行進中,榮威扎實的底盤實在功不可沒,四條固特異高速胎的性能也被充分發揮出來,當然,榮威不錯的制動性能是體驗駕駛快感的保證。而且手感厚重的方向盤也為高速行駛穩定性增色不少。
就像捷豹一樣,羅孚75也擁有自己特有的英倫聲學樂章,而榮威則將這一特征繼承下來。急加速時,榮威在轉速的中段和高段都會發出漂亮而獨特的聲浪,引駕駛者入勝。雖然擁有令人愉悅的發動機聲浪,但在高速行進中,來自前風擋的風噪聲也說明榮威在正式進入市場前還有一些調校工作要做。
雖然擁有著古典的曼妙身段,也有著英倫的貴族氣息,但英國汽車的沒落卻是不爭的事實。堅守傳統,也必然束縛了前進的腳步,在經典的造型下,人體工程學設計的提升受到了局限。所以,在榮威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優化了的地方,比如全新內飾設計、增大軸距和加長后懸增大行李廂容積。但說到底,榮威也只是上汽人發展自主品牌的第一步,繼承的大于創新的。現在的難題在于,如何在保持英倫尊貴、典雅的工藝品質下,能夠賣出一個頗具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的價格。或者說在有競爭力的價格下,如何不在用料、工藝和材質方面做出妥協。
榮威的誕生,標志著一個全新的自主品牌的開始,也意味著第一款澆鑄國產英國風格的汽車在中國市場開始角逐。不論從哪個角度講,榮威都將走一條不同于他人的差異化之路,它的市場前景不僅考驗的是上汽,還有中國的消費者,畢竟榮威不是中庸者的選擇,而是能夠接受新事物的人們的選擇。與凱美瑞、帕薩特、天籟等車型相比,榮威鎖定的將是更加獨特的購買群,但不論怎樣,一個有吸引力的價格才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