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引進? 試駕2009款馬自達CX-7
2009馬自達CX-7 GT完美且獨特地結合了車子的性能和SUV的實用性于一身,CX-7的空氣動力前臉及柔和的尾部、圓滑的輪廓、寬敞的車身、凸出的前保險杠、雙排氣管、以及厚實的18英寸輪輻讓其它混合車顯得更加方正了。
2009款馬自達CX-7
隱藏在CX-7圓滑的引擎罩下的有一款源自馬自達Speed 3的渦輪增壓244馬力四缸發動機、六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獨立車身設計、完全獨立懸掛系統、以及全輪驅動駕駛系統。CX-7駕駛感覺很像一部高性能轎車——而且擁有搭載全家人及周末野營裝備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全輪驅動駕駛和高離地間隙——還能夠成全一個周末滑雪之旅。
2009款馬自達CX-7
CX-7最直接的競爭者是渦輪增壓款謳歌RDX、大眾途歡渦輪增壓型和斯巴魯森林人2.5XT;也許還有豐田RAV4V6款。但是CX-7獨特的外觀一般都不會與其它任何交叉車混淆——除了有可能與馬自達CX-9比較接近。
2009款馬自達CX-7內飾
CX-7在2006年春季推出時就是一個潮流的風向標,不僅僅是其活躍的造型風格,其源于馬自達Speed的直噴渦輪增壓2.3升四汽缸發動機,在5000轉/分時產生的244馬力。其六速自動變速箱及順序手動換擋功能一直都是許多競爭者的肉中刺,尤其對于一些SUV中單調的單速恒時可變變速器配置來說。大約在其推出3年之后,CX-7突現但卻精密的設計看起來仍然新穎,至于在我們看來是這樣。
價格及標配
2009年的CX-7擁有更好的價值,其廠商建議零售價降低了3-5%,而且公司增加了更多標準配置:2008款全輪驅動版CX-7 GS為32,095加元(約合人民幣18.87萬元),2009款為30,295加元(約合人民幣17.81萬元);2008款GT全輪驅動版為37,295加元(約合人民幣21.93萬元),現在為36,095加元(約合人民幣21.22萬元)。
中控臺銀色裝飾
在基本的前輪驅動駕駛GS款上有全新的八方向駕駛座椅及手動腰部支撐功能、可加熱前排座椅、中控臺銀色裝飾、MP3功能、防眩目后視鏡、新的座椅儲物袋、以及帶鎖的工具箱。
CX-7 GT在2008年提供前輪驅動駕駛為標配、全輪驅動駕駛為選裝,現在全輪驅動則成為標配。2009款GT增加了高亮度合金輪圈、霧燈周圍的銀色裝飾、車鏡背面的轉向燈、自動漸暗后視鏡和車庫開門器。而且,選裝的豪華套裝增加了天狼星衛星收音機和藍牙免提電話系統。
測試款CX-7 GT擁有選裝的豪華套裝
我的測試款CX-7 GT(擁有標準的全輪驅動駕駛)擁有選裝的豪華套裝(1,560加元),包括優質的9揚聲器BOSE音響、6碟CD唱機、中心式環繞系統、噪音補償系統、無鑰匙進入和遙控啟動、藍牙免提電話、天狼星衛星廣播及6個月的免費訂購。加上1,535加元的運費和100加元的空調稅,CX-7 GT測試車價格成為39,290加元(約合人民幣23.1萬元)。
駕駛印象
CX-7的發動機首次出現在前一代馬自達Speed 3和馬自達Speed 6,很快重新應用于2010款馬自達Speed 3。2.3升渦輪增壓直噴雙凸輪軸16氣門四汽缸發動機能夠在5,000轉/分時輸出244馬力,在2,500轉/分時產生258磅-英尺扭矩(約合350牛米),而新款馬自達Speed 3能夠傳送263馬力和280磅-英尺扭矩(約合380牛米)。推薦使用高級汽油,但是發動機也可使用普通汽油,馬力輸出量會少一些。
2.3升渦輪增壓直噴雙凸輪軸16氣門四汽缸發動機
與其它同級車型相比,CX-7算不上非常時尚,但是加速能夠與其它車媲美:根據加拿大汽車記者協會(AJAC)的獨立測試,車子能夠在8.7秒內從零加速至100公里/小時。這比馬自達Speed 3速度慢約2.5秒,區別要歸結于其增加的車重:兩車重量分別為1782(3929磅)及1436千克(3165磅)。
2009款馬自達CX-7外觀
CX-7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與240馬力的謳歌RDX(8.0秒)和200馬力大眾途歡(9.2秒)都具競爭性,但是卻比269馬力豐田RAV4V6(6.7秒)慢很多。從靜止加速時,CX-7會在動力來源之前有一些渦輪滯后的頓挫感,但是很短,而且動力到達之后這種現象就會消失了。幸運的是,發動機強勁的渦輪推動力不會產生任何重大的“扭力操縱”(在加速時不需要的方向盤拉力)。
油耗(Energuide單位為升/100公里)為城市/高速-12.7/9.1,比RDX的12.5/9.3更有比較性,但卻不如途歡的11.6/8.3,甚至沒有RAV4的3.5升V6的11.1/7.7節省。我經歷的渦輪款試駕經驗顯示,輕踩油門會節省更多油耗,重油會耗費掉相當多的汽油。
2009款馬自達CX-7外觀
大腳轟油門時,CX-7的發動機散發出嗡嗡的聲音,但是在怠速駕駛時實際是很安靜的——在100公里/小時及最高擋位時發動機轉速僅為2,000轉/分。六速自動變速器能夠實現快速有效的換擋,也能夠使用擋桿進行手動換擋。在手動模式上,駕駛員通過向后拉加擋、向前推減擋,與大部分手自一體的設置相反。但是與競爭車不同的是,CX-7并沒有配置方向盤后的槳式擋桿。
談及剎車方面,CX-7最優秀。AJAC剎車測試顯示100公里/小時至靜止距離為39.2米,RDX為40.3米、途歡為44.3米、RAV4為42.0米。CX-7使用了四碟盤式剎車及ABS和電子剎車分布系統。
2009款馬自達CX-7變速器
操縱系統由齒輪齒條組成,擁有發動機轉速感應可變支持,停車時提供輕盈的感覺、高速駕駛時提供緊湊的駕駛感。其11.4米(37.4英尺)的轉彎直徑對于這種尺寸的車輛來說有些過大。
如前文所提,操控性平衡感很好,235/60R18(測試車上配置為固特異Eagle RS-A)全天候輪胎也提供了優秀的抓地力。前部懸掛使用支柱和卷簧,后部則為獨立的多鏈桿式設置。駕駛感覺堅固又不會感覺疲倦,為增加轉彎穩定性也有一定的犧牲。操控性和穩定性由GT的“主動扭力”全輪驅動駕駛系統進行了進一步了增強,它能夠自動在前后輪之間做出改變。
2009款馬自達CX-7外觀
CX-7還有標準的電子穩定控制和牽引控制,幫助預防牽引和直接控制的力量,尤其是在冬季駕駛狀況下。再結合驚人的離地距離(8.1英寸),CX-7能夠處理冬季不平坦的鄉村道路和未耕種的道路。CX-7的功能非常引人,一部分為運動型轎車、一部分越野、一部分旅行車、一部分豪華車。CX-7是一部能夠全年間在任何道路上以更多熱情駕駛的車型。
內飾印象
運動、高檔、漂亮,這些都是用來形容CX-7 GT內飾的詞語。不要只參考我的詞語:看看我的照片吧——奶油色皮座椅及黑色中央條紋、包皮方向盤及多功能器、雙色儀表板及鋁質/高質量塑料內飾、高中控臺設計和連接的擋桿、紅色背光燈工具和信息顯示、可加熱前部座椅、高級音響、高度可調節式頭燈。輔助設備有中間儲物盒處的12伏輸電源,以及藍牙電話接口。
馬自達CX-7內部空間
馬自達CX-7內部空間
CX-7的四個車門都很大,門檻高度有些低,但是有個小邊可以借用,前部及后部腿部空間很寬敞。前部座椅很大是因為它擁有卓越的側部支撐,駕駛員座椅擁有電動高度、傾斜度支持,以及手動腰部支撐調節的功能。
方向盤能夠向上下傾斜,但無法內外伸縮,它擁有對于電話、音響和導航的控制。無鑰匙點火系統由大的平整鑰匙及遙控鎖車/開鎖功能以及集成于方向盤桿的按鈕組成。這些鑰匙都超大、笨重,我猜馬自達會在未來用不同的方法。
馬自達CX-7儲物空間
儲物空間包括乘客的手套箱,駕駛員車門附近有一個硬幣盤,排擋桿前有一個開放式儲物格。在前排座椅之間折疊的中央扶手打開后里面是一個儲物槽,另外還有地圖袋。
CX-7的儲物空間通過抬起式掀背達到了最大,能夠看到很大的開放空間和鋪設地毯的地板,但是側面卻是容易刮傷的塑料車體。后座后面的儲物地板(軸間距)長101 厘米、寬105厘米。儲物區域中的兩個杠桿能夠將可拆分的后部座椅折疊至平放,雙倍增加了儲物空間的潛能。
結論
樣式和性能的強化將馬自達CX-7與許多其它交叉車區別開來,價格今年也做了調整,其多功能性和全季節駕駛能力均非常有吸引力。一汽馬自達官方已經表示將在今年10月引進馬自達CX-7,廠商正在為這款車型的引進作積極的準備,CX-7的引進也將彌補馬自達品牌在國內沒有SUV車型的遺憾。(文章來源:愛卡汽車網)
- 1
捷達 詢底價>> 7.58 - 11.93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福克斯 9.98 - 16.99萬 詢底價>>
- 3 朗逸 10.78 - 16.69萬 詢底價>>
- 4 翼虎 19.38 - 27.58萬 詢底價>>
- 5 速騰 13.18 - 18.58萬 詢底價>>
- 6 MG3 6.97 - 10.37萬 詢底價>>
- 7 科魯茲 10.89 - 15.99萬 詢底價>>
- 8 新桑塔納 8.49 - 12.38萬 詢底價>>
- 9 寶來 10.78 - 14.83萬 詢底價>>
- 10 榮威W5 17.18 - 29.88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