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帶你進入日產GT-R Discovery之旅
很榮幸這次受東風日產所邀,前往日本參加中國媒體日產GT-R試駕會,讓我們能夠透徹地了解GT-R的里里外外。與很多試駕會不同的是,除了在仙臺賽車場有試駕的機會之外,日產還組織我們一同參觀了GT-R的裝配工廠、發動機裝嵌車間、日產賽車部門NISMO等與GT-R相關的各個機構,使得GT-R在我們心中留下前所未有的深刻印象。(每個參觀部分的詳細內容可點擊下方導航條即時跳轉。)
由于日產賽車部門NISMO早已聲名在外,我們就從NISMO的東京工場開始進入我們的日本GT-R Discovery Tour。
東京NISMO總部——
NISMO是日產·汽車運動·國際公司的簡稱,該公司是成立于1984年,專門致力于發展日產汽車運動的公司。參加賽事和提供零部件是NISMO公司的兩大事業支柱。NISMO公司以挑戰精神著稱,無論在賽事成績還是公司影響力方面都在業界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GTR VR38DETT發動機裝配車間——
日產GTR所搭載的VR38DETT發動機,采用了很多高性能車型都采用了人工裝嵌方式。每臺發動機都有專人負責,手工裝配所有部件。減低因為批量生產而產生的誤差和瑕疵。VR38發動機的裝配車間位于橫濱工廠的深處,占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所有的GTR動力心臟均是出于此處。而且所挑選的技師均為百里挑一,他們可以說是日產工廠里面技術水平最為優異的一群!
GTR總裝車間位于日產櫪木工廠內——
日產汽車公司在日本國內一共擁有三個主要組裝廠,櫪木工廠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櫪木工廠坐落于東京北部櫪木縣中心的上三川町,與東京相距約100公里。
時至今日,櫪木工廠已經成為日產公司主要生產豪華車和跑車的核心基地。它擁有日本國內最領先的汽車測試場地,包括一個總長6.5千米(4英里)、環繞整個工廠的高速橢圓形試車場,還有一個剎車測試場、濕滑路面繞樁(water slalom)和一系列在瀝青和石子路面進行的測試,這些測試數據可以幫助工程師模擬各種駕駛條件。
櫪木工廠占地面積約為292.2萬平方米,針對日本市場,櫪木工廠主要生產的車型有PRESIDENT、CIMA、風雅FUGA、及;針對海外市場,櫪木工廠主要生產英菲尼迪M45/M35、G37、370Z以及GTR R35。
日產GT-R 報 價 圖 片 資 訊 參 數 口 碑 論 壇
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GTR(PGC10)開始,六代GTR的車型都是讓人過目難忘的。從小學生就開始培養出這種愛車情節,長大以后成為GTR的粉絲,那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看到這些PPT才發覺原來日文都不是太難懂,起碼99%的網友都能看懂當中的內容。
在櫪木工廠八種可以共線生產的車型,這樣可以提高不少生產效率。東風日產現在生產的車型數量也不少,看來也是獲益于共線生產這個步驟。
GTR車架焊點的密度和數量在我們看來已經是達到了準賽車的級別,不過為了應付GTR強橫的馬力輸出,這也是必須的了。在一些承接底盤的位置用上了全鋼設計,但是鋁合金材料同樣隨處可見。
日產GT-R 報 價 圖 片 資 訊 參 數 口 碑 論 壇
GTR發動機裝配車間位于日產橫濱工廠內——
日產橫濱工廠起源于1935年,以鍛造部件、鑄造部件等零件生產為主。同時也是日產工廠中最大的發動機裝配地點。其中也包括了我們這次的主角,GTR R35的VR38發動機的裝配。VR38發動機在橫濱工廠的一個無塵車間里有專門的工匠進行手工裝配,細致程度已經裝嵌的水平都達到日產的最高標準。
位于橫濱工廠內的日產汽車引擎博物館——
作為日產汽車起源地的橫濱工廠,是日產歷史最為悠久的工廠。內里還擁有一個日產發動機博物館,將日產有史以來最值得紀念的發動機都展示出來,其中不乏各種極為罕有的經典發動機。
日產作為日本汽車巨頭之一,坐落在橫濱市的工廠當然也收到市長的重視,2003年新廠房落成時也收到了橫濱市長的祝賀。PS:為什么連市長這種大人物都會用漫畫形式來簽名留念呢?想必這個市長也是相當親民的。
一進入博物館大廳就被這種氣勢所吸引了,除了年代久遠那些不認識之外,很多著名的引擎都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的。
以下這幾個年紀比我老得多的引擎看看就行,反正都是裝配在日產古老的車型上的,基本上很難再出現在你我面前的了。
從這個引擎開始就不得不介紹了,這是第一代GTR(PGC10)所使用的S20 2.0L直列4缸發動機,在1969年誕生時就已經能發揮出160匹的最大馬力。
這是裝載在1989年日產CIMA上的VH41 4.2LV8發動機,最大馬力270匹。
這是1975年搭載在日產旗艦President總統上的Y44E 4.4LV8發動機,最大馬力200匹。
這是GTR傳奇車型R32出現前的產品——SKYLINE R30,使用2.0L直列4缸發動機,最大馬力190匹。
重頭戲終于來了,這就是1989年“戰神”GTR R32使用的RB26DETT發動機,2.6L直列6缸雙渦輪設計,最大馬力280匹。接著出現的GTR R33\R34的發動機都是以這款RB26發動機發展而來。
同樣是日產著名跑車系列的SILVIA,1999年的S15型號搭載SR20 2.0L直列4缸渦輪發動機,最大馬力250匹。別看是超過10年車款,現在還能在眾多漂移比賽中見到SILVIA的身影。
這款我們就熟悉多了,英菲尼迪G37所搭載的VQ37引擎,V型6缸設計,最大馬力330匹。
接著還有很多日產經典賽車引擎,足以反映出80、90年代汽車運動的蓬勃氣勢。
1969年日產R382賽車所使用的,6.0L V12發動機,獲得1969年日本GP的冠軍。
1967年的R380賽車引擎,直列6缸2.0L引擎可以輸出超過220匹馬力。
1991年的R91賽車使用VRH35Z引擎,3.5L V8雙渦輪設計,最大馬力680匹。
1999年R391賽車使用的 VRH50A 5.0L V8發動機,最大馬力超過620匹。
終于有我們熟悉的賽車發動機了,2002年~2006年日產SUPER GT的參賽車350Z,使用由NISMO制作的3.0L VQ30DETT雙渦輪6缸發動機,最大馬力超過500匹。
- 1
Aventador 詢底價>> 648.8 - 738.88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Panamera 115.3 - 312.5萬 詢底價>>
- 3 豐田86 26.9 - 27.9萬 詢底價>>
- 4 奧迪A5 49.98 - 66萬 詢底價>>
- 5 尚酷 23.58 - 39.88萬 詢底價>>
- 6 寶馬Z4 57.8 - 90.6萬 詢底價>>
- 7 日產GT-R 160萬 詢底價>>
- 8 保時捷911 152.4 - 219.5萬 詢底價>>
- 9 科邁羅Camaro 45.58 - 47.58萬 詢底價>>
- 10 蓋拉多Gallardo 348 - 490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