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最需要 海外試駕大眾高爾夫6旅行款
作為全球最暢銷車型,大眾高爾夫的營銷秘訣就是持續(xù)換代,并持續(xù)發(fā)布新款式。第6代高爾夫目前已在國內生產銷售,而在歐洲,高爾夫6之前已經推出了2門款,4門款,高爾夫Plus三種款式。作為最新發(fā)布的款式,高爾夫6旅行款(Variant)也全面上市銷售,主攻家庭第一輛車。
外形賞析
前臉上,高爾夫6旅行款與國產的高爾夫6完全一致。我們很高興看到大眾長期以來推廣的“大嘴”臉譜消失了,要知道,“大嘴”除了在定義上表明自己是大眾車型外,在美學上并沒有太多亮點。細長而水平的中網格柵也沒有鍍鉻裝飾,而是采用低調的黑色,水滴狀的大燈分列左右,簡潔的設計風格讓這款全球銷量霸主看起來并不張揚。
車身尾部,我們被如此“低調”的設計雷到了,或者說,平淡無奇的設計。與前臉的俊俏完全不同,高爾夫6旅行款尾部無論是車燈還是行李箱門都找不到搶眼的細節(jié)。尤其是尾燈,在后翼子板上的輪廓似乎有一絲國產標致三廂307的感覺,尾燈完全沒有與車頭大燈相呼應。后保險杠也中規(guī)中矩,我們已經不忍心拿來和國產的高爾夫6對比了。作為旅行款車型,高爾夫6旅行款的線條以流暢為主,同時后側窗的輪廓取自于大眾尚酷。
尺寸方面,高爾夫6旅行款長4545mm,寬1785mm,高 1510mm,軸距為2575mm。與國產高爾夫6相比,高爾夫6旅行款最大的變化在車身長度上。高爾夫6的車身總長僅為4199mm,高爾夫6旅行款憑借多出的長度營造出大規(guī)格的行李廂。
內飾一覽
坐進車內,熟悉的“十”字交叉布局的內飾映入眼簾。儀表臺和中控臺并沒有采用融為一體的設計思路,而相互獨立,看上去十分簡潔。雙筒式儀表盤也是我們熟悉的,與其中的多功能顯示器都是高爾夫6上的標配。三幅式方向盤也與國產高爾夫6車中的一致,這款方向盤來自2008年發(fā)布的大眾帕薩特CC。
我們本次試駕的為高配車型,在配置上頗為豐富。氣候控制系統(tǒng)被納入中控臺,無線電,導航系統(tǒng),車載MP3和藍牙免提電話系統(tǒng)都悉數到齊。兩套駕駛輔助系統(tǒng)選裝件,包括泊車輔助系統(tǒng)(自動泊車)和倒車輔助系統(tǒng)(提供后視影像),這是該類配置首次出現在高爾夫旅行款車型上。而更令我們激動的是全景天窗,車內本已寬敞的空間被飽和的采空照耀地更加通透,這可是高爾夫6旅行款的一大賣點。
座椅尤其值得一提。根據產品線的不同,高爾夫6旅行款共有四種不同的座椅可以選擇。基本款上為“Roxy”織物座椅,雖然材料不高檔但座椅形狀設計地很棒,并有“泰坦黑”和“瑪奇朵”兩種配色。稍高一級的舒適款,雖然同樣采用織物面料,但十字繡的工藝讓座椅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同時與高爾夫6旅行款的外形形成鮮明對比。
配色則于基本款相同。高檔款上的運動座椅顯然經過了精心設計。運動座椅也為織物布料,但更加柔軟。配色也更加豐富,除了“泰坦黑”之外還可以選擇“玉米穗”配色。作為頂級配置,大眾提供了高端的“維也納”皮革座椅作為選裝,也是四種座椅中唯一一種皮革材料。
空間優(yōu)勢
在平板電視尚未普及的上個世紀,旅行款轎車行李廂的大小直接關系到能裝下多少寸彩電的包裝箱,因此行李廂的容積成為衡量旅行款轎車實用性的最重要的一項數據。面對高爾夫6旅行款,我們將其稱作空間奇跡也不為過。在輕松坐下五位車內成員的同時,高爾夫6旅行款還擁有745升的行李空間。如果將第二排座椅放倒,整個行李空間將達到驚人的1550升。這些數據都是在安裝備胎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
在平時,行李廂空間長度達到1.07米,這個尺寸在同級別旅行款轎車中十分優(yōu)秀。同時,在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形成與行李廂連成一體的連續(xù)平面,直抵駕駛座背面,總長度達到1.7米,躺下中等個頭的男性不在話下。如果將副駕駛的座位也放倒,則連續(xù)平面的長度可達到2.72米。較長的滑板或建材都能輕松塞入高爾夫6旅行款。內部寬度方面,行李廂最大寬度達到1.29米,車輪處的最小寬度也達到了1.01米,看來再大尺寸的彩電也難不倒寬大的高爾夫6旅行款。
動力和操控
我們本次試駕的車型搭載2.0 TSI發(fā)動機,在5100-6000rpm爆發(fā)最大功率200馬力,在1500rpm至5000rpm區(qū)間爆發(fā)最大扭矩280Nm,是高爾夫6旅行款的頂級型號。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是大眾近年在國內極力推廣的變速箱之一,采用濕式離合器片,額定負載扭矩為350Nm,用在這款2.0TSI車型上綽綽有余。油耗方面,2.0TSI+6速DSG速雙離合帶來的百公里油耗僅為8.2升。
如果不算上1520kg的車重和較長的車身,高爾夫6旅行款絕對稱得上鋼炮。試駕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高爾夫6旅行款加速性依然迅猛,百公里加速成績居然達到8.4秒,發(fā)動機的輸出讓我們吃驚。中段加速方面,高爾夫6旅行款要遜色一些,車身和重量分布導致了提速較慢。
過彎不是高爾夫6旅行款的長項。在空載時,我猛打方向會聽見輪胎的嘶鳴,ESP迅速介入讓車輛不至于失控。對于快速變道,高爾夫6旅行款的身手還算靈活,沒有拖泥帶水。沒有體驗滿載情況下車輛的動態(tài)極限,因為滿載時應該沒有人會去激烈駕駛。
總結
作為全球最暢銷的車型,高爾夫的賣點就是性能均衡,同時價格和使用費用較低。高爾夫6旅行款更是在實用性和動力性方面更上一層樓,當然價格也要稍貴。作為家庭用車,高爾夫6旅行款既能滿足上下班代步的需要,又能載著一家人攜帶大包小包去出行,同時也能滿足男性車主在道路上偶爾撒野。這正是高爾夫6旅行款的魅力所在。(來源:騰訊汽車)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4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5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6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7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
- 8 寶來 10.78-14.83萬 詢底價>>
- 9 凌派 11.48-14.98萬 詢底價>>
- 10 凱越 9.69-11.79萬 詢底價>>
-
說愛你不容易 PCauto試駕大眾高爾夫敞篷版 51477
-
大眾高爾夫R 外觀賞識 3496
-
大眾高爾夫R 0到100km/h加速測試 7905
8.8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7.04秒 | 42.3米 | 74.0 | ||
蔡戰(zhàn) | 9.0分 | 駕駛這臺敞篷車確實很拉風,只是在帝都的城市里敞篷開車的話實在有點不合時宜,總體上駕駛感覺和標準的GTI沒啥區(qū)別,6速的DSG變速箱在低轉速時的震動依然讓人煩惱,合上頂篷時雖然噪聲稍大,但還是可以接受。 | ||
劉明輝 | 9.5分 | 我喜歡開敞篷車帶給我的感覺,何況它又是一臺GTI,所以對動力追求的我自然會愛上它。不過實際測試加速剎車的成績確實讓我有些驚訝,而且噪音也不低。不過若是碰到了我這種喜歡敞篷車的人肯定不會太在意的。 | ||
畢盈 | 8.0分 | 它的賣點必然是“敞篷”二字而并非“GTI”這三個字母,其實1.4T的敞篷足以,但是大眾仍然硬著頭皮把2.0T的發(fā)動機塞了進去。我相信開敞篷車的多數人是為了張揚個性宣揚自由,又有幾個人愿意開著敞篷車在人群面前呼嘯而過呢? | ||
評測文章:不僅是“拉轟” 測試大眾高爾夫GTI敞篷版 |
7.9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9.16秒 | 38.96米 | 暫無 | ||
李俊鋒 | 8.0分 | 這是一部售價高達37.98萬元的高爾夫,它除了可以把頭上的軟頂敞開之外,還配置了一臺雙增壓的1.4升發(fā)動機,而配置方面呢,那是幾乎完全一致的。在測試中這臺雙增壓的發(fā)動機與DSG的配合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出色,9.16秒的成績實在差強人意,而避震的調校也比普通高爾夫更舒適一些,這也是德國人難得一見的浪漫情懷。整體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悶騷的大眾車粉絲,高爾夫敞篷版可以去觀摩一番。 | ||
wangziping | 7.7分 | 高爾夫敞篷版走的是非主流路線,充滿個性又不顯張揚的外觀,瀟灑的敞篷設計注定會成為眾人目光焦點。動力表現依舊亮眼。但頗具爭議的售價確實令不少人望而卻步,看來想要活出個性,與別不同,付出的代價也要更大一些。 | ||
劉明輝 | 8.1分 | 高爾夫之所以受歡迎,首先是因為它具有出色的操控性,非常適合追求駕駛樂趣的人群駕駛。而它的細節(jié)與做工延續(xù)了德系轎車的嚴謹,整體裝配工藝也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喜歡這款車的人有一部分是沖著高爾夫歷史文化而來的,因為他們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德系車設計。所以,即便高爾夫的性價比不是最高的,而且有排隊等車的問題,但高爾夫仍然被粉絲們稱之為“神車”。 | ||
評測文章:高爾夫敞篷版試駕 掀起你的蓋頭來 |
8.9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8.07秒 | 38.04米 | 65.8 | ||
李俊鋒 | 8.6分 | 如果你曾經糾結高爾夫的內部空間太小,那么旅行版的高爾夫你絕對值得留意,335mm的加長絕對是質的飛躍,在旅行時不僅能裝下大件物品,必要時還能作為露營。同時搭載的1.4升雙增壓發(fā)動機讓其加速表現不俗,測試中僅需8秒即可破百,38.04米的剎車絕對能讓你信心倍增,遺憾的是因為進口的原因價格較高。 | ||
wangziping | 9.3分 | 旅行版高爾夫的出現很好的填補了高爾夫在休旅車型板塊的空白,超大的行李廂空間、全景天窗以及原汁原味的1.4TSI+7DSG這幾項配置就能吸引足夠的眼球,對于那些熱愛生活,注重生活情趣的人,它既可以當你的交通工具,也可以當你的行營,絕對是你不二的選擇。 | ||
劉明輝 | 8.7分 | 高爾夫之所以受歡迎,首先是因為它具有出色的操控性,非常適合追求駕駛樂趣的人群駕駛。而它的細節(jié)與做工延續(xù)了德系轎車的嚴謹,整體裝配工藝也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喜歡這款車的人有一部分是沖著高爾夫歷史文化而來的,因為他們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德系車設計。所以,即便高爾夫的性價比不是最高的,而且有排隊等車的問題,但高爾夫仍然被粉絲們稱之為“神車”。 | ||
評測文章:大肚很實用 測試進口大眾Golf Variant |
7.8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8.04秒 | 39.11米 | 67.1 | ||
李俊鋒 | 7.8分 | 如果要仔細討論這部車,筆者覺得還是先把對Cross車型的長相偏見放在一旁,而其具體帶來的視野、通過性、空間提升都沒有質的飛躍,反而因車身變高的緣故在操控方面不如普通高爾夫,同時因為趨向于舒適調校,DSG變速箱的換擋節(jié)湊也被調慢。所以整體來說,如果你不是高爾夫車型的鐵粉,你還有一推其他車型可以考慮。 | ||
wangziping | 7.5分 | 實用無疑是高爾夫cross的最大賣點,高大的車身讓你完全聯想不到它與高爾夫之間的關系,實用的內飾和實用的空間更加適合日常所需和假日出行。同樣發(fā)動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強大的動力輸出足以應付不同需求。只是低調的外觀搭配高昂的售價,并不被太多人接受。 | ||
劉明輝 | 8.0分 | 高爾夫之所以受歡迎,首先是因為它具有出色的操控性,非常適合追求駕駛樂趣的人群駕駛。而它的細節(jié)與做工延續(xù)了德系轎車的嚴謹,整體裝配工藝也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喜歡這款車的人有一部分是沖著高爾夫歷史文化而來的,因為他們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德系車設計。所以,即便高爾夫的性價比不是最高的,而且有排隊等車的問題,但高爾夫仍然被粉絲們稱之為“神車”。 | ||
評測文章:“實用主義者” 測試進口高爾夫Cro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