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群眾普遍關注的交通擁堵問題,市交管局局長李建華日前透露,2004年交管部門緩解擁堵的重點將突出“三化”,即:交通組織系統化、交通秩序規范化、交通設施人性化。被國內外實踐充分證明是緩解擁堵行之有效的單行交通通行方式有望在本市廣泛運用。
去年初,市交管局秩序處和西城交通支隊結合城區改造,對三里河、真武廟地區進行區域優化管理。真武廟、三里河地區是西城區的商業中心區,國家部委比較集中,人口稠密,車輛出入頻繁。經過規劃改造后,真武廟地區6條街巷變成3條單行道路、3條雙行道路,新增350個停車泊位。三里河地區的12條道路變成9條單行道路、3條雙行道路,新增246個停車泊位。
據了解,望京、北苑、中關村、奧體公園、回龍觀、CBD、亦莊、德勝門等8個地區的交通問題已被市政府列為今年必須完成的實事之一。交管部門將在改造后路網成熟的區域繼續進行單行交通實驗,以實現區域交通組織優化。交管局還將專門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對市區道路逐條進行調研,確定優化渠化方案。
科技是交通組織系統化的保障。2004年,交管部門將全面加快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完成全市100處檢測斷面和交通流信息采集、處理、發布系統的建設,通過大范圍內的實時交通流信息檢測和數據分析處理,為交通管理決策、交通流誘導、指揮疏導、信號控制等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支持。
在交通組織系統化的同時,做好交通秩序規范化,對十分突出的亂并線、亂搶行違章,在管理上進一步加強,在秩序上進一步規范。今年交通設施也將在更大程度上體現人性化,在數量增加的基礎上,嘗試設置多方位指路標志牌、行人過街防撞筒、彩色交通誘導屏等。在指路標志上,對設置方式、指示內容,特別是指向地點進一步探索實踐,最大限度地為司機、行人提供清晰連續的指路引導信息。
不過,李建華坦言,北京交通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是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經濟轉軌和城鄉經濟統籌發展時期,人、財、物大流動勢必帶來交通壓力。二是機動車增長迅猛。截至去年底,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212.4萬輛,一年新增機動車38.6萬輛。預計今后一個時期,本市機動車將繼續高速增長,車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大范圍內施工帶來的“陣痛”不可避免。今年,奧運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除新建、改擴建的奧運場館全部開工外,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就達到385項,其中重點建設項目90項,將對近400條道路的現狀交通造成較大影響。
面對擁堵,有關人士認為,北京交通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以小汽車為主導的機動化快速發展與城市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容量之間的沖突,這種供需矛盾將會持續一個相當長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