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可要當心!越野車下水完全注意事項
一、基本原則
很多同學喜歡開車在水里耍。尤其喜歡快速沖浪,濺起高高的水花,很刺激。其實玩水的代價是很高的,有時也很危險,尤其是毫無事先準備的玩水最容易出意外。最輕也得換橋油,嚴重的要拖車,然后清理地膠、檢查全車電路、修發動機、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人員溺水。
所以我一般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不輕易下水,尤其是在單車出行或車隊沒有絞盤的情況下。單車出行時,寧愿繞很遠的路,也不直接通過一條水深或水底狀況不明的小河溝。
二、下水前的準備
由于涉水的危險性,所以下水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一時興起玩水最容易出事,我所遇見的事故幾乎都屬于這種情況。
首先要有必要的裝備,絞盤和拖車繩是必不可缺的。單車出行應該盡量避免涉水,尤其是在搞不清水的深度和水底路面狀況的情況下。沒有裝備絞盤的車隊涉水也要格外慎重,因為一般水邊的地面都很濕滑,或者是沙石灘,附著力差,沒有絞盤救援的難度很大,常常救援的車輛也容易陷了。
其次是要探明水深和水底的路況。假如無法用肉眼或木竿探查清楚,就應該先徒步涉水。將身上弄濕總比在水中熄火、從進水的車中爬出要強。水流過急難以安全跋涉的溪流要駕車通過也是不可能的。這時就應該放棄。
還要確信水的底部可以承受車的重量,沒有淤泥、陡坎、大坑或大石頭。一定要事先在岸上選好路線,在水中由于浪花和渾水,往往無法觀察路線。集體喜水時水被攪渾了,也會影響觀察。
必須清楚車的最大涉水深度。未改裝的車,原車的用戶手冊一般都有說明。另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發動機進氣口應該離水面至少30cm。
不要忘了在水深超過車門下沿時會失去附著力,因為車體會在水中浮起,使車壓在河床上產生附著力的有效重量會變小。如果你預料到在將車開到對岸時會有麻煩,那么應該先將絞盤準備好。
三、水中駕駛
下水前掛好四驅,打開車窗,解開安全帶(便于逃生)。在水中要勻速前進,不可太快,不要換檔。許多同學喜歡沖浪,濺起大大的浪花,這是非常錯誤的。俗話說緊走沙子慢過水。濺起的水容易打濕電路造成熄火。水較深時車開得太快水浪會將散熱器向后推向風扇,可能會同時損壞這兩個部件;太高的車速還會使水進到風扇處,風扇就會將水濺入整個引擎室。
盡可能按預先確定好的路線在水中行駛,與水流保持一定的角度通過。這使車與水流沖擊力的接觸面變小,車被沖到下游的可能性就小。如果水流不是非常急,可以讓車頭稍朝上游方向通過,這樣會在車頭形成推水浪以部分抵消水流將車沖向下游脫離行車路線的趨勢;如果水流非常急,需要將車頭稍向下游方,減小水流沖進發動機艙的機會。
如果水流太急,這種情況下就千萬不要冒險嘗試,應該用絞盤把車拖過去。但是,如果車陷在溪流中,而絞盤又在水面下,絞盤可能就不能運轉。水深過保險杠時,千萬別指望絞盤。當車在深及保險杠時要盡可能快地使絞盤電機運轉,絞盤產生的熱量可以不讓濕氣進入電機。
如果發動機在水中熄火,千萬不要急著重新啟動發動機。如果水進入汽缸,活塞與連桿強力壓向汽缸中不能被壓縮的水,活塞、連桿及其它難以承受如此壓力的部件就會彎曲、折斷。這時應該用車上的絞盤僅靠電瓶的電將車拖出來,或別的車用絞盤或用車把你拽出來。車解困之后,不要立即啟動發動機,要先將火花塞卸下檢查汽缸中是否有水。如果汽缸已進水,用啟動馬達帶動曲軸轉動可將水頂出,請所有人遠離發動機,以免壓出來的水傷到眼睛或皮膚。
四、涉水后檢查
涉水后不要急于上路。要檢查分電器、點火線圈、空濾有無進水,剎車轂內有無雜物,制動效果如何。要輕踩幾次剎車,將水擠出后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