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虧大了!未經雙方確定就維修遭拒賠
余杭區(qū)的陳某駕駛著公司的車,去年9月一場小車禍,車子被損壞,交警認定:事故全部責任在對方。第二天,陳某所在公司與車輛投保公司定下維修費用后,便把車拖進修理場,好好整修了一番。
可等到陳某的公司再去找肇事司機時,司機蔡某不肯付了:“你去修車要經過我們雙方確定的定損機構估價,怎么能自說自話,想修就修呢?”蔡某以此拒絕賠償,陳某公司無奈,只得向余杭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蔡某賠償維修費1.27萬元。
蔡某在庭上仍持原見,不愿賠償。
法院審理后認為,蔡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本應該賠償陳某公司的全部車損,但鑒于車損在車輛修復前,沒有經過蔡某的確認,也沒有委托雙方認可的專業(yè)鑒定機構評估,只與自己的車輛投保公司簽訂了保險定損協(xié)議書,顯然協(xié)議書損失額對蔡某無約束力。在損失額無法確定的情況下,陳某公司將擅自修車的花費作為損失額要求賠償,依據不充分,昨天已予以駁回。
點睛:本案的焦點是陳某公司與其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簽下的定損協(xié)議確定的損失額,是否有效?眾所周知,合同所約定的權利義務只能約束合同雙方的當事人,而對合同之外的第三人無約束力。
而本案中,蔡某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依據法律規(guī)定,陳某公司損失應由蔡某賠償,但其損失總額應由雙方認可并簽字確定,如對損失額有爭議,應封存被損車輛,委托共同確定的鑒定機構對損失進行評估,或直接由交警部門在處理事故的同時委托估價機構對車損進行估價,該結果對雙方才有約束力。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