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首頁 > 用車修車 > 養車修車 > 保養維護
      搜索

      誰的責任?車主百萬元買一輛高檔“破車”

      2006-04-13 10:26 作者:于妍 責任編輯:zhangzhenyu
      關鍵詞:高檔車 保養 維修 

        專家建議推出驗車制度規避消費者購車風險

        消費者把新車買回家后發現車身有“補丁”,找到經銷商要求退車,對方卻否認曾對車動過手腳。近日,臺州黃巖的葉先生花了110多萬元,在當地一家汽車公司購買了一輛進口高檔車,沒想到買回去才兩天時間就遇到了“狀況”。

        提車時沒注意細看車身

        3月7日,家住臺州市黃巖區西城街道的葉先生在路橋區某汽車公司看到有他中意的進口車。該公司不久前剛到的一輛價值100多萬的高檔車引起了葉先生的購買欲。

        汽車公司老總向葉先生說明,這是一輛庫存車,價格可以適當優惠。經討價還價,雙方決定以低于市場價4萬元,即110萬元成交。這輛車的保費為1.4萬元,由汽車公司代上保險。葉先生當即與汽車公司簽下了購車合同,總共支付了111.4萬元的費用。

        “提車時我把注意力全都轉移到配置上了,對著購車合同上的配置清單,查看有沒有缺的。”葉先生說,當時看看配置是齊全的,車身的各部位只簡單地看過幾眼之后,就把車子開回了家。

        洗車時意外發現車身有“補丁”

        3月9日上午,葉先生將車開到黃巖洗車場洗車,發生了一件令他再也舒服不起來的事情。

        “花了這么多錢買來的車子,竟然是‘破爛貨’。”葉先生說,當時他把車子開到洗車場后,很多車主都圍上去看他的車子。“真不虧是進口車,車子就是好。”一開始大家都對這輛車贊嘆不已。

        不過,一名細心的車主很快發現葉先生車子有問題:“你看,這油漆表面很不平,外面一層里面還有一層,是不是修補過的呀。”那位車主滿臉疑惑地說。

        一聽這話,葉先生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立刻靠近車子伏身仔細看了起來,果然車身有幾個部位的油漆表面確實不平,看上去像是分層的,難道真的是后來又上了一道漆?葉先生有些心慌了。

        再仔細一看,他還發現有個別螺絲曾被擰動過。“這輛車是不是跟人碰撞,進維修廠修補過呀!”其他車主議論紛紛。

        葉先生當即決定一定要向經銷商討個說法。離開洗車場后,葉先生將車子直接開到了路橋的汽車公司。

        工商部門立案調查無果

        盡管油漆表面不平整,螺絲還有擰動的痕跡,但這些看起來十分“鐵”的證據,但經銷商拒絕認賬,否認他們曾對該車做過任何手腳,因此也就無法滿足葉先生提出的退車要求。

        初次交涉無果。無奈之下,當天下午葉先生匆匆趕往路橋工商分局,向12315投訴了這一消費糾紛。由于案值大,接到葉先生的投訴后,路橋工商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副主任李赟決定立即立案調查。

        3月10日,經銷商負責人接受調查時一再聲稱,該車沒有發生任何碰撞,他們沒有重新噴漆,更不可能去擰動螺絲。對葉先生的質疑,他覺得很委屈。

        如果確實如葉先生所懷疑的這樣,特約維修點會不會留下該車的維修記錄呢?李赟決定立刻前往當地的特約維修點進行調查,結果并沒有發現任何維修記錄。

        但這一事實同樣不能證明經銷商是“清白”的。按照葉先生的說法,如果車子碰撞之后,不排除經銷商在其他維修廠修理的可能性。

        事實真相無法進一步追查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該車“毀容”?據工商部門調查,該車最早于2004年1月入關,之后一直存放在大連保稅區中。今年初,通過溫州的一家汽車公司,路橋的這家汽車公司向大連的經銷商買下了這輛車,并于今年3月3日運抵路橋。

        李赟告訴記者,根據這一調查結果,該車在保稅區儲放不當造成“毀容”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保稅區的存放環境普遍不好,再加上得不到定期養護,很容易引起油漆表層的腐蝕。

        “當然這也只是憑常理推論。如果車身確實重新噴過漆了,那么到底是在誰手上噴的,是路橋經銷商、溫州經銷商還是大連經銷商?我們已無法追查。”李赟說。

        經銷商最終同意“折價”退車

        “賣車的時候我已經說清楚,這是庫存車,價格也適當放低了,我們有什么錯啊?”經銷商始終覺得委屈,并且拿出了所有憑據,證明這輛車的來歷和銷售都是合法的。

        由于拿不出有力證據證明經銷商“有鬼”,葉先生也無可奈何。一想到花巨款買來的車子有明顯瑕疵,葉先生更是暗暗后悔。

        好在葉先生兩天之內只開了150公里,在路橋工商部門的一再協調下,經銷商最終同意退車。不過,葉先生只拿到了110.4萬元的退款,另有1萬元被沖抵代辦保險的手續費以及車子的折舊費。

        “雖然有了較為圓滿的結局,但代價確實也夠大。開了2天車竟花了我1萬元,實在是有些奢侈啊!”葉先生苦笑著說。

        退車風波引發爭議

        葉先生百萬元高檔車退車風波雖然已經解決,但這一事件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消費者就該為一時不慎付出巨大的代價嗎?此類事件又該如何避免?

        支持葉先生的一方認為,由于種種原因,消費者對商家提供的商品,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地了解,像葉先生這樣一時“受騙”在所難免。商家利用消費者在商品信息掌握上的劣勢,沒有主動進行告知是缺乏誠信的表現,理應加重懲罰力度。

        支持經銷商的一方則認為,至今為止并不能表明葉先生所發現的問題就是經銷商修補后引起的,不能僅憑懷疑就給人扣上帽子,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經銷商有義務告之商品的重大信息,但葉先生所發現的問題顯然并不是什么重大信息。況且,葉先生理應在提車時就發現這一問題。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的一切后果,理應由葉先生承擔。

        專家倡議

        推出驗車制度

        “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很難絕對地說誰對誰錯,我考慮的是如何減少此類消費糾紛。”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質量鑒定中心常務副主任金翠萍如是說。

        她告訴記者,在現實中有很多類似葉先生這樣的汽車消費糾紛,事后去追查責任既費時費力,有時甚至用上了最先進的鑒定設備和技術,也仍然查不出到底是誰的責任。“前兩天我們這里就接待了一位安吉消費者,要求對他剛買一個星期的車子進行鑒定。我們初看了一下,發現車身確實重新噴過油漆,但是什么時候噴的我們卻鑒定不出來,經銷商完全可以說是消費者買回去后碰撞了再噴漆的。因此這樣的鑒定結果對消費者打起官司來說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她說。

        金翠萍認為,不能把所有責任推給像葉先生這樣的消費者。就比如車身重新噴漆的問題,如果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確實很難看得出來。此外,還有更多的相對隱蔽的質量問題,普通消費者更不可能識別。“要求所有消費者都有像專業技術人員一樣的識別能力是不可能的。那怎么辦呢?我認為推出驗車制度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她說。

        “現在的商品房不是要求有驗房師嗎?我認為現在的汽車市場也需要驗車師。讓具有資質的汽車質量鑒定方面的專家當驗車師,消費者買車時尤其是購買高檔車,就可以請驗車師把關,把一些質量問題擋在源頭上,這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她說。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
      論壇推薦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在线可以免费观看的Av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视频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a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