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建清:落實制度 呵護工匠
一聲“我是代表”,蘊含的,是人民的囑托、無限的責任。全國人大代表王建清,是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一名調檢工,即將赴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在去年他所提出《如何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的建議》基礎上,今年,他又將提出《關于加快落實制度保障工匠精神傳承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近日,記者在十堰東風安泰公司,見到了正在開展履職調研的王建清代表。兩會臨近,他還在抓緊時間,從企業搜集一線產業工人的心聲。
這里的年輕技工告訴王建清,在培育工匠精神上,他們的培訓多數來自公司內部,但外部社會上有一些培訓可能比公司的內容更好一些。“你們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培訓的渠道培訓的資源對嗎?是的”,王建清把聽到的建議一一記錄了下來。
在他的電腦里,王建清把一年來的履職和調研走訪的情況,制作成電子日記,方便自己歸納總結,為撰寫今年的“全國兩會”建議做準備。
一年來,王建清走訪了12家企業。讓他腳步停不下來的,有來自總書記的鼓舞。去年勞動節前夕,王建清所在的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回信。
王建清激動的告訴記者:“總書記講,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雖然短短325個字,現在我依然記得總書記講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干出來的!”
另一件鼓舞王建清的,是他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關于技能人才培養和工匠精神傳承的制度保障的意見和建議》,在3個月后,得到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答復。“在這個答復里,它對具體我所提到的,從人才培養規劃,到薪酬保障制度如何搭建,都進行了回復”。這樣的答復讓王建清感到很滿意,自己的履職,初見成效。
新時達需要勞模,需要工匠。履職又一年,王建清的關注點,繼續聚焦工匠精神的傳承。而他調研的步伐,也像鑼鼓點一般緊湊。7月,去到重慶長安汽車調研;8月,去到貴州調研;9月,在青島港;11月,在廣州廣汽……很多一線產業工人都對技能培訓,表達出強烈的愿望。但是王建清也清楚,對產業工人的培訓,在國家的頂層設計里,都有具體規定,只是落實效果參差不齊。
王建清發現,各個省里的省情和企業,國企與民企,他們之間的差異也特別大,在共同推進這項制度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調研中,王建清還發現一個普遍現象。不少一線產業工人,因為用工關系的差別,不能和其他聘用工享有平等的培訓、競賽機會。
對此,它代表所有的一線產業工人,希望通過這種政策制度的落實,能夠普惠大眾,普惠廣大的藍領工人,真正地讓這部分人也能夠安心地成為工匠。
帶著所思所想,王建清代表又來到十堰人社部門,尋找政策、制度的突破口。人社部門在與他的交流中也說道:“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實現同工同酬以后,就沒有三流九等了,我們目前也在推行。”
越調研,履職越覺使命;越調研,發聲越有底氣。帶著這厚厚一沓調研成果和滿腦子的思考,王建清將上會,繼續為工匠精神的傳承提出自己的建議。
今年的兩會,王建清將提出《關于加快落實制度保障工匠精神傳承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希望把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從制度保障上得以加快落實,讓更多的人愿意當藍領、立志做工匠。為美麗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