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凳攜最新高精地圖技術參展上交會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4月18日,由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以“匯聚全球科創新智慧,共譜技術貿易新華章”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 (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正式開幕。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約100家企業及研究機構參展。
與往屆上交會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成為本次展會的 “重頭戲”。在眾多參展企業中,專注于高精地圖研發的創新科技企業寬凳科技攜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高精地圖產品矩陣及自主研發的采集設備亮相。

AI賦能,打造自動駕駛大腦
無論是什么行業,只要與AI有所關聯,就能很快成為行業的風口。曾經只能在電影里出現的自動駕駛也正隨著AI技術的日漸成熟與不斷滲透而加速到來。其中,高精地圖可謂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設施”。
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手機導航,精度只能控制在米級,這也是我們在開車或打車過程中,發現導航難以辨別主路、輔路、高架橋的原因。而自動駕駛車輛所用的高精地圖,要求精度在20厘米以內的前提下準確顯示路況信息,并利用實時更新的道路交通數據以及街景數據,實現自動導航。業內普遍認為, 掌握了高精地圖相當于掌握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
寬凳科技在高精地圖的處理過程中充分運用了AI技術,通過對不同城市場景,不同道路場景的深度學習和模型訓練,形成大量的知識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全自動完成識別、特征點提取、精準測量以及車道網絡的構建。道路上的各種地物,包括車道線、地面標志,交通標志等道路設施的精準位置信息和語義信息在寬凳高精地圖中都得到了完整和準確的展示。

寬凳科技在上交會發布會
立交橋通常是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中非常有挑戰的一個地方,因為立交橋一般會有十幾個道路的分行點,比如道路分岔點、主路進匝道、匝道進主路等。每個立交橋都非常復雜,每個分析點都需要通過多次采集才能完成。寬凳科技通過AI的自動化處理技術,在高精地圖中不僅表達了道路的形態,而且每一根車道線,每一個分起點的位置都精確的表達出來,這樣無人駕駛汽車在車輛變化、道路變化、車道跟隨的時候,都可以得到準確的決策信息。
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對于L3/L4甚至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高精地圖已成剛需,誰能掌握核心技術,同時在商業模式上破冰,誰就站上了自動駕駛舞臺的中央。本屆上交會上,寬凳科技展示了三大核心技術:高精度圖像識別技術、基于人工智能大規模自動融合和融合視覺高精度定位。寬凳科技創始人兼CEO劉駿介紹: “目前,這套技術已經能夠高度自動化地生成精度高、要素豐富的高精地圖,同時實現大規模組網。”

上海莘莊橋高精地圖
在圖像技術的基礎上,寬凳科技追求“接近100%的自動化程度”。進入到高精地圖階段,道路上的地圖要素、豐富度是非常高的,每一條車道線、每個虛線的起終點、每個路燈、路牌都要知道它的精準位置。自動化率不高,人力物力就很難承擔。目前,寬凳科技已經將自動化能力進入到一個極致的狀態,基本上實現零人工干預就可以生成全國組網,在這個基礎之上,整個制作地圖的成本和時間周期,以及后面更新的成本都大大的縮減。
寬凳科技自研的高精度地圖采集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新舊車道線的識別,同時克服了雨雪、大霧等復雜天氣和夜間光線條件差的傳感器造成的影響,可實現高精度地圖的24小時全天候采集。
高精地圖對于自動駕駛來說就像是一支非常具有張力的“催化劑”,能夠推動整個產業向前邁進一大步。也希望有越來越多像寬凳這樣的企業能夠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進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宜昌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