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襄陽將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從天空俯瞰襄陽大地
鐵路、公路四通八達
漢江奔流通江達海
“南船北馬、七省通衢”
襄陽因區位而興,因交通而盛。
2018年10月,國務院批復《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確定了目標的襄陽風馳電掣,
水陸空齊上陣,
交通迎來大爆發!
截至6月底,繞城南、棗潛南、棗潛北、保神、老谷等5條高速公路建設持續推進,老谷高速即將建成通車;
蘇嶺山大橋建成通車,鄧城大道樊西新區段改建項目等一批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南北軸線南延伸段下穿鐵路部位全部鋪筑完成;
襄陽金鷹公鐵聯運物流園(鐵路港)部分主體工程建成投入運營;
新增、調整19條公交線路,6條公交線路安裝100套車載WIFI終端設備;
襄陽機場改擴建跑道北延工程有望本月投入使用,新開和恢復9條航線,襄陽機場通達航點數、城市數已分別增至32個和31座, 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21.51%;
新增A級物流企業10家,全市A級物流企業總數居全省第二;
累計取締非法船舶1110艘、非法砂石碼頭401個,完成岸線復綠47.1公里;
旅游車網上管理平臺、出租車監控系統等項目推進順利,綜合交通運輸監管系統上線運行。
“隨著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工和加速推進,襄陽的城市能級將進一步提升。”
7月8日,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水波在談到大交通建設時表示,交通部門正全力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以項目建設為引領,構建公路、水運、航空、鐵路、客運、物流、信息化等七大系統,為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夯實基礎,不斷增強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撐。
緊緊圍繞項目建設、
運輸發展等重點工作,
今年以來,
市交通運輸部門圍繞七大系統建設,
著力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
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公路:實現“縣縣通兩條高速”
構建外聯內暢的公路系統
推進保神、繞城南等6條高速公路建設,實現“縣縣通兩條高速”、總里程達到833公里的建設目標。
加快207國道西移、217省道、河谷大橋、宜城二橋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國省干線的繞城繞鎮改線、提質升級。
提檔升級農村公路網,年底前實現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標,推廣“建養一體化”模式。
水運:堅持“一城一港一主體”
構建綠色生態的水運系統
堅持“一城一港一主體”,對現有港口碼頭和岸線資源進行整合,鞏固“兩非”整治成果,加快啟動永久性砂石集并中心建設。
機場:將打造區域性航空中心
構建優質高效的航空系統。
圍繞將襄陽機場打造成區域性航空中心的戰略目標,科學有序新開航線、加密航班。
盡快啟用2600米跑道和雙向盲降系統,加快推動3200米新跑道和配套工程建設,提升機場保障能力。
鐵路: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鐵
構建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
積極配合市發改委,加快建成“四縱四橫”字型鐵路客貨運輸網絡(“四縱”即焦柳鐵路、鄭萬高 鐵、蒙華鐵路、襄常鐵路;“四橫”即漢丹鐵路、西武高鐵、襄渝鐵路、襄合鐵路),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鐵。
客運:無縫銜接、公交優先
構建便捷順暢的客運系統。
推進高鐵、動車、民航、長途班線與城市交通的無縫銜接,堅持公交優先,規范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發展。
推動進城班線公交化運行,鞏固優化“村村通客車”成果,提升旅游客運服務水平。
加快小河、唐白河重點港區建設
構建貨暢其流的物流系統。
提升鐵路水路運能,積極引導“公轉水”“公轉鐵”,著力推動運輸結構調整。積極整合襄陽市區鐵路物流資源,構建鄂豫渝陜毗鄰地區現代化鐵路物流基地。加快小河、唐白河重點港區建設,打造鐵水公聯運基地。
積極整合現有物流企業資源,做強做優物流產業園,以產業園為節點,大力推動城市共同配送網絡建設,加快建成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
建成智慧出行系統
構建現代智能的信息化系統。建設集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旅游車、航班、鐵路等信息為一體的智慧出行系統,集企業信息、貨物信息、車船信息數據為一體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務系統,交通運輸視頻監控管理系統和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系統。
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
縱橫交錯的國省干線、
通村達戶的農村公路、
穿山越水的隧道橋梁
……
襄陽水陸空未來全線開掛
如此四通八達的交通
便捷豐富的出行選擇
看完之后
你是不是也有點小期待?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襄陽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