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轎品質之爭 第七代伊蘭特、卡羅拉、逸軒誰能拔得頭籌?
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在家 轎選擇 上有著完全不同的需求。70后事業和年齡都已進入成熟期,選擇座 駕往往 會注重身份或傾向于情懷;80后家庭和事業兩方面的負擔都比較重,會更在意車輛的性價比和實用性;而90后和00后 追逐潮流、不甘落后 , 熱愛 享受,所以他們在選擇座駕時,會更多地考慮 這輛 車 是否 能 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質。
在年輕人心中,家轎給予的品質享受,大都來自駕駛的舒適性和車輛搭載的智能系統帶來的愉悅感。縱觀當前A級車市,第七代伊蘭特與卡羅蘭、軒逸,都有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那么,三者之中,誰更能滿足年輕人的品質需求呢?
空間大小決定舒適程度,愛自由怎能束手束腳?
提起家庭轎車的舒適程度,空間大小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開的話題,畢竟大的空間是一切舒適體驗的必要前提。
第七代伊蘭特后排空間
第七代伊蘭特,第一眼看上去,似乎在內部空間這個要素上并不占優勢。轎跑化的潮流外觀、大溜背的颯爽設計,極易給人造成一種頭部空間受限的錯覺。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通過設計特征的分析和車身數據的對照,你會發現結果截然相反。
在車身數據方面,第七代伊蘭特擁有同級最長車長4680mm,相比軒逸甚至都多出39mm;同時,其還擁有同級最長軸距2720mm。這些基礎參數,無疑構建了該款車內部空間的天然優勢。
事實上,第七代伊蘭特的空間設計也非常有講究。整車基于現代汽車第三代技術平臺i-GMP打造,采用了下置式設計,對座椅和內部布局做了下沉化處理,充分保留了頭部空間。此外,在“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理念引導下,中控屏向駕駛位傾斜10°,營造出的飛行艙式駕駛位在同級之中相當罕見。
卡羅拉后排空間
2021款卡羅拉較之此前的傳統車型雖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由“稍小軸距”以及“低趴造型”這兩樣“老毛病”引發的內部空間狹小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尤其是后排空間窄的缺陷加上中間地板凸起的硬傷,讓原本的后排三座設計只能坐兩人才能不顯得尷尬。
第十四代軒逸一直以來都有著“移動沙發”的美稱,按常理而言,車內空間和舒適性應當是其主要優勢。但車身數據的對比結果顯示,第十四代軒逸與第七代伊蘭特相較,車寬數據的微弱優勢并不能彌補車長和軸距帶來的空間差距。
與此同時,軒逸與卡羅拉的后排設計有著類似的弱點:中間隆起較高,后排滿載時舒適性極度降低。后排座椅無法放倒的設計,更是會加重長途乘坐的疲勞感。
智能配置決定出行品質,黑科技營造高端體驗
這一代年輕人是與科技共同成長的一代,從iPad、無線耳機、藍牙音箱……科技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剛需。對于這些高度依賴于智能技術的新生代來說,心愛的座駕怎么也要搭載幾樣黑科技,才能稱得上“高生活品質”。
第七代伊蘭特在智能配置方面,可謂做到了A級細分市場所能達成的極致。其搭載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擁有同級最多的23項ADAS配置。其中,FCA-JT前方防碰撞輔助-交叉路對向車、BCA盲區防碰撞輔助、SEW安全下車提醒、SVM360°全景影像等高達7項配備為同級獨有,安全度超過了大多數合資車企的同級車。
第七代伊蘭特中控
而且,該款車智能輔助駕駛達到L2+級別,行駛在高速上,車主可基于百度地圖實現限速、轉彎自動減速等功能,享受到同級別里最一流的輕松體驗。這對于怕麻煩、愛享受的年輕人來說絕對誘惑力十足。
更讓人心動的是,第七代伊蘭特第三代智能網聯系統,提供高度便捷智能語音識別、車家互控、BLE藍牙鑰匙、BlueLink、位置共享等超A前沿便捷功能,非常貼合年輕人的便利生活要求。
卡羅拉中控
2021款卡羅拉,為了籠絡年輕消費群體,也優化了智能聯網配置。智能語音系統的一般功能雖然也比較全,但在“車家遠程互控”方面卻由于缺少藍牙鑰匙而只能實現單方向的“車控家”,無法居家遠程操控車輛。而且卡羅拉不支持無線充電,想要給手機充電,就不得不隨身攜帶數據線。
軒逸中控
第十四代軒逸,與第七代伊蘭特和2021款卡羅拉比較起來,在科技配置方面就難免有些相形見絀。智能語音系統落伍了一個時代,僅單純可以操控音樂、空調和車窗。自動駕駛方面也不夠先進,長時間行駛容易疲憊。
最后說說:
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對年輕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種福利,因為這意味著車商只有提供更優秀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才能在競爭中搶得先機。但對制造商來說,這種日趨白熱化的競爭,除了代表著機遇,也預示著挑戰。第七代伊蘭特、卡羅拉和軒逸,終將在A級市場上決出勝負,而目前單從品質方面來比較,第七代伊蘭特顯然已贏下了第一場的交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