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飛機發動機!霍尼韋爾機油也錯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旗艦,面對不斷惡化的國際局勢,美軍增設國防開支,陸海軍(當時美國沒有空軍,只有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要求霍尼韋爾開發多款飛機、火炮的自動控制裝置,其中C-1自動駕駛儀名聲在外。1945年,當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時,轟炸機的控制權就交給了C-1自動駕駛,而飛行員在自動水平穩定的高度瞄準投彈。
霍尼韋爾 C-1 自動駕駛儀是一種電子機械系統,旨在通過自動使飛機直線水平飛行來減少飛行員在長時間手動駕駛飛機時感到的疲勞。它還可以用于通過傾斜、轉彎和輕微的高度變化等溫和的機動飛行飛機。當與諾頓轟炸瞄準器結合使用時,它可以保持平臺的穩定——這是從高空準確轟炸目標所必需的。
該自動駕駛儀由兩個旋轉陀螺儀組成,這些陀螺儀位于連接到飛機的控制箱中。一個稱為飛行陀螺儀的設備位于飛機的重心附近,可檢測橫滾和俯仰的變化。位于瞄準具穩定器中的定向陀螺儀檢測到偏航的變化。使用一系列電信號,C-1 自動駕駛儀通過連接到飛機控制面的伺服系統控制飛機。
1963年,同樣是霍尼韋爾公司,協助美國空軍在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使用NF-101B飛機完成了 X-20 項目慣性制導子系統的飛行測試——這個X-20,則是航天飛機的前身,其原理基于錢學森在研究了德國V-2火箭之后提出的助推-滑翔彈道。X-20航天飛機總共完成了10次試飛。但最終該項目因為麥克納馬拉軍縮下馬,美軍只保留了雙子座計劃,沒有保留軍事目的更強的X-20項目。但霍尼韋爾參與的X-15和X-20試飛項目的成果被保留了下來,并最終應用到了阿波羅登月飛船上。
霍尼韋爾并非專精于自動化設備,同時也在包括航空發動機在內的多項綜合化工業設備上多有建樹。霍尼韋爾公司最得意的作品莫過于TPE331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款設計功率為575馬力的發動機誕生于1961年,于1963年投入生產,到1973年底已經交付了700多臺——這款發動機的傳奇并不止于此,一直到2009年,美國空軍還為其采購的319架MQ-9“死神”無人機采購了大量的TPE331-10型發動機,這時候的TPE331-10已經可以提供900馬力的動力,其小巧設計能夠輕松融入飛機平臺。該引擎的標準性能“數字電子引擎控制”能夠改進引擎動力管理,延長待機時間。引擎的燃油消耗在同類引擎中處于較低水平。
自1962以來,霍尼韋爾已經提供了13000多部TPE331引擎,目前仍有11000部在使用中。TPE331的飛行時間已經超過1.14億小時。
另外,霍尼韋爾公司還開發了大名鼎鼎的RUR-5“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系統,該系統自研發始的50年代至今已走過超過半個世紀歷程,仍然頑強地繼續著傳奇的服役。
1969年,作為頂尖的美國工業設備公司,霍尼韋爾公司當仁不讓地參與到了阿波羅-11號項目中。下圖是著名的阿波羅-11號飛船導航計算機所有代碼文件的合影照片,這些代碼全部是在霍尼韋爾1800型大型計算機上誕生的。
時至今日,在全球范圍內,每隔5秒,就會有一架安裝了霍尼韋爾輪胎和剎車系統的民用客機降落;每天各種民航飛機會從安裝了霍尼韋爾通訊設備的衛星上下載超過21000部高清電影并為乘客播放;到2025年,通過霍尼韋爾通訊設備發送的電影將超過每天430萬部;霍尼韋爾參與了NASA主導的美國每一次載人航天計劃;霍尼韋爾生產的GPS自動導航著陸系統是FAA目前唯一批準的陸基增強型設備
霍尼韋爾公司還與中國關系密切,其生產的剎車組件等設備被搭載于正在試運行的中國商飛C919客機上。目前,霍尼韋爾公司在中國的營銷額正在快速增長。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有著一些因為美國政府的愚蠢而產生的啼笑皆非的逸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F135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曾經被檢查出霍尼韋爾公司生產的設備“違規”使用了來自中國的鈷和釤合金,該組件是把輔助動力組件和空氣循環機連結為一個設備,它負責提供電力予地面維修、主引擎和應急電源設備,并在地面維修期間為熱力管理系統提供壓縮空氣——這件事居然讓美國人大驚小怪了很久。
作為戰爭血液成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機油在時至今日越來越龐大復雜的軍事裝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美國空軍廣泛使用的著名的MIL-L-7808系列航空潤滑油的研發計劃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初。隨著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的出現,高壓比的要求對礦物型航油的性能提升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美國空軍實驗室的專家經過廣泛研究發現,100℃下為3mm2/s的雙酯油非常適合軸流式發動機的使用,且具備很好的低溫性能。于是在1951年,美國空軍基于雙酯油的性能提出可新的航滑規范:MIL-L-7808。滿足該規范的產品基礎油由葵二酸與2-乙基辛醇反應得到的雙酯組成。
3mm2/s油的高溫使用上限為175℃,此標準不符合美國空軍于1980年代提出的渦輪發動機性能提升計劃。因此空軍計劃將粘度指標再提升一些,以獲取更好的高溫性能。原計劃于1989年公布新的規范,但是知道1994年8月MIL-PRF-7808K才正式頒布。這一版規定了3mm2/s和4mm2/s兩種,其中4mm2/s型機油被用于大名鼎鼎的ATF戰斗機計劃——也就是F-22A戰斗機。
21世紀以來,諸多公司開始將產品向民生領域延伸,很多原本用于軍用設備的高性能技術被下放到了民用設備上,霍尼韋爾也不例外。
目前,霍尼韋爾的腳步已經橫跨各個領域,依賴其長久積攢下來的產品信譽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
霍尼韋爾UOP分部研發的的Unicracking工藝和催化劑能夠升級原油中的重餾分,生產超清潔餾分油,例如柴油和航煤以及用于生產潤滑油的原料。霍尼韋爾UOP在研發和許可包括先進催化劑和特種設備在內的加氫處理解決方案上已有50年以上的經驗,在全球40多個國家授權超過200套裝置。
由此誕生出的霍尼韋爾機油還使用了一種全新的技術——多元蜂巢油膜技術,采用該技術的油膜分子結構更加堅固,會時刻緊密吸附在發動機及零部件表面,使得機油最終表現出了卓越的抗高溫和抗氧化和剪切穩定性,即使在發動機高速運轉時,油體也會保持高度粘性,提高燃燒效率,在發動機高功率運行時,仍能在嚴苛工況的考驗下保持相對高效的油耗指標。另外,采用該分子結構的機油的流動性和分散性較好,能有效清潔發動機污垢,減少油泥產生,延長發動機壽命。
另外,70%的發動機磨損都發生在冷啟動時,由此,霍尼韋爾開發出低溫抗磨配方,其可以確保潤滑油第一時間抵達需要保護的發動機表面,迅速生成油膜保護發動機運轉。
得益于航空航天、石油煉化領域的數十年積累,在民用潤滑油領域,霍尼韋爾機油以高規格、高性能為特點,直接對標了美孚、殼牌、嘉實多為首的一線潤滑油品牌。
不同于這些品牌機油產品線追求大而全,霍尼韋爾機油定位更高,全系都是合成配方,取消了礦物油選項。
其生產的H9系列機油針對當代發動機升功率高,熱負荷重和尾氣排放低等嚴格要求,采用先進技術和優質原料調制,特別針對新型大排量發動機開發研制,同時滿足國六排放的 TGDI(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要求,有效保護發動機及后處理裝置,減少尾氣有害物的排放。
稍低一檔的H8系列機油,也采用全合成基礎油及高性能添加劑調配而成,能夠有效抑制高溫沉積物的產生,減少低速早燃、減少磨損,增強渦輪增壓保護等性能有優異表現,滿足發動機苛刻潤滑需求。
靠譜的技術更需要專業的施工,目前,霍尼韋爾機油已經上架了途虎養車APP,超過4000家門店,為車主解決換油難、換油貴的痛點和后顧之憂。
霍尼韋爾機油是一種高質量的機油,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類型的發動機中。它采用了獨特的配方,能夠有效地保護發動機的各個部件,提高其性能和壽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霍尼韋爾產品在潤滑油領域也將產生一定的鯰魚效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