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學科博士生導師黃騮教授談光污染
防治光污染在國內尚無立法,目前也沒有專家專門研究,甚至對“光污染”一詞也無權威解釋;國外對光污染的關注也是剛剛起步。北京工業大學光學學科博士生導師黃騮教授關注我國的光環境,大力呼吁全社會對光污染的重視,并將自己研制的高新科技、專利應用于消除光污染的生產技術開發中。
什么是光污染
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社會問題,也是科學技術領域里重大的研究課題。但現在,社會對于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污染已相當關注,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而對于光污染,它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產生的卻了解得不夠,應該說,“光污染”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概念。我國環保百科全書對光污染的定義是:逾量的光輻射(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可見光污染。較多見的為大功率光源造成的強烈眩光。如夜間的汽車大燈,使路人和對面司機睜不開眼;電焊時電弧產生的強光;核武器爆炸時的強光輻射等等。紅外線污染。紅外線是一種熱輻射,近年來在軍事、工業、衛生、科研等方面應用廣泛,使用過量,對人體皮膚、眼睛有一定程度的高溫傷害。紫外線污染。紫外線缺少,孩子易得佝僂病;過量會使眼睛和皮膚致病。引發畏光眼炎,視力衰退,甚至白內瘴、皮膚癌。
光污染的危害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聲、光、熱、電、射線,為人類生存在發展所必需,但它們在環境中的量過高或過低就會造成污染和危害。人體在光污染中首當其沖的是眼睛。瞬間的強光照射會使人們出現短暫的失明現象,普通的光污染也會造成人眼的角膜和虹膜的傷害,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功能的發揮。
有些司機朋友認為:被強光晃一下沒什么了不起,瞇瞇眼睛,忍受一會,就過去了。其實,這是人們的認識誤區。這里結合一些物理知識.談談光污染危害。(下面談的環境光學, 包括天然光環境和人工光環境,涉及光度學、色度學、生理光學、心理物理學、物理光學等學科;研究光環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光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等。環境光學的定量分析以光度學、色度學為基礎;在研究光與視覺的關系上主要借助于生理光學及心理物理學的實驗和評價方法。)
1960年,我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到北京工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82年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從事激光超短脈沖和可調諧激光器的研究。1984年回國后,一直承擔激光領域的科研任務,深知光的厲害。早在“二戰”期間就已應用用探照燈打飛機。在晚上,當探照燈的強光照到敵機上,駕駛員就不敢向下看,只能向上飛,最后機毀人亡。激光是光的一種,具有高方位性、大功率等特點。激光作為硬殺傷性武器,可打飛機,作為軟殺傷性武器可使敵機駕駛員或前線指揮短期致盲,或長期失明。警察在夜間追捕罪犯嫌疑人時,用的是普通光的強光手電筒使其眩暈;審訊時也常用強光照射審問對象使其就范。我在研究光譜學和色度學時發現短波長的高能量光子對人眼的危害極大。我們知道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眼睛由于瞳孔調節的作用,對一定范圍內的光輻射都能適應。但人的眼睛對于強光照射耐受度很小,而強光的照度是人眼耐受程度的十幾倍。所以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就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光適應范圍。還有強光直接照射到眼睛上,再加上眼睛對光線的聚合作用,使光束穿透眼球到達視網膜時的強度比到達角膜處大數千倍甚至上萬倍,。長期從事駕駛的職工,如果不注意勞動防護,不僅視力下降,還易患白內瘴等眼病,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導致神經衰弱,使人頭昏心煩,失眠,食欲、性欲低下,情緒急躁,身體乏力等。在德國的巴伐利亞,有人曾對200位司機做過一次調查,其中有五分之二的人反映受到強光照射后不能入睡,而且感到頭昏、眼花、耳鳴等。不僅如此還有研究表明,夜晚強烈的燈光照射會擾亂人的正常激素的形成而增加某些癌癥的發病危險。
日光對人體也能產生危害,因為它缺泛紅光波段,加之光譜不連貫,不符和人體生理要求;英國有人研究顯示:日光是引起人們偏頭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使人頭暈、心慌、失眠,嚴重時可導致休克。
光污染除了對人的健康有傷害外,還對城市的交通、生物、環境等很多方面都有危害。首先汽車大燈照射對駕駛員造成視覺干擾,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其次,還會影響為交通運輸作業提供視覺信息的信號燈、燈塔和燈光標志等的正常工作,降低其工作效能,引發交通事故。
我們還可以從強光對動植物的影響來看強光的危害。有研究表明,除極少數在夜間活動的動物外,大多數動物在晚上不喜歡強光照射。強光打亂了它們晝夜生活的生物鐘節律。用強光照射植物也同樣會破壞植物體內生物鐘的節律,妨礙其正常生長,特別是夜里長時間、用一高輻射能量作用于植物,會使植物的葉和莖變色,甚至枯死。所以.強光的危害不可小覷。了解光污染,改善視覺環境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一個大問題。想一想,20年前,有誰知道被動吸煙也會損害生命呢?有誰會嫌自來水不干凈而喝純凈水、礦泉水呢。有誰提出因化肥農藥對蔬菜的污染而吃綠色食品呢。那時有個大哥大就神氣十足,誰想到它有電磁波的輻射而要用電磁屏蔽的手機呢。一旦大家明白了其中的危害,就會有自我防范、自我保護的意識。
如何預防光污染對人體帶來的危害
防治光污染,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耍有關部門制訂必要的法律和規定,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在企業、衛生、環保等部門,一定要對光的污染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頭,要加強預防性衛生監督,做到防患于未然;科研人員在科學技術上也要探索有利于減少光污染的方法。在設計方案上,合理選擇光源。
要教育人們科學地合理地使用燈光,注意調整亮度,不可濫用光源,不要再擴大光的污染。
其次對于個人來說要增加環保意識,注意個人保健。個人如果不能避免長期處于光污染的工作環境中,應該考慮到防止光污染的問題,采用個人防護措施:防護鏡、防護面罩、防護服等。把光污染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狀態。 已出現癥狀的應定期去醫院眼科作檢查,及時發現病情,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夜間行車安全防眩裝置??柔光防眩屏
為了減少交通安全事故、保證人民身心健康,我將自己研究的高新科技、專利轉換為有益于人類的實用型產品,生產經營了“夜間行車安全防眩裝置”、“全天候車船安全駕駛防眩裝置”、“摩托車頭盔安全防眩裝置”等系列安全防眩產品。夜間行車安全防眩裝置BSL-I型產品已會同東風汽車工程研究院技術中心實驗部道路試驗科做了三天三夜的道路試驗,由七名試駕人員分別在四輛車(EQ1135A19D1、EQ6480L、兩輛富康轎車)上試驗,一致認為效果顯著;本產品還通過了北京光學學會專家委員會的評審鑒定得到一致好評。
我曾做過一些實驗,發現不同顏色(光頻率)對眼疲勞的影響有著明顯的差異。從光子能量來說,紫外光的光子能量比紅光、黃光的光子能量大幾倍。現在有些圖書采用了黃底色紙張印刷,確實比白色要舒服一些。室內裝修墻壁粉刷時,人們已開始理性地采用一些淺色,米黃、淺藍等,來代替刺眼的白色,都是這個道理。
夜間行車安全防眩裝置??柔光防眩屏的特點不僅 在夜間行車時能將對方大燈刺眼的強光降至柔和、舒適的程度。而且對前方路面的照度,背景光的亮度不會減弱,對道路、行人、障礙物看得清清楚楚。為了達到著雙重目的,我反復研究試驗,終于達到了理想的結果,受到了社會的歡迎。它比起防眩眼鏡來說,可免除駕車人戴眼鏡的諸多不便。達到了抵御強光,保護眼睛,保護神經中樞,減輕駕車人的疲勞,保障行車安全的目的。我和北京市柔光防眩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將竭誠為解決公路、水路等交通中遇到的陽光、雪光、水面反射光造成的眩目問題做出我們的貢獻!愿柔光防眩裝置伴您一路同行,護佑您一路平安!
|
|
|
||||||||||||||||||||||||
|
|
|
|
|